The number of American companies with regional
headquarters in Hong Kong has fallen to an 18-year low, while the number
of start-ups in the city surged to a new high.
There were 254 American companies with regional
hubs in Hong Kong as of June 1, compared with 282 a year earlier,
according to new data from the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That marked a 10 percent drop from the previous
year and the lowest number since 2003, when there were 242 American
companies based in the city, Bloomberg repor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mainland Chinese
firms rose by 5 percent last year to 252. Mainland Chinese and American
firm now account for an equal share - 17 percent - of regional
headquarters in the city.
US President Joe Biden issued a business advisory
in July warning American companies operating in the Asian financial hub
of a "new legal landscape" under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that "could
adversely affect" their operations.
Two months earlier, more than 40 percent of
members surveyed by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Hong Kong said
they might leave the city, with the new security law topping their list
of concerns.
The imposition of the law collided with Hong
Kong's strict Covid-containment policies that require citizens to spend
as long as 21 days in a hotel quarantine, even if fully vaccinated.
The 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has voiced its
members' frustration over doing business in an environment that thwarts
international travel. The number of French, German and Italian firms
headquartered in the city also fell in the year leading up to June 1.
When pressed last month on whether her government
would ease pandemic controls, Chief Executive 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
made her priorities clear.
"Of course, international travel is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s important," she said. "But by comparison the
mainland is more important."
Meanwhile, Hong Kong grew the overall number of
start-ups by 12 percent to a record high of 3,755 from 2020. A survey by
Invest Hong Kong showcased the positive impact across the job market
with the number of staff hired by start-ups rebounding by 29 percent
year-on-year.
Key factors driving start-ups to set up in the
city were accessibility to international or regional market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the mainland, access to funding, the simple tax system
and low tax rate.
(The Standard)
More flats set to hit the market
CK Asset's (1113) #Lyos in Hung Shui Kiu is expected to launch more units today and kick off sales on Saturday.
The developer has uploaded the second price list,
offering 62 units, after the project received over 1,000 cheques. The
cheapest flat, covering 205 square feet, costs nearly HK$3.96 million.
Meanwhile,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0016) plans to reveal the price list of the second phase of Wetland Seasons Bay in Tin Shui Wai soon and launch sales next weekend, of no less than 78 units.
In secondary sales, a 944-sq-ft four-room flat at
the Wings II in Tseung Kwan O sold for HK$18.8 million after the owner
slashed the asking price by 10 percent, making the average price
HK$19,915 per sq ft.
In the commercial end, a shop of H Cube at No 118 Yeung Uk Road, covering 9,580 sq ft, was sold for HK$142.8 million last month.
This came around four months after the family of
Tang Shing-bor - known in Hong Kong as the "Shop King" - sold the
property for HK$120 million in July. The sale marked a paper gain of
HK$22.8 million in four months, or a 19 percent gain on the investment.
(The Standard)
力寶中心低層呎租49元跌22%
受疫情等因素衝擊,核心區甲廈租金彈升乏力,消息指,金鐘力寶中心二座低層單位,於交吉近五個月後,以每呎49元租出,較舊租金下跌逾兩成。
市場消息指出,金鐘力寶中心二座低層單位,面積約1151方呎,新以每呎約49元租出,月租約56399元;據地產代理指出,上址對上一手租戶於2019年7月以每呎約63元租用,惟單位於今年6月交吉至今,租金亦下跌約22%,惟以現今市道計,上址最新租金已屬市價水平。
交吉近五個月
資料顯示,該甲廈近期租金備受壓力,資料顯示,由印尼財團Demonsa家族持有的該甲廈2座中高層1室,建築面積約1719方呎,以每呎35元租出,月租約6萬,此單位望美國銀行中心,擁有開揚海景,屬於優質單位,租金低市價20%,重返六年前水平。
海富中心中層呎租46元
此外,同區甲廈海富中心亦錄承租,消息指,該廈2座中層06室,面積約2064方呎,以每呎約46元租出,屬市價水平,月租約94944元。
另一方面,代理表示,尖沙嘴金巴利道25號長利商業大廈17樓全層,面積約4117方呎,以意向價約3500萬放售,呎價約8500元,市值呎租約28至30元計,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3.9厘。
(星島日報)
更多力寶中心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力寶中心寫字樓出租
更多海富中心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海富中心寫字樓出租
更多美國銀行中心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美國銀行中心寫字樓出租
更多金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金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瑞安中心放售意向價5232萬
疫情持續平穩,為市場釋出正面訊息,部分業主亦趁勢放售旗下物業,其中,灣仔瑞安中心中層單位,以意向價約5232萬放售,項目可以買賣公司形式交易,料買家享租金回報逾兩厘水平。
料回報逾兩厘
有代理表示,灣仔港灣道6至8號瑞安中心12樓09至10室,面積約1804方呎,意向呎價約2.9萬,涉及金額約5232萬,可以買賣公司形式交易。該代理指,項目以交吉形式出售,單位可望中區商廈景致,附有寫字樓全裝修,料對買家及投資者均具吸引力。
該代理續稱,瑞安中心大部分業權由瑞安及恒隆持有,故市場上可供出售的盤源向來緊絀,是次放售物業屬相當矜罕。該代理表示,灣仔北發展前景亮麗,自中環灣仔繞道開通後,已大大改善港島交通擠塞情況,更縮短中區往返東區的時間,加上港鐵沙中綫會展站即將落成,興建行人園景平台以連接新海濱工程亦進行得如火如荼,灣仔將迎來全新面貌,料將吸引更多跨國及中資企業進駐,核心區商廈的需求預計持續增多,將利好區內寫字價造價。謝氏相信,今番放售單位甚具競爭力,而且為大廈罕有放售盤源,料會獲用家及投資者踴躍洽購。
望中區商廈景致
據大型代理行資料顯示,該商廈近期成交為中層11至18室,面積4250方呎,於2018年3月以1億售出,呎價約23529元;至於租賃方面,該廈低層01至02室,面積2467方呎,於上月以111015元租出,平均呎租約45元。
(星島日報)
更多瑞安中心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瑞安中心寫字樓出租
更多瑞安中心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瑞安中心寫字樓出售
更多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售
觀塘甲廈相連單位易手 用家7100萬承接
疫情持續平穩,帶動商廈交投轉活,市場再錄大手成交個案。由億京發展的觀塘道368號高層相連單位以7100萬成交,呎價約1.54萬,買家購入作業務擴充用途。
由億京發展的觀塘道368號32樓B、C及D室,面積分別為2035方呎、1164方呎及1382方呎,總樓面約4581方呎,獲企業以約7100萬成交,呎價約15499元,買家購入作業務擴充用途。
平均呎價15499元
該項目早前頻錄大手成交,資料顯示,中國波頓集團早前公布,該公司以約1.56億購入該項目頂層單位,連同天台部分,面積6869方呎,另天台約1025方呎,呎價約22759元。據公告指,該物業將作為集團於本港的總部,是次買賣將連同項目冠名權,該集團一直於本港租用辦公室,購入上述物業可為集團節省租金開支,具潛在資本增值優勢。
此外,外號「手套大王」的葉建明及其友人,以4.516億購入該廈,葉氏購入該廈3層全層特色戶,分別為該廈33樓、35樓及36樓全層單位,該項目毗鄰港鐵牛頭角站,受惠屯馬綫及快將通車的沙中綫,設有7間商鋪及29層寫字樓,地庫設有3層停車場,提供共140個私家車位和15個電單車位。寫字樓單位建築面積由654至9566方呎,適合不同行業發展,而地面鋪位處觀塘道。
資料顯示,該項目前身為英亞工廠大廈,億京於2017年以13.2億購入全幢作商廈重建,可建樓面約25萬方呎,早前以7.8億完成補地價。
(星島日報)
更多觀塘道368號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觀塘道368號寫字樓出售
更多觀塘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觀塘區甲級寫字樓出售
尖沙咀長利商業大廈 合中小企
長利商業大廈位處尖沙咀核心地段,鄰近各大型商場,而大廈提供數百平方呎細單位,正合中小型公司使用。
長利商業大廈位於尖沙咀區,該大廈屬於乙級型的商業大廈,同時屬於分散業權的大廈。寫字樓單位可提供出租及出售,但近年放租及放售的單位並不多,與同區的商業大廈比較,該大廈的交投量並不活躍。
物業位置處於偏旺地帶,交通配套十分齊全,巴士路綫能往返港島及新界,亦能夠步行至天星碼頭欣賞維港景色,同時設有天星小輪服務往返灣仔及中環,壓縮過海時間,此外,港鐵尖沙咀及尖東站,由尖沙咀站B1出口步行至8分鐘路程,集合各項交通優勢的條件,有助商客以快捷的方式往返各區。
至於配套方面,該廈旁邊是美麗華商場及諾士佛臺,該處能提供不同餐飲款式為商客提供良好的餐飲體驗,約步行2分鐘便到該處。至於晚上,諾士佛臺一帶的酒吧開放,吸引不少顧客光顧進行聚會,讓整個地段充滿五光十色。
物業在1979年落成,全幢大廈共有16層,設有兩部升降機提供讓商客往返各樓層,大堂方面屬於企理的布局,設有水牌指示,方便商客以最短時間到達目的地,每個樓層的景觀都以望市景為主。
每層4000呎 可分間5單位
單位方面,每層面積約4,000平方呎,大致上可分間成最多5個單位,最細單位面積約600平方呎起,故適合中小細公司使用。用戶方面,該廈不少樓層由教會佔用,另亦有小型的會計師行、律師樓及教學中心等。
資料顯示,長利商業大廈租務情況不俗,新近中層單位面積約1,000平方呎,成交呎租約28元,而於6月一個單位於低層01室,面積約585平方呎,呎租達31元。另今年2月,物業低層2室,面積約1,100平方呎,以約2.53萬元租出,呎租約23元。
(經濟日報)
商廈9月買賣登記 跌穿百關
有代理表示,股市回落拖累第3季商廈交投回軟,期望第四季市況反彈,亦可帶動商廈買賣登記漸次回升。
根據土地註冊處數據,2021年9月份全港共錄91宗商廈買賣登記 (數字主要反映2至4星期前商廈市場實際市況),較8月份的118宗減少23%,除創7個月新低外,亦為期內首度跌穿百宗水平,反映內地整頓產業致令股市大跌帶來的影響。
金額跌13% 跌幅相對輕微
雖然9月份登記量挫逾兩成,惟金額只跌13%,跌幅相對輕微,當中原因是9月份1億元或以上商廈登記大增兩倍所帶動,刺激月內商廈買賣登記金額錄約23.67億元,跌幅相對登記量為少。至於,9月份最矚目的單一登記項目為荔枝角道888號21樓全層,涉及合約金額逾3.55億元。
按物業價格劃分,在7個價格組別當中,錄得6跌1升。在跌幅者中,以5,000萬至1億元以內組別的56%跌幅最劇烈,月內登記量由前月的9宗降至上月4宗;而2,000萬至5,000萬元以內組別亦挫46%,只錄得7宗登記。至於登記量最活躍的是介乎500萬至1,000萬元以內的組別,月內錄得30宗,惟按月亦跌12%,已是相對表現最佳者;至於1億元或以上的大額登記則成為唯一逆市大升者,月內漲2倍至6宗。
至於以地區劃分,在該行觀察的11個分區當中,共有6區的登記量按月減少。當中以葵涌區的83%跌幅最慘烈,由前月的6宗挫至上月只有1宗。此外,尖沙咀/佐敦區及上環/中環/金鐘區亦分別只錄得8宗及7宗登記,按月各自大跌68%及63%。至於逆市錄得升幅最顯著者是沙田區,由8月的7宗增至9月的12宗,增幅高達71%;而旺角/油麻地區則為9月份登記量最活躍的觀察區,共錄20宗登記,按月升54%。
該代理指出,港股在第三季顯著回落,加上內地整頓多個行業板塊,連帶影響本地商廈市道,導致季內買賣登記跌至只有326宗,為本年至今最差的一季。綜觀10月份截至26日,商廈買賣登記暫時只有約72宗,走勢依然緩慢,預料全月登記量維持在80至90宗的低位徘徊;不過後市料在股市回升及施政報告後不明朗因素消除下,最後兩個月有望止跌回升,按月重上百宗水平。
(經濟日報)
更多荔枝角道888號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荔枝角道888號寫字樓出售
更多長沙灣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長沙灣區甲級寫字樓出售
長沙灣弦雅巨鋪意向1.7億 平均每呎放售價2.8萬
疫下民生消費力有增無減,民生區鋪位有價有市,租賃及買賣皆穩步上升。長沙灣旺區精品住宅新盤弦雅,地下及1樓巨鋪推出放售,面積6068方呎,意向價1.7億,平均每呎僅約2.8萬,該物業同時放租,意向每呎65元。
長沙灣新盤弦雅年內即將落成,該項目地下及1樓共有4間全新鋪位放售,包括地鋪及複式鋪位各2間,建築面積由1375多呎至1582方呎,門面闊落,內里設有來去水,獨立洗手間俱全,適合不同行業,包括近年炙手可熱的特色食肆、食材店、健身室以至五花八門的零售及服務行業,可為即將遷入該項目的住客,以至同區內密集的人流,提供生活所需、以及嶄新的生活體驗。
四個鋪位組成 面積6068呎
弦雅屬於精品式住宅,對於年輕一代及要求品味生活的優皮士,極具吸引力,該廈地下4個鋪位,目前放盤兼同時招租,預期將有4家不同行業,與住客同時間進駐此新居。
此4個鋪位合共約6068方呎,對於投資者,極具吸引力,業主意向價1.7億,以此計算,平均每呎2.8萬,代理指,該項目市值呎租65元或以上,新買家預期可收取接近3厘回報。新盤鋪位設施簇新,對租客來說,容易打理兼得心應手。
設來去水 獨立洗手間
上述鋪位還擁有兩大優點,鋪位四正實用,較坊間一般鋪位為實用;超高樓底4.8米,令鋪位「高頭大馬」,事實上,弦雅外形亮麗,成為區內新地標,地鋪當然被看高一綫。
上址的1號鋪包括地下1582方呎,2號鋪地下475方呎,以及另1樓900方呎,兼且擁有同層124方呎的平台露天空間,格外寫意,連同平台計算,合共1375方呎,3號鋪地下437方呎,另1樓1129方呎,合共1566方呎,4號鋪為地下1545方呎。
同時招租意向每呎65元
弦雅位於醫局街203號,與港鐵南昌站及深水埗站,步行僅約5分鐘,乘搭港鐵到柯士甸站、尖東站及西九龍站,分別只有4分鐘、7分鐘及8分鐘;前往中環站及國際機場,需時各為16分鐘及28分鐘;附近更有多條巴士綫來往各區,交通便捷。
(星島日報)
荃灣立坊巨鋪1.42億易手 投資者持貨五個月短炒升值19%
疫情持續平穩,為鋪位市場釋出正面訊息,市場亦錄短炒獲利個案。消息指,荃灣立坊巨鋪以1.428億售出,投資者持貨僅5個月短炒獲利約2280萬,物業期間升值19%,買家料享租金回報近4厘。
市場消息指出,荃灣楊屋道118號立坊地鋪及基座商場於上月初以約1.428億售出,項目地鋪面積4293方呎,1樓面積約4781方呎,另設平台230方呎,總樓面約9304方呎,呎價約15348元。
帳面獲利2280萬
據悉,該由現時由地產代理行及連鎖便利店及教會承租,以月租收入約47.5萬計,料買家享回報近4厘水平。
資料顯示,該鋪早前由「鋪王」鄧成波家族持有,早於2019年以約1.3億購入,於今年5月以1.2億獲另一投資者承接,故當時該家族持貨約兩年帳面蝕讓約1000萬,惟該巨鋪事隔近5個月後再度易手,該投資者持貨僅約5個月帳面獲利約2280萬,期間升值約19%。
平均呎價15348元
盛滙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評論指,上述巨鋪位處傳統民生區旺段,租金回報近貼近4厘水平,屬相當不俗,早前鄧成波家族亦以低於市價售出,故該鋪被投資者「吼準」趁低吸納,並隨即於市場重新放售,最終成功短炒獲利離場。
租金回報近4厘
事實上,鋪位市場早前頻錄投資者短炒獲利個案,資料顯示,由環亞拍賣董事總經理區蘊聰持有的太子西洋菜南街鋪以1100萬售出,持貨僅2個月帳面獲利約350萬,該鋪由水族館以2.5萬承租,買家料享回報約2.7厘。
曾由鄧成波家族持有
此外,由MAPLE時裝老闆麥志剛持有的西環卑路乍街22至24A號懋華大廈地下雙號鋪,面積約1300方呎,早前以約3300萬成交,呎價約25385元,持貨僅3個月帳面獲利約620萬,物業升值約23%。
通菜街鋪3000萬成交
另一方面,市區鋪位亦錄承接,消息指,旺角通菜街雙號地鋪,面積約1000方呎,以約3000萬易手,呎價約3萬,據悉,該鋪現時由食肆以約7萬元承租,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2.8厘。
(星島日報)
大圍村南道巨鋪意向4.2億
疫情持續平穩,為鋪市帶出正面訊息,部份業主趁勢放售旗下物業,有代理指出,大圍村南道太安樓巨鋪以意向價4.2億放售,呎價約4.2萬,料買家享回報約3厘水平。
平均呎價4.2萬
代理指出,有業主現以連租約形式出售大圍村南道41至51號太安樓地下B鋪連天井及閣樓、地下C鋪連天井及閣樓的整筆物業,意向價為4.2億,以總樓面為9991方呎計,呎價約42038元。
上述物業現時由兩家食肆及兩家地產代理行承租,以月租收入約105萬計,料買家享回報約3厘水平,租約期至2024年屆滿,上址位處港鐵大圍站出口,人流暢旺,營商潛力優厚,物業門面闊達65呎,具廣告效益。
料回報約三厘
代理稱,上述放售物業鄰近大圍區內大型新盤,加上受未來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帶動,大圍作為新界東龍頭重鎮,必將受惠於住宅發展及人口增長,故上述放售物業對用家及投資者均具吸引力。
(星島日報)
屯門三廠廈申重建 涉總樓面63萬方呎物流張田氏規模最大 英皇兩項目單獨發展
屯門區內近期有3幢工廈申請重建為新式工廈,涉及樓面逾63萬方呎,當中外號「物流張」張順宜持有田氏中心第九座最具規模,涉及樓面達41.5萬方呎,另外,由英皇國際持有的新安街兩幢工廈,擬作單獨重建,可建樓面約22.8萬方呎。
近年來,屯門工業區變天,最新有3幢舊廠廈申請重建新式工廈,據城規會資料顯示,由資深投資者「物流張」張順宜等人持有的屯門田氏中心第9座
(現址稱民生物流中心),擬重建一幢18層 (另設2層地庫)
工廈,總樓面面積約41.5萬方呎。田氏中心第九座位於屯門洪祥路3B號,佔地約3.64萬方呎,城規會文件顯示,最新建議把地積比由9.5倍,放寬兩成至11.4倍,興建一幢新工廈,停車場設於部分地面層位置及兩層地庫,其餘為工作室或倉庫等用途,總樓面面積約41.5萬方呎。
寬地積比20%重建新式工廈
據市場消息透露,物流張申重建的同時,將該全幢放售,意向價14.8億,若以重建總樓面計算,樓面呎價3575元,若以現址總樓面約317636方呎計算,平均呎價約4659元,較同區早前易手的東亞紗廠工業大廈,平均呎價4802元為低。物流張接受本報查詢,證實該物業放售中。
此外,由英皇國際持有的屯門兩幢工廈,分別為新安街13號寶泰工業大廈和15號山齡工業大廈,於去年1月獲批合併重建,最新向城規會遞交新發展方案,申請將上述兩工廈分拆作單獨重建,可建總樓面維持22.8萬方呎。
據城規會文件顯示,兩幢工廈地盤面積同為1萬方呎,同步申請放寬兩成地積比,由9.5倍增加至11.4倍發展,並分別重建為一幢樓高23層 (包括兩層地庫) 的新式工廈,可建總樓面約113991方呎,即兩廈重建後合共可提供約227982方呎工業樓面。
民生物流全幢意向14.8億
受工廈活化政策帶動,鼓勵業主將工廈重建或改劃,以釋放潛在土地供應。據本報統計資料顯示,過往數年,屯門區有12宗工廈重建或申請,涉及樓面達213萬方呎。
近年區內最大宗成交,為東亞紗廠工業大廈第1期全幢位處河田街2號,由華潤物流以22.4億承接,屬今年以來市場上最大宗全幢工廈成交,該全幢樓高15層,總面積約466449方呎,平均每呎4802元。該項目由「鋪王波叔」鄧成波早於2012年以5億購入約70%業權,直至2015年統一業權,共涉資近7.8億,他並向城規會申改裝酒店,提供943間房,惟沒有成功。
市場消息指,華潤物流看中屯門區物流前景,在屯赤隧道通車後,區內前往機場需時不足半小時,有助物流業發展,而且,該廈每層樓面4萬呎,屬高質素物流倉。目前,逾半幢樓面由一家台灣知名電子公司承租,呎租逾12元,以此計算,現時回報約3厘。由於該廈接近港鐵站,步程需時3分鐘,亦有助物流公司更容易聘請員工。
(星島日報)
快樂蜂呎租75元進駐銅鑼灣 新約較高位跌50% 半年斥68萬租3舖
新冠肺炎疫情保持穩定,個別行業如食肆重拾擴充步伐。菲律賓連鎖快餐店快樂蜂 (Jollibee)
近期乘舖租低迷而積極租舖擴充,不足半年內連環租用3個舖位,月租共約68萬元。當中,更首度進駐核心零售區銅鑼灣,以每月約20萬元租用新基商業中心地舖,租金較高位下跌50%。
據了解,快樂蜂由今年5月開始積極租舖,近月已相繼租用銅鑼灣、灣仔及元朗3個舖位。其中較矚目為租用銅鑼灣怡和街56至58號新基商業中心地下,建築面積約2669方呎,快樂蜂以每月20萬元租用,呎租僅約75元。此舖鄰近維多利亞公園,每逢假日都有大量外籍家庭傭工在附近聚會,料可吸引不少目標客源,而舖位毗連則為另一家美式連鎖快餐店麥當勞。
上述新基商業中心的地舖,原由個人護理產品連鎖店萬寧承租多年,高峰期每月租金曾高達40萬元,在去年底約滿後結業。舖位丟空多時,一直以約21萬元叫價放租,最終放租超過半年後租出,租金較高位大跌20萬元或50%。
元朗店月租比舊約減6萬
今年5月,快樂蜂在鄰區灣仔租用灣仔道138號地下,建築面積約2130方呎,月租約10萬元,呎租47元。快樂蜂在灣仔區軒尼詩道原本有一間分店,但該舖為地庫物業,是次在同區增設地舖分店。
據悉,該舖原由食肆承租,月租為18.7萬元,租期本身在今年7月才屆滿,但早於去年3月該食肆已提早結業。由於舖位丟空已超過一年,因此業主願意接受大幅議價,以每月10萬元出租,較舊租大減8.7萬元或46.5%。
快樂蜂最新亦首度進駐「大西北」,在元朗租入舖位開新分店,該舖位於元朗大馬路50號豐裕軒地下入口連1樓全層,建築面積約8567方呎,月租約38萬元,呎租約44元。
舖位前身由連鎖快餐店大快活 (00052) 租用約6年,在今年8月租約期滿遷出,最後一份租約月租為44.29萬元。最新月租較舊租每月減少6.29萬元,跌幅14.2%。
重拾擴充意欲 全港擁13店
快樂蜂過去數年一直處於擴充狀態,連同最新租用的3間舖位在內,全港將有13間分店。但該品牌在2019年一度租用大圍及葵涌兩舖後,或因受疫情打擊,去年完全沒有新增任何據點。今年疫情轉趨穩定,餐廳恢復堂食,加上租金再大幅下降,令快樂蜂重拾擴充意欲。
有外資代理行早前發表報告指出,餐飲業持續帶動零售業復甦,餐飲業租金連升兩季,其中四大核心區之一的銅鑼灣餐飲業舖租在第三季上調2.6%。該行預期,今年最後一季銅鑼灣的餐飲業租金增幅有望最多達3%,租金表現可跑贏零售業只有2%以內的漲幅。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