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852) 3990 0799

疫下共享空間需求增 IWG擴13萬呎樓面


疫情加速企業居家工作的辦公模式,惟打工一族未必能在家專心工作;同時部分企業節省寫字樓開支,令共享工作空間的需求上升。共享空間營運商IWG,在本港爆發疫情後,推出全新品牌Signature,先後在銅鑼灣及尖沙嘴開設據點,另亦計劃今年5月再增東九龍據點,疫後不足一年增加13萬方呎樓面,增幅達33%。

旗下3品牌共53萬呎樓

IWG駐港經理Paul MacAndrew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疫情下大眾對共享空間的需求明顯上升,與2019年相比,有關共享空間的服務查詢按年增30%,有關會籍查詢亦增40%,集團認為是最佳擴充時機。他指集團去年推出全新品牌Signature,落戶核心區的地標物業,如銅鑼灣希慎廣場、尖沙嘴港威大廈,而今年5月將在觀塘海濱匯增設據點,3個據點共涉13萬方呎,海濱匯據點營業後,IWG旗下3個品牌Spaces、Regus及Signature的據點由疫情前14個增至17個,樓面由原先39.7萬方呎增加33%至52.7萬方呎。

值得留意是,Signature開設的據點大多為美國共享空間營運商WeWork的棄租物業。被問及是否刻意挑選棄租辦公室以節省成本,MacAndrew指業主與集團一直在物色合適的位置,以Signature為例,選址均位於核心區,以方便企業員工使用。即使據點是對手棄租物業,但家俬、擺設均是全新採購。

他又指,疫情下企業被逼實行居家工作,他坦言「全球好像在做實驗」,不少企業轉以混合模式辦公,調整公司架構或縮減傳統寫字樓樓面。對於混合模式,他認為對公司及員工帶來「雙贏」,因為公司減少租用寫字樓有助節省成本,而員工有權去選擇工作地點,可提高工作效率,成現今企業的新常態。

大部分屬WeWork棄租物

對於「疫市」擴充業務,MacAndrew指集團因應市况而轉變,如早前與企業如渣打銀行、雀巢公司等,推出全球會籍計劃,其員工可享用IWG全球共享工作空間,為企業帶來方便。至於未來發展,他指集團一直物色不同的發展機會,如留意到本港有酒店邀請共享工作間營運商合作,在酒店內提供共享辦公設施,而集團已在荷蘭阿姆斯特丹Leonardo Hotels有類似合作。他又預告集團正籌備在港再增設兩個據點,港島及九龍各一個中心,但詳情待適當時機公布。

(明報)

更多希慎廣場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希慎廣場寫字樓出租

更多銅鑼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銅鑼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港威大廈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港威大廈寫字樓出租

更多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海濱匯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海濱匯寫字樓出租

更多觀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觀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皇玥海防道旗艦店月租28萬 較高峰挫85% 重返2006年水平

核心零售區商舖租金大跌,業主以低價吸客,造就個別品牌伺機擴充。2019年才開設首間實體店舖的皇玥餅藝,今年積極租舖,第一季已開設最少3間分店,當中包括以每月28萬元承租尖沙咀一線街海防道地舖作為旗艦店,租金較高峰期暴跌85.5%,重返15年前。

零售市道續吹淡風,但由於租金大跌,本地品牌逆市擴充。皇玥餅藝最新以每月28萬元承租海防道53號至55號海防大廈地下5號舖連閣樓,地下建築面積約1000方呎,連相同面積約1000方呎閣樓,共約2000方呎,呎租僅約140元。由於舖位處於一線地段,面門寬闊,順理成章成為該品牌的全港旗艦店。

最新共14分店 半數屬街舖

上述舖位原由鞋店Clarks以每月88萬元租用,但自2019年9月開始丟空,其後業主以100萬元放租達一年仍未成功,去年10月減價一半至50萬元,今年3月終由皇玥餅藝承租,租金較舊租低60萬元或68.2%。

資料顯示,此舖2015年曾由內地龍頭珠寶金行老鳳祥以每月193萬元承租,成為全港首間店舖,並創下該舖歷來租金新高;現時最新月租較6年前高位挫165萬元或85.5%,重返2006年水平。

皇玥餅藝由曾任職半島酒店嘉麟樓、著名半島「迷你奶黃月餅」的始創人葉永華主理,創於2018年,主要售賣月餅、蛋卷及蝴蝶酥等餅食,早期在商場及超市設專櫃銷售為主。至2019年3月,皇玥餅藝才首度開設街舖實體店,以月租12.8萬元承租尖沙咀加連威老道43號地下。

根據皇玥餅藝的網站顯示,該品牌最新已有14間分店,其中一半為街舖,其餘為商場舖,可見近兩年急速擴充。據了解,單計今年第一季,該品牌已新增3間分店,除前述尖沙咀海防道旗艦店外,亦包括北角電氣道180號百家利中心地下3B號舖及將軍澳中心商場舖。

去年5月,皇玥餅藝承租由藝人謝霆鋒持有的中環擺花街26號地下連閣樓,建築面積共約1200方呎舖位,月租7.3萬元,呎租約61元,月租較最高位20萬元低約63.5%。

民生消費旺 舖位租賃月增97%

核心零售區的地舖向來由珠寶鐘錶、化妝品、個人護理或衣履店等行業承租為主,惟疫情大大打擊旅遊相關行業,掀起結業及提早退租潮。

相反,本地民生消費行業抬頭,隨着街舖租金顯著調整,民生商戶也在主要街道出現,令租戶組合更多元化。

去年11月,海防道已有一間古早味蛋糕店率先進駐,以月租18萬元租用海防道45號地下,建築面積約818方呎,呎租約220元,與同舖位月租最高曾達120萬元相比,跌幅達85%。

代理指出,據該行資料顯示,3月市場共錄得約651宗舖位租賃成交,較2月約329宗增加約97%,按年遞增約1.19倍。3月的租賃成交中,食肆或酒吧類別租客佔約64%,其餘類別有奢侈品、超市便利店、醫務及服裝鞋履等。

(信報)

 

上月鋪位租賃651宗升97%食肆回歸尖沙嘴旺角成目標

近日疫情回穩,商戶出動租鋪。業界表示,上月共錄約651宗鋪位租賃,按月升97%,食肆租客紛紛回歸市場,並以尖沙嘴及旺角區為目標。

代理表示,3月份市場共錄約651宗鋪位租賃,比2月約329宗增加約97%,按年更遞增約1.19倍,反映租客對租鋪開業信心上升,當中,食肆或食品類型租客共錄417宗,佔宗數比例約64%,其餘包括奢侈品、超市便利店、醫務及服裝鞋履等。

代理:食肆宗數佔64%

代理又說,3月份鋪位租賃總成交額約7564萬,比2月約3473萬升約1.17倍,對比去年同期同樣更增加約1.49倍。

代理續稱,租務宗數增多,旺角及尖沙嘴區最新鋪位空置率按月均錄跌幅,旺角為連續第4個月回調,由2月份的11.87%,減至約11.84%。而尖沙嘴3月鋪位空置率亦由2月份的17.26%,減至3月份的約17.18%。

商鋪空置率輕微改善

代理續指,旺角及尖沙嘴區零售餐飲行業多元化,對比港島區商鋪選擇較多元化;月內有零售商進駐尖沙嘴一綫街道海防道,為連鎖餅店皇玥承租彌敦道99至101號海防大廈地下5號鋪,面積約2000方呎,月租約28萬,呎租約140元。

連鎖餅店進駐海防道

翻查資料,該鋪2015年高峰期時由金飾品牌老鳳祥以每月約193萬承租,呎租高達約965元,即最新月租比高峰時期勁減約85%。

代理分析,最近本地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回落,市民開始多加外出消費,相信增強商戶營商信心,港人喜愛美食,抗疫一年外出用餐機會減少,預料待疫情進一步趨穩定後,食品、餐飲等行業會先行,繼而帶動更多零售行業承租鋪位開業。

(星島日報)

 

恒地長實積極收購 爭奪紅磡版圖

舊樓具重建價值,發展商恒地 (00012) 早年看中紅磡黃埔一帶舊樓,並積極收購,計劃重建為大型商住項目,提供約100萬平方呎的樓面,項目最快可於本年內推出市場。不過,即使恒地進駐該區,單計長實 (01113) 旗下3個重建項目,已料可供應約270萬平方呎的商業樓面,意味長實仍為區內的大地主。

機利士南路地盤 可望年內推售

收購舊樓成為發展商增加土地儲備的主要渠道,其中恒地上月以底價4.82億元投得紅磡黃埔街22、22A及24號、必嘉街88、90及90A號物業項目,意味黃埔的併購行動步入尾聲。上述項目佔地約4,675平方呎,預計可重建為1幢商住大廈,以地積比率9倍發展,涉及總樓面約42,075平方呎,項目去年已獲批興建為1幢樓高25層住宅,提供105伙,平均單位面積約334平方呎,以底價4.82億元計,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11,456元。

事實上,恒地密密收購紅磡一帶舊樓,計劃重建為大型商住項目,總樓面涉約100萬平方呎,當中位於機利士南路的地盤,最快可以於本年內可推出市場,而該集團已收購區內13個地盤,而當中12個已完成併購,只餘一個未達強拍門檻,可見恒地在區內的版圖逐步擴大。

長實3項目 可建樓面近270萬呎

另一個早在多年前已在區內插旗的大地主長實,除了手持該區黃埔花園、海濱廣場等項目,集團早前將旗下紅磡雙子酒店海韻軒及海灣軒申請改建為商廈,並已獲批重建。其酒店式公寓海韻軒及海灣軒現為雙子酒店,共提供約3,602個酒店房間,其中海韻軒將重建成2幢約29層高的商廈,及1幢樓層較少的物業,預計提供約110.7萬平方呎樓面;而海灣軒將計劃重建為2座約15層高的雙子式商廈,樓面面積約107.7萬平方呎。

另外,長實就旗下的鶴園街13號,前身為康力投資大廈的地盤,早前獲批重建為兩座商廈,用作商店、辦公室、食肆等用途,預計於2025年竣工,以地積比率近12.8倍計,項目的可重建樓面佔約50.9萬平方呎。換言之,計入康力投資大廈、海韻軒及海灣軒3個重建項目,長實提供約270萬平方呎的樓面,相比恒地,長實於區內的商業版圖依然大近2倍。

(經濟日報)

 

$20m forfeitures spark big rush for 19 LP6 flats

Hong Kong's property market kicked off the second quarter with an upbeat note.

Hundreds of buyers jostled for 19 flats at Nan Fung Group's LP6 yesterday, which were offered for sale again after deposits worth over HK$20 million were forfeited over the purchase of these flats last month.

As of yesterday, the developer had collected around HK$200 million after selling 18 out of 19 flats on offer at the project.

Some 345 buyers registered to bid for the 19 flats, which were priced at between HK$5.94 million and HK$20.20 million, or between HK$16,422 per sq ft and HK$21,182 per sq ft after discounts.

One flat measuring 307 sq ft was offered at HK$7.22 million, a 12.5 percent increase over the price at which it was offered in September 2018.

Meanwhile, Regal Hotels International (0078) received about 120 checks for 30 units on offer at The Queens in Sai Ying Pun, which means the batch was three times oversubscribed.

The 30 units will go on sale this Saturday. They measure between 242 sq ft and 431 sq ft and are priced at HK$6.88 million to HK$13.19 million, or HK$27,972 per sq ft to HK$31,206 per sq ft after discounts.

And in Tai Kok Tsui,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0012) has raked in HK$1.4 billion after selling 232 flats at its Aquila Square Mile project.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Lee & Man Chemical (0746) chairwoman Wai Siu-kee bought a 1,490-sq-ft flat at Altissimo in Ma On Shan for HK$38.2 million or HK$25,638 per sq ft, according to a local media report.

Property agency reported 61 secondary transactions at 10 blue-chip housing estates over the five-day holiday.

Among the 61 transactions, 25 were recorded on Saturday and Sunday, up by 92.3 percent from the previous weekend.

Property agency, meanwhile, reported 13 transactions at Kingswood Villas in Tin Shui Wai in the first five days this month. A 449-sq-ft flat at the estate changed hands for HK$5.28 million, or HK$11,759 per sq ft. The vendor, who bought the unit for HK$1.55 million in 1998, will gain HK$3.73 million.

The real estate agency has also recorded seven transactions at South Horizons in Ap Lei Chau this month.

Among other transactions, Quarry Bay, a 1,114-sq-ft flat at Tai Koo Shing fetched HK$24 million, or HK$21,544 per sq ft, after HK$1 million was slashed from the original asking price. The seller, who purchased the flat for HK$11.8 million in 2010, will make a paper gain of HK$12.2 million.

(The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