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0012) said it will deliver homes at The Henley soon and will put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Kai Tak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 Fanling project on sale shortly.
The developer has recorded around HK$5.14 billion
in contracted sales after selling 502 flats at an average price per
square foot of HK$28,500 at The Henley project, said Thomas Lam Tat-man, a general manager of Henderson's sales department.
The completed showflats and clubhouse will open to the public soon and The Henley II will be the first to hit the market, Lam added.
The three-phase project provides a total of 1,184 homes.
Lam also said the first phase of the Fanling
project with around 600 flats may be launched next month and the
two-phase project will provide 1,700 homes altogether.
In Tseung Kwan O, the developers of Villa Garda
I, phase 11B of Lohas Park, have collected over 3,500 checks for the
238 homes set to be put on the market Thursday, making the batch more
than 13 times oversubscribed.
The homes, which are priced from HK$6.44 million
to HK$13 million after discounts, or from HK$17,106 to HK$21,346 per sq
ft, have a market value of over HK$2.4 billion.
This came as a survey of Hong Kong Property found
that more than 60 percent of people believed that home prices will fall
in the coming 12 months.
As many as 17.5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thought
the prices would drop by over 10 percent while 24.1 percent reckoned
the drop would be within 5 to 10 percen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with
228 respondents conducted last month.
Meanwhile, property agency said that there are
thre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ai Ying Pun, Wanchai and Stanley is for
sale now. Comprising 21 residential units, three retail units, and four
office units across the three buildings, the portfolio has a total gross
floor area of approximately 16,292 sq ft, the property service firm
said in a statement yesterday.
In Ho Man Tin, a site where a school is located
was sold for HK$1.34 billion last month. The vendor who purchased it for
HK$673 million in 2016 made a profit of HK$667 million or nearly 100
percent from the deal.
Separately, Swire Properties (1972) said it has no plan to sell car-parking spaces in phases 10 and 11 of Taikoo Shing.
The developer added it has sold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parking spaces that are put on the market in phases 1 to 9 of
the housing estate and may sell the rest to non-residents.
( The Standard)
商廈5月買賣99宗 近半年最多
有代理表示,商廈買賣登記迭創年內新高,料隨着早前銷售的新項目相繼登記後,6月可再試逾百宗高位。綜合土地註冊處數據,2022年5月份全港共錄99宗商廈買賣登記
(數字主要反映2至4星期前商廈市場實際市況),較4月份的78宗大增27%,連升兩個月兼創近半年新高。
金額逾109億 創5個月高
5月份商廈登記再現量值齊升,當中成交金額激增4.34倍,主因是月內有整幢商廈所拆成的23宗疑似內部轉讓登記,合共涉及98.45億元,帶動5月商廈買賣登記金額勁錄逾109.72億元,除連升兩月突破百億元外,亦創今年以來的5個月新高。至於,5月份最矚目的單一登記項目為上述整幢商廈登記之一的英皇道1111號 (前稱太古城中心一座) 頂層天台,涉及合約金額逾5.99億元;其次是同址的26樓,則以近5.09億元登記。
按物業價格劃分,在7個價格組別的登記量當中,錄得三升三跌、一持平。在升幅者中,以1億元或以上組別的3倍升幅最突出,月內登記量由前月的6宗激增至上月的24宗;而1,000萬至2,000萬元以內組別亦大漲1.4倍,錄得24宗登記。
以地區劃分,在該行觀察的11個分區當中,共有5區的登記量按月上升;當中以上環/中環/金鐘的2.5倍升幅最凌厲,由4月的4宗增至上月的14宗;其次,觀塘區亦按月升33%,月內錄4宗登記。
此外,尖沙咀 / 佐敦區5月買賣登記亦升20%,至12宗;而旺角 / 油麻地區月內共錄19宗買賣登記,按月升12%,成為月內最活躍的觀察區。
該代理指出,雖然5月有20餘宗屬疑似內部轉讓個案,但扣除後仍錄得70餘宗水平,算是保持強勢。至於6月份,隨着有商廈新盤開售後錄得登記,將可延續4、5月份的旺勢;綜觀6月首27日,商廈買賣登記已錄得88宗,估計全月最終可以突破百宗水平,屆時除連續3個月迭創今年以來的新高外,亦將登上去年9月以來的10個月高峰,而後市可望持續穩中向好。
(經濟日報)
更多太古城中心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太古城中心寫字樓出租
更多鰂魚涌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鰂魚涌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辦公模式變 機構搬遷租賃轉好
疫情令辦公模式轉變,萊坊指,現時在家辦公概念漸興起,機構搬遷後,可採混合辦公模式,並趁租金便宜,搬遷至九龍優質辦公室。
有外資代理行指出,隨着第5波疫情得到控制,九龍區寫字樓市場的租賃活動重拾勢頭,5月份面積超過10,000平方呎的中型寫字樓交易不斷增加。九龍東繼續成為市場焦點,需求主要來自電子和製造業。
機構搬遷升級 縮減樓面
疫情緩和後,九龍甲廈租務有所上升,而從機構搬遷個案中,不少屬提升級數,同時縮減少許樓面。如旺角新世紀廣場全層單位,面積約2.6萬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28元租出,屬市價水平。據了解,新租客為樂聲牌Panasonic,品牌現時租用尖東華懋廣場,涉約4萬平方呎樓面,現由尖東搬至旺角,縮減逾3成樓面。
該行代理指,據該行統計,過去一年97宗逾萬呎九龍大手租務成交,22%為升級個案,機構搬遷作提升單位質素,而當中67%,搬遷後將使用新的辦公模式,「科技及疫情均令機構作出辦公室部署的轉變,疫情下在家工作要有科技配合,第5波疫情加速機構實行在家工作,可以進行teams會議。第5波疫情下,公司管理層發現,在家工作問題不大,效率維持,令更多管理層研究靈活辦公模式。」
混合工作模式 提高生產力
該代理指出,靈活辦公主要分為兩類,就是辦公室內重新布局,以及混合工作模式,該代理指有些行業不一定要固定辦公桌,「例如i.t、銷售工作等,不會長時間使用固定工作枱,故作靈活辦公。另外,個別機構開始重新改裝辦公室,不設員工固定位置,便可節省20至25%樓面。」在家工作興起,亦將列入部分機構長期策略,「在家工作漸可行,亦可取得工作生活平衡,員工可選擇1至2日在家工作,亦可節省約25%樓面。」該代理認為,搬遷不一定節省租金開支,反而採取新模式,彈性工作時間及環境,可招攬較年輕員工,而又可提高員工生產力。」
該代理指出,近期不少搬遷個案,租用樓面可能減少,實際租金開支未必可節省。該代理舉例,一家美資機構,原租用九龍灣宏天廣場,現搬至觀塘創紀之城5期,租用樓面減少,惟新辦公室呎租較高,故成本沒有大減。事實上,較早前手機配件CASETiFY租用觀塘綠景NEO大廈5萬呎樓面,呎租約30元。該品牌原租用同區工廈,是次大幅擴充並提升級數。該代理分析,「九龍甲廈租金經過疫情後,租金明顯下跌,現時以呎租20餘元已可租用區內最優質辦公室,故可吸引機構搬遷。因此,質素高的甲廈有一定優勢。相比之下,老化寫字樓物業可能面臨更高的空置壓力。」
(經濟日報)
更多新世紀廣場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新世紀廣場寫字樓出租
更多旺角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旺角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華懋廣場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華懋廣場寫字樓出租
更多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宏天廣場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宏天廣場寫字樓出租
更多九龍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九龍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創紀之城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創紀之城寫字樓出租
更多綠景NEO大廈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綠景NEO大廈寫字樓出租
更多觀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觀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政府部門 成東九龍主要租戶
政府部門成為東九龍主要租戶之一,據了解,近日政府租用觀塘及九龍灣多幢物業。
One Kowloon 成交呎租26元
業內人士指,政府近月委託產業署於東九龍研究多幢商廈樓面,並落實租用部分樓層。其中位於九龍灣 One Kowloon 10樓全層、26及35樓單位,面積合共約5.2萬平方呎,成交呎租約26元。
消息指,租用該批樓面,料作衞生署及相關機構辦公室。事實上,過往亦有政府部門租用該廈,包括土地註冊署等。連同是次逾5萬平方呎新租樓面,政府部門合共佔用逾8萬平方呎。
至於同區的企業廣場五期商廈,即MegaBox商場樓上寫字樓,物業27樓全層,面積約1.7萬平方呎,獲政府部門租用,呎租料約25元。據了解,該層樓面原由運輸及快遞公司DHL租用,集團早前把總部遷至觀塘。
另外,產業署亦於觀塘租用商廈,其中Landmark East 18樓全層,面積約2.8萬平方呎,成交呎租約25元。據了解,該層作香港電台使用。
(經濟日報)
更多One Kowloon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一號九龍寫字樓出租
更多企業廣場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企業廣場寫字樓出租
更多九龍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九龍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城東誌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城東誌寫字樓出租
更多觀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觀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灣仔333 Hennessy 可作會所半零售
全新商廈333 Hennessy位處灣仔核心地段,四通八達,大廈適合傳統辦公室外,亦可作私人會所、半零售等,相當多元化。
333
Hennessy屬灣仔全新項目,近日入伙。交通方面,大廈位處灣仔核心地段軒尼詩道,屬多條巴士綫及電車必經之路,而從灣仔港鐵站步行至該廈,需時近10分鐘,值得一提,會展站早前正式啟用,故交通網絡進一步完善。飲食配套方面,軒尼詩道、駱克道均有大量餐廳,上班人士亦可步行5分鐘前往銅鑼灣,選擇更多。
大廈樓高21層,大堂提供2部升降機通往各層。地下至10樓為商舖用途,11至23樓為商業用途。物業1至15樓單位面積較大,全層面積約1,660平方呎,單位面積由750至879平方呎。至於17至23樓面積較細,全層面積約1,200平方呎,分間單位面積約600餘平方呎。另外,物業10、16及20樓3層單位設有露台,甚有特色。
樓底高3.5米 空間感充足
單位樓底高3.5米,空間感充足。所有單位享有獨立洗手間及24小時獨立冷氣,景觀方面,單位主要望向軒尼詩道樓景。
發展商凱龍瑞以現樓發售,並打造數個示範單位,其中一個單位主題以藝術品、紅酒等收藏,另一個為多功能房,提供作辦公室、會議室之用。另外,高層單位亦有私人廚房,可作私人會所之用。發展商指,灣仔亦有不少區塊鏈、加密貨幣等公司,屬非傳統辦公室格局及業務,故可作不同行業使用。
買賣方面,該廈上星期錄首宗買賣,涉及物業18樓02室,建築面積約609平方呎,以呎價約19,500元沽出,成交價約1,187.55萬元。買家為投資客,因看好區內商廈升值潛力以及灣仔區銀座式商廈承租力高,客源廣的優勢,決定入市作長綫投資。據了解,現時數單位已售出。
翻查資料,物業前身為商住大樓軒轅大廈,為一幢14層高的商住大樓,於1979年落成,由老牌廠家持有。2016年9月,廠家約2億元把軒轅大廈售予投資者林子峰,林購入後原打算重建,惟2017年初市況向好,即以3.2億元沽出持貨不足1年,已大幅獲利約1.2億元,凱龍瑞基金承接,並斥資進行重建。
(經濟日報)
各層樓面推售 呎價1.78萬元起
333 Hennessy項目具吸引力,現凱龍瑞推售各層樓面,呎價約1.78萬元起。
極高層478呎 呎價1.98萬
凱龍瑞表示,現推出灣仔軒尼詩道333號,呎價約1.78萬元起。包括低層1室,屬商舖用途,面積約872平方呎,定價約1,552萬元,呎價約1.78萬元,全層涉資約3,105萬元。另外,極高層01室,面積約478平方呎,定價約946萬元,呎價約1.98萬元。
據了解,整個項目全數售出,凱龍瑞可套現6億至7億元。
同區另一商廈新盤亦在熱賣中,涉及宏基資本 (02288) 旗下Novo Jaffe,物業樓高27層,3至30樓為寫字樓用途,每層面積約2,243平方呎。項目共58伙,5月中正式開售,呎價約1.8萬元起,入場費約800餘萬元。
據了解,現時該盤已售逾7成單位,近日更錄得大手買賣,金源米業 (00677) 以1.594億元購入灣仔謝斐道218號Novo Jaffe 18、29及30樓。每層面積約2,243平方呎,合共約1.594億元,其中30樓為頂層單位,是次成交將連同大廈命名權及廣告位,而頂層單位呎價高見2.5萬元,為項目呎價新高。
(經濟日報)
更多 Novo Jaffe 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Novo Jaffe 寫字樓出售
更多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售
活化工廈暫66申請 樓面涉1488萬呎
政府於2018年,重啟活化工廈政策2.0,至今 (逾3年半) 共有66宗申請放寬地積比率的重建個案,預計將帶來1,487.6萬平方呎樓面,相當於7幢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ifc2) 的規模。
過去半年增14宗 樓面多27%
在2018年推出的活化工廈政策2.0,包括容許發展商申請增加地積比率2成以重建舊式工廈,按照發展局數據所見,截至今年4月合共有66宗申請獲批,數目較半年 (去年8月) 獲批52宗,半年間多出14宗。
若以所涉及的重建樓面計算,該66宗申請,將提供多達1,487.6萬平方呎樓面供應,亦較半年統計所得的1,167萬平方呎多出27%,相當於7幢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ifc2) 的規模,假設在10年內逐步落成,每年將會帶來約150萬平方呎樓面供應。而申請及獲批重建的工廈,不少來自觀塘、葵涌、荃灣及長沙灣等工廈密集的舊工業區。而同期批出的工廈全幢改裝申請則只有6宗。
政府為加快工廈重建步伐,亦推出「標準金額」補地價制度,截至今年5月底只有10宗工廈重建個案採用,當中8宗已經與地政總署就補地價金額達成協議,其餘兩宗正在處理中,例如早前第一集團斥7.24億元就九龍灣宏泰道14號補地價,每呎樓面地價約3,300元,將會興建21層高商廈。
(經濟日報)
更多國際金融中心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國際金融中心寫字樓出租
更多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疫市下旅客幾近絕迹,核心區頻現高檔連鎖品牌棄租個案。周生生珠寶金行撤出位於尖沙嘴廣東道新港中心鋪位,市場盛傳該鋪業主現時以意向租金200萬重新放租,較該鋪高峰期租金急挫約逾7成。
新意向月租約200萬
市場消息指出,新港中心地下雙號鋪連1樓,地鋪面積約5300方呎,一樓面積約2500方呎,總建築樓面約7800方呎,租約至今年7月底,惟該鋪位上月已交吉。
據業內人士透露,周生生早於2005年租用上址,高峰期租金達700萬,該鋪業主現時以意向租金約200萬重新放租。
另外,英國時裝品牌Burberry亦撤出新港中心另一單邊鋪位,為地下及一至二樓巨鋪,總樓面10140方呎。消息指,上址高峰期租金達650萬。
事實上,該著名時裝品牌近期撤出本港多個核心區據點,資料顯示,Burberry於今年初棄租銅鑼灣羅素街金朝陽中心地下A、B鋪至2樓複式鋪位,總面積約5200方呎,此鋪位為該名牌旗艦店。
此外,新港中心近期連錄多宗棄租個案,市場早前盛傳,國際時裝品牌H&M棄租該廈兩層鋪位,惟H&M最終改以短租一年,並於新港中心維持開業。
(星島日報)
更多新港中心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新港中心寫字樓出租
更多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金朝陽中心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金朝陽中心寫字樓出租
更多銅鑼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銅鑼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疫市財團變陣酒店改劃住宅 過去兩年涉6項目提供約3320伙
封關措施令到訪港旅客近乎絕迹,本港酒店業備受打擊,部分財團率先變陣,改劃旗下酒店項目作住宅發展。本報統計顯示,近兩年最少有6個酒店項目,重建或全幢改裝為住宅,未來最少可提供逾3300個住宅單位。
疫情下本港酒店業為重災區之一,部分財團決定將酒店轉作住宅發展。本報統計顯示,2020年至今,最少有6個酒店項目,申請或獲批准改劃為住宅,最少可提供約3320伙,最矚目為長實旗下兩酒店申請改劃作住宅發展,涉約1860伙,當中發展規模最大為天水圍嘉湖海逸酒店,今年6月再向城規會遞交新發展方案,計畫改裝整幢酒店以提供1102個住宅單位,住宅部分可建總樓面約59.92萬方呎。
嘉湖海逸改劃矚目
據城規會文件顯示,嘉湖海逸酒店現屬「商業」地帶,申請改裝現有整幢酒店作「分層住宅」及准許的商業用途,涉及將嘉湖海逸酒店 (第1及2座) 改裝成約1102個住宅單位及將酒店地下及1樓改作商業用途,而現有平台的商業用途 (置富嘉湖第一及二期) 將予以保留。
該項目曾於2019初申請重建作住宅,提供5000伙,並於2020年12月獲城規會在有附帶條件下批准。長實曾表示,上述最新規劃申請可為該項目提供另一個發展方案選項。
該公司旗下馬鞍山海澄軒海景酒店,亦於2020年向城規會改劃作住宅發展,以提供758個單位,涉及可建總樓面約48.29萬方呎,該改劃方案於去年2月獲城規會同意。
汀九帝景酒店獲批改裝
除長實之外,新地旗下荃灣汀九帝景酒店,去年6月曾向城規會申請改裝為住宅,以提供661伙,該計畫於今年6月獲城規會通過發展。據文件顯示,該項目地盤面積約6.92萬方呎,申請由「綜合發展區
(1)」、「綠化地帶」和顯示為「道路」的地方改劃為「住宅 (乙類)
2」地帶,以改裝為一幢樓高15層的綜合樓宇,住宅總樓面約31.65萬方呎,料可容納1785人。資料顯示,帝景酒店位於青山公路汀九段353號,早於2007年落成,現提供691個酒店房間。
由資本策略等持有、位於佐敦的香港九龍諾富特酒店,早前亦申請重建為1幢28層高的綜合大樓,以提供285伙住宅。據資本策略年報顯示,該酒店的拆卸工程已於去年下半年開始,目前的計畫是將該物業打造成商住大樓,總樓面逾約25萬方呎,將平均分為商業和住宅用途,預計於2025年落成。
上環宜必思香港中上環酒店,早前曾向城規會申請重建為1幢可提供284個單位的住宅,今年6月亦獲城規會在有附帶條件下批准。此外,大鴻輝興業持有的油麻地彩鴻酒店及毗連的數幢唐樓,向城規會申建一幢樓高28層的商住大樓,提供230個住宅。
測量師行:財團看淡酒店業前景
有測量師表示,疫情持續約三年,在封關措施下,訪港旅客近乎絕迹,旅遊酒店等行業受重挫,故不少財團看淡酒店業前景,加上近年房屋供應短缺,故吸引財團積極改劃旗下酒店項目作住宅發展。
(星島日報)
業界:未來同類改劃陸續有來
受疫情及封關措施多種不利因素衝擊下旅遊及酒店業成重災區,近年來訪港旅客大減,酒店業務深受影響,有不少財團積極轉型發展;有業界人士透露,近年本港旅客可謂近乎絕迹,酒店生意大受影響,申請將酒店改劃住宅發展亦屬合理舉動,預期通關後相關申請仍會繼續出現,認為改劃發展可以舒緩本港強大的住屋需求。
通關難令酒店業短期內復甦
有代理表示,近年有不少酒店項目改劃住宅發展,實屬大勢所趨,首先本港住宅樓價持續上升,而且住宅供不應求,加上市場剛性需求強,市民對住屋需求長年高企,為酒店改劃發展提供一大誘因;其次酒店行業的競爭亦很大,疫情下空置率高企,不少財團基於其商業考量,紛紛將旗下項目轉變成住宅發展,以增加本港供應。
即使近期有機會重新通關,該代理預計,酒店改劃住宅的申請都會持續出現,考慮到內地及外地的經濟及社會狀況,預計本港將會循序漸進地與內地及其他國家通關,料初期未必會立即讓大批遊客蜂擁到本港,可見本港旅遊及酒店業難以於短時間內復甦;再者興建及營運酒店的資金回轉期遠比銷售住宅要長,未來不排除更多發展商會仿效酒店改劃住宅的做法,尤其是規模較細小的酒店項目,指單幢式住宅對比單幢式酒店的回報料更吸引。
另一代理就指出,近年受疫情影響,導致酒店入住率不高,空置率高,酒店業主為求生存,將旗下項目改劃作住宅用途亦無可厚非;而且轉型住宅發展確實有助舒緩本港的住屋需求,對發展商或業主來說是可選擇的出路。儘管日後通關後遊客數量有望回升,但需要一段長時間,認為短期內酒店業前景仍然不明朗。故於未來3至4年內,估計酒店改劃住宅的申請仍然會相繼出現。惟預期適合改劃作住宅的項目不佔多數,申請個案會愈來愈少。
(星島日報)
財團13.4億購何文田文福道地 現址為國際學校 6年升值近1倍
市區地皮罕有,財團往往不惜斥巨資購入有價值地皮,市場消息透露,現址為國際學校的何文田文福道25號地皮,獲財團以13.4億購入,該地皮面積約23790方呎,學校持有地皮約6年,帳面獲利近1倍。
區內代理提供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何文田文福道25號地皮上月以13.4億易手,買家為RLC
(Portland Commercial Limited) 作登記。資料顯示,該地皮原業為國際學校,Stamford American
School Hong Kong,於2016年通過福蘭教育有限公司 (Flora Education Limited)
名義以6.73億購入自用作校舍之用,持有地皮約6年,帳面獲利約6.67億,物業升值接近一倍。
該學校地盤面積23790方呎,以地積比10.5倍計算,可建總樓面約近25萬方呎。
向校方查詢截稿前未回覆
市場消息盛傳,該國際學校將售後租回,本報為此昨日以電話、電郵形式向校方求證,惟至截稿前仍未獲回覆。
有代理表示,根據金管局限制,地皮承造按揭只能借到地價約四成資金,如果選擇出售後租回,就可以得到全數資金,投放到項目未來發展,上述融資方式一般常見於鋪位及酒店。
地盤面積2.37萬呎
該代理續稱,如果國際學校採取售後租回方式售出地皮,不一定純粹為財務安排,但亦對其財政及發展有利好作用。
資料顯示,Stamford American School Hong
Kong為私立國際學校,每年學費由約18萬至20萬不等,學生就讀IB課程而非本地DSE。而地皮在落實興建國際學校之前,曾經有機會搖身一變成為豪宅,其前身為由一志集團王氏家族創辦的老牌名校新法書院,於12年正式停辦後最後一所易手前校舍,於同年曾獲城規會批准重建為集住宅及運動訓練中心於一身的豪宅項目,涉及18伙,不過有關規劃許可有效期已過。
前身為新法書院
新法書院四十年代末期創立,孕育出不少政商界名人,如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英皇主席楊受成及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等均為校友,全盛時期四所分校包括位於加路連山道、太子道西及大坑道,惟王家後來相繼把校舍改建豪宅,如太子道西前校舍已重建為Sky
Garden,並於04年入伙,提供113個單位;大坑道前校舍亦已重建為單幢住宅Y.I.,於01年入伙,提供70個單位。
(星島日報)
港島3服務式住宅4.45億放售
全幢物業於疫市下備受追捧,部分業主亦趁勢放售。高力國際指出,該行獲服務式住宅營運商KAZA委託,出售旗下三幢服務式住宅,分別位於西營盤、灣仔及赤柱,項目均連地皮及完整業權出售,其中兩幢項目涉及商業和辦公單位,合共21伙住宅、3個商鋪和4個辦公單位,面積約14348方呎,意向價為4.45億。
該批物業包括KAZA西營盤,位於德輔道西225號西邊街,地盤面積約1680方呎,可出售面積約8012方呎,共提供2個商鋪、4個辦公室及6伙住宅單位;KAZA赤柱位於赤柱大街120號,地盤面積約625方呎,可出售面積約2040方呎,共提供5伙住宅和1個商鋪單位。KAZA灣仔則位於適安街1至3號,地盤面積約1147方呎,可出售面積約4296方呎,共提供10個住宅單位。
三項物業地點優越
有代理表示,上述三項物業地點優越,各有建築及室內設計特色,租客質素亦高,既適合投資收租,極具潛力改裝為共享或長租公寓,可成為學生或員工宿舍,
(星島日報)
太古城放售逾千個車位 擬出售予非業主
太古地產早於2020年起拆售旗下鰂魚涌太古城車位予該屋苑業主,最新錄得新進展。太古地產發言人指出,正考慮以其他方式出售該等期數內餘下的車位,當中包括出售車位予非太古城業主。
發言人表示,太古地產自2020年起出售太古城個別期數的私家車車位予太古城住宅物業業主,並於今年6月加推合共196個、位於太古城的電單車車位,供有興趣之太古城住宅物業業主以先到先得形式選購。現階段太古地產沒有計畫出售位於太古城第十期及第十一期的任何車位。
不過,鑑於前述停車位的銷售已進行逾一年半,正考慮以其他方式出售該等期數內餘下的車位,當中包括出售車位予非太古城住宅物業業主。
已售出1393車位
太古地產自2020年起已推售太古城第一至九期合共2530個車位及198電單車車位,截至今年6月30日已成功出售1393車位及38個電單車車位予太古城住宅物業業主。
資料顯示,太古地產於2020年拆售鰂魚涌太古城車位,當時首度推出第6期停車場車位,合共有227個車位及62個電單車位,首批包括32個車位及4個電單車位,將會以招標形式發售,只供屋苑第6期業主購買。根據招標文件披露,私家車車位指引價為300萬。
據業內人士指出,環顧區內私樓車位造價約150至180萬,惟太古城屋苑地段優越,故造價可看高一綫,預期有關車位造價將受到考驗。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