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prices slip after two months of gains
Private residential prices in Hong Kong dipped 0.5
percent month-on-month in July after climbing for consecutive two
months, data from the Rating and Valuation Department showed, as
property agent forecast that home prices will drop about 5 percent this
year.
But rents for private home units overall increased
for two months on the trot, rising 0.6 percent month-on-month in July,
the department said.
Another agent forecast private residential prices
would fall by up to 1 percent in August as the impact of the pandemic
was not fully reflected in the July gauge.
And William Kwok Tze-wai, a director of Cheung Kong Real Estate, also said home prices are under pressure in the short term.
Meanwhile, the number of mortgage applications in
July decreased month-on-month by 4.2 percent to 13,246, said the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Separately, property buyers backed out of 30 home purchase deals at major new projects in August, media reported.
A buyer forfeited deposits of about HK$220,000 after cancelling the purchase of a 227-sq-ft flat at Emerald Bay in Tuen Mun, which was offered at HK$4.33 million.
Also in the district, Empire Group and Hong Kong
Ferry (0050) has collected HK$2.7 billion after selling 570 out of 611
units at their Seacoast Royale project.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a property agency
recorded only 250 secondary transactions at 10 blue-chip housing estates
in August, down by 2.3 percent from July and hitting a six-month low.
In the commercial market, Hang Seng Bank (0011)
slashed rents for three street shop premises at Hang Seng Tsimshatsui
Building, media reported. Among them, a 1,072-sq-ft shop was leased for
HK$200,000, or HK$186 per sq ft, after HK$190,000, or 48.7 percent, was
slashed from the original asking rent.
In Sheung Wan, a 1,057-sq-ft room at Shun Tak Centre China Merchants Tower was rented for HK$30,600 per month, or HK$29 per sq ft, the lowest in almost a decade at the building, reports said.
(The Standard)
More information of Office for Lease in Shun Tak Centre please visit: Office for Lease in Shun Tak Centre
信德每呎29元租出跌逾40%
受貿易戰及疫情等負面因素影響,核心區甲廈租金急速下滑。消息指,上環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低層單位,於交吉一年後以每呎29元租出,較舊租金下跌逾40%,租金更重返十年前水平。
租金重返十年前
市場消息指出,上述為上環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低層11室,面積1057方呎,以每呎29元租出,涉資約30653元。據代理指出,上述單位由金融公司以每呎49.2元承租,惟單位已交吉約1年,新租戶為本地廠商,租金急挫約41%,並重返十年前水平,並指出,該甲廈有3至4伙,以每呎租約45元放租,上述承租單位,較其他放盤叫租還要低36%。
據代理資料顯示,該甲廈早前低層承租個案為低層10室,面積1858方呎,以每呎42元租出,較最新呎租折讓約31%;該甲廈租金對上呎租跌穿30元水平,須追溯至2010年6月,當時該甲廈高層單位以呎租26元租出。
市場知情人士透露,受疫情打擊及中美貿易戰等負面因素困擾,令港島區內甲廈需求急速萎縮,現時市場已負吸納量幾乎畫上等號,租戶均縮減營運開支以求存,故不排除甲廈租金有機會進一步下滑。
(星島日報)
更多信德中心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信德中心出租
美政府壽山村道延期開標
由美國政府持有的南區壽山村道37號豪宅,原先於8月底開標,負責招標的代理稱,目前將延遲1至2周再公布,並已通知入標財團。有知情人士認為,由於有發展商只出價每方呎樓面地價約5萬入標,涉資逾20億,出價較保守,令業主須更多時間作考慮。
壽山村道37號項目原於7月底截標,跟據招標條款,須於1個月內、即約8月底告知已入標的財團,是否成功購得項目。但負責是次招標的代理稱,將延遲1至2周再開標,而截遲開標的消息,亦已通知入標財團。本報昨日向已入標的長實作進一步查詢,但截稿前尚未獲得回覆。
代理:一至兩周後開標
據知情人士指出,在中美關係緊張之際,是次入標增加政治風險,加上疫情影響,本地發展商出價不高,相信中資財團更未有入標,同時有發展商只出價樓面呎價約5萬入標,涉資只有逾20億,在出價偏低下,業主亦須更多時間作考慮,甚至與入標財團磋商價錢。
財團低標出價保守
同時亦有測量師指出,項目雖位處傳統豪宅地段的南區,但由於本港經濟前景不明朗,價格難免受壓,難以與2年前華潤置地以樓面呎價約8.6萬,購入毗鄰的壽山村道39號相提並論。
項目地盤約9.4萬多方呎,現有建築樓面47328方呎,可以地積比率達0.5倍重建,可建約47398方呎。另外,亦可以補地價形式,把地積比率增至0.75倍,屆時樓面將增至7.1萬多方呎。
物業現址於83年落成,為6幢3層高的低密度住宅,提供26個單位,以及52個車位。
(星島日報)
海防道鋪呎租137元跌65%重返八年前水平米蘭站進駐
受疫情衝擊,核心旅遊地段吉鋪處處,屬歷來罕見的現象,拖累租金急速下滑。經營二手名牌手袋買賣的米蘭站,以每月28.3萬租用尖沙嘴海防道地鋪,平均呎租約137元,業內人士指出,上述鋪位早前由連鎖化妝品零售商,租金高達80萬,故最新租金急挫約65%,更重回八年前水平。
米蘭站昨日公布,該集團最新租用尖沙嘴海防道51號及52號The Camphora地下A、B、C1、C2及D號鋪,總面積約2060方呎,租約期為3年,由今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期內租金約1020萬,月租約28.3萬,呎租約137元。
每月租金28萬
資料顯示,米蘭站由2017年起以35萬租用海防道43號,面積600方呎,平均呎租約583元,租約將於今年底屆滿,故料米蘭站承租新鋪,屬於細鋪搬大鋪,新店面積較現址大,惟租金更可節省約19%。
代理表示,上述鋪位早前由化妝品連鎖集團莎莎承租,租金高達80萬,故最新租金急挫約65%,並重返8年前水平;鄭得明續指出,受疫情衝擊,訪港遊客近絕迹,尖沙嘴區內為「重災區」之一,該街道現時吉鋪雖不多,惟近期已頻錄短租,整體租金亦較高峰期回落約70%。
細鋪搬大鋪 月慳租金19%
資料顯示,該街道早前已頻錄減租個案,其中,海防道45號地鋪,位處漢口道單邊,面積約818方呎,由專賣碗碟的缸瓦佬進駐,每月租金13萬,平均呎租159元,屬於短約形式。
該鋪位自2011年10月起由卓悅承租,月租曾高達120萬,直至2017年減至60萬,去年9月約滿,業主於年中前將鋪位以預租予藥房,每月租金70萬,不過,隨着反修例事件升級,藥房棄租,卓悅於是以每月30萬短租至今年3月,鋪位交吉至今。有代理指,是次租期為3個月。
(星島日報)
米蘭站月租28萬 重返海防道舖
較高峰跌近9成 10年前曾以100萬租用
核心區一綫地段租金向下,吸引個別品牌重返。米蘭站 (01150)以約28萬,租海防道地舖,物業原由莎莎以80萬租金,新租金下跌65%,若與高峰期230萬比較,下跌近9成。
租期3年 共1020萬元
專營二手名牌手袋的米蘭站,位於尖沙咀漆咸道南南洋大廈的分店,租期至10月中完結,集團將店舖搬至海防道。
集團日前宣布,租用尖沙咀海防道51及52號The
Camphora地下A、B、C1、C2及D號舖,面積約2,060平方呎,租期由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為期3年,期內租金合共1,020萬元(不包括差餉、地租、管理費及其他支出),以此計算每月租金約28.3萬元。
上手租客莎莎 80萬元租
翻查資料,10年前米蘭站亦曾租用該舖,2010年以約100萬元租用,其後零售高峰期,珠寶店以230萬搶租舖位,呎租逾千元。數年前,零售開始回落,莎莎化粧品以每月約80萬元承租舖位,租金已較高峰下跌6成。如今舖位以每月28.3萬租用,較對上租金跌65%。若與零售高峰期230萬元月租比較,下跌88%。
據資料顯示,米蘭站在2017年曾經租入海防道43號地舖,面積約600平方呎,月租35萬元,及後約滿不續租。現今米蘭站重返海防道舖,用較平的價錢,租用面積更大的舖位。
疫情下,核心區舖位租金大跌,吸引個別零售商趁機落戶,如運動用品專門店迪卡儂(DECATHLON),以約80萬租用中環娛樂行地庫逾8,000呎舖位,較舊租平7成。
(經濟日報)
東美中心 享金鐘灣仔雙邊優勢
金鐘及灣仔一帶商廈林立,皇后大道東一帶有不少乙廈供應,其中東美中心毗鄰太古廣場3座,盡享金鐘及灣仔雙邊優勢。
東美中心位於皇后大道東43至59號,於1979年落成,至今約41年樓齡,大廈樓高25層。大廈地理位置優越,可享灣仔及金鐘雙邊優勢。皇后大道東周遭商廈林立,步行至灣仔地鐵站僅約5分鐘,亦可通過太古廣場3座的地下隧道前往金鐘港鐵站,出入相當方便。
單位間隔方正無柱位
附近亦有巴士、小巴、電車站,貫穿港九新界,交通四通八達,整體營商環境優越。飲食及生活配套上,上班一族可步行至金鐘的太古廣場用膳及購物,而灣仔方面則有較多食店可供選擇。
大廈地下為地舖,大多以家具行業為主,1至2樓亦為商店部分。而大廈地下大堂光猛開揚,設有6部升降機,以樓層分隔,每邊3部升降機,方便出入上落。大廈由3樓起為寫字樓,全層面積約9,400平方呎,分間成10個單位。單位間隔方正無柱位,故亦有不少業戶打通多個單位使用。
合律師樓會計師行進駐
由於大廈位於皇后大道東中,周遭建築物林立,故由物業外望,只可享都市景致,部分單位可遠眺金鐘一帶樓景。由於地理上鄰近灣仔一帶的政府機構,亦比鄰金鐘的政府合署及高等法院,位置上適合如律師樓、會計師行等行業進駐,亦有不少貿易公司。
由於大廈為乙廈,可算為甲級寫字樓林立的金鐘灣仔區內低水之選。物業對上一宗成交為今年4月,一個低層02室,面積770平方呎,以1,300萬元成交,呎價約16,883元。參考比鄰的帝后商業中心。同於今年4月份的成交,一個低層C室,面積約731平方呎,以816萬元成交,呎價約11,163元。
大廈租賃方面則較為活躍,8月份亦錄得1宗租賃個案,大廈中層單位,面積約1,405平方呎,以月租49,175元租出,呎租約35元。
(經濟日報)
更多東美中心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 東美中心出租
投資市場現減價貨 財團撈底入市
上半年投資市場淡靜,近日疫情漸受控,財團開始物色投資物業欲趁機「撈底」,近日錄得數宗大額買賣,料投資市場在減辣下可輕微反彈。
投資物業市場淡靜數月,直至近期漸錄得零星成交,並在一個月內錄兩宗酒店減價成交。德祥以約4.6億元,沽出銅鑼灣摩頓台7號珀麗尚品酒店。物業樓高30層,地下及1樓為大堂及候客室,5至28樓為酒店房間,其中每層提供4間房,而頂層提供兩套房,合共94間。項目地盤面積約2,077平方呎,總樓面約31,157平方呎,以4.6億元成交價計,呎價約14,764元,而每間房價值489萬元。按同區商業物業呎價及酒店房價計,成交價低市價2成以上。
德祥4.6億沽珀麗尚品酒店
該酒店於2016年落成,質素甚新。據了解,買家為內地投資者,購入項目作長綫投資。原業主早前放售酒店,曾一度叫價約7億元,及後再減至6.5億元;惟疫情持續一段時間,旅遊及酒店業處困境,最終業主降價至4.6億元沽貨,較叫價減逾3成。
另一宗酒店買賣同樣為大幅減價成交。較早前西環皇后大道西199號皇后酒店全幢,年初由業主進行招標,當時叫價約4.5億元,直至本月項目以3.1億元易手,較早前叫價大幅降低3成沽出。物業樓高23層,總面積約26,779平方呎,提供40個房間,平均每房價值775萬元。(2020年8月29日星島日報報導,該宗交易已告取消,業主重新於市場放售)
粉嶺全幢工廈 8.2億易手
工廈方面,粉嶺樂業路17號開達工業中心全幢,面積20.2萬平方呎,以約8.2億元易手,呎價約4,059元,買家為華潤物流或有關人士,料作自用。原業主為舖王鄧成波,5年前以約7.15億元購入,沽貨帳面獲利約1億餘元。
另外,觀塘活化項目SML Tower全幢,獲內地財團以15億元洽購至尾聲,料短期內易手。物業位於觀塘海濱道,前身為工業大廈,業主SML集團早年進行活化,作商業用途。項目樓高19層,總樓面近15萬平方呎,以15億元洽購價計,呎價約1萬元。
分析指,疫情衝擊投資市場,商業活動大受影響,令上半年投資物業如商廈、酒店等成交甚少。由於市場資金仍充裕,而個別業主降價放售物業,令部分投資者感興趣,希望以低價撈底入市。後市方面,本港疫情放緩,消費市場料有反彈,而政府近日放寬工商舖按揭,均相對利好後市,料未來數月大額買賣可望輕微上升。
(經濟日報)
舖王鄧成波 標售九龍城住宅地
舖王鄧成波頻推出地盤招標,近日他標售九龍城住宅地盤,市值約6.5億元
估值6.5億 可建6.3萬呎
代理指,九龍城衙前塱道3至13號80%的不可分割業權正於市場標售。市場估值約6.5億元,截標日期為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正午12時正。
該物業位於九龍城核心位置衙前塱道以西,鄰近衙前圍道,並位於小學41校網內,名校林立。
物業現為一幢落成於1967年樓高6層之商住大廈,涉及地盤面積約7,030平方呎,城市規劃為「住宅(甲類)2」用途,最大可建樓面面積約63,270平方呎。據悉,項目由舖王波叔持有,已作出併購多年。
事實上,近期他積極推出地盤放售,同時於市場標售旺角豉油街、太子基隆街地盤,連同是次九龍城地盤,3項目市值合共約15.5億元。
(經濟日報)
Shouson Hill tender results pushed back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will disclose the
tender results for its residential property at Shouson Hill on September
9 due to lower than expected bidding prices, local media reports.
The US government previously said the result will be disclosed on or before August 30.
Last week, CK Asset (1113) denied a claim it secured the six low-rise blocks after a tender closed on July 31.
Washington had held the six blocks at 37 Shouson
Hill Road in Southern District since 1948 and recent estimates have put
the value at HK$3.2 billion to HK$7.1 billion.
The six blocks have a gross floor area of 47,382
square feet, and can be demolished and rebuilt with a gross floor area
of up to 71,097 sq ft.
The property flurry came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stripped Hong Kong of its special trade privileges in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mposing national security legislation on the
SAR.
A price comparison shows that in July 2018 China
Resources Land (1109) bought a 92,087-sq-ft site at 39 Shouson Hill Road
for HK$5.9 billion, or about HK$85,847 per sq ft, from the family of
Shouson Chow, one of Hong Kong's earliest tycoons.
But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dealt a huge blow to
the luxury property market, with more loss-making transactions recorded
of late.
In other news, CK Asset sold 20 flats at Sea to Sky in Lohas Park in August.
(The Standard)
Owners suffer steep losses in home sales
Homeowners are dumping their properties at hefty losses amid the ongoing pandemic and bleak economic outlook.
The secondary market recorded at least 36
loss-making sales in August, according to local media reports, and some
property agents left the lucrative industry last month.
One vendor suffered a loss of HK$8.41 million on
paper after selling a 2,115 sq ft house at The Beverly Hills for
HK$22.28 million, or HK$10,534 per sq ft.
In Wong Chuk Hang, a mainland vendor suffered a
loss of HK$38 million on paper after selling a 3,408 sq ft house at
Marinella for HK$100 million.
This came as private residential prices in Hong
Kong dipped 0.5 percent month-on-month in July after climbing for two
consecutive months, data from the Ratings and Valuation Department
showed, as well as property agency forecast that home prices will drop
about 5 percent this year.
In the commercial property market, another agency
recorded only 43 transactions at 50 major Grade A office buildings in
the first eight months, down by about 60 percent from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In August, 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at 50 major
Grade A office buildings fell to four from five in July, although the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relaxed the loan-to-value ratio caps for
mortgage loans on non-residential properties by 10 percentage points
from 40 percent to 50 percent two weeks ago.
In Causeway Bay, a cake shop rented an 850 sq ft
street shop at Lai Yuen Building for HK$120,000 per month, or HK$141 per
sq ft, after HK$210,000, or 63.6 percent, was cut from the original
asking rent, according to property agent.
Meanwhile, the number of licensed real estate
agents in Hong Kong fell to 39,858 last month from 39,945 in July,
ending the previous three consecutive monthly increases in the number,
data from the Estate Agents Authority showed.
In the primary market, Sino Land (0083) will offer
seven units at 133 Portofino in Clear Water Bay for sale by tender on
Friday. Also in the area, Chinachem will offer seven luxury houses at
Villa Cove for sale by tender on Friday.
(The Standard)
Landlords
of Hong Kong’s ‘Ginza-style’ commercial buildings slash rents and
target non-restaurant tenants amid coronavirus downturn
Buildings
housing restaurants, bars and shops on higher floors are struggling to
retain tenants as previously unaffordable street-level rents tumble
Landlords are cutting rents to compete, and targeting a broader range of tenants, such as medical clinics and beauty salons
Landlords of Hong Kong’s
“Ginza-style” commercial buildings are slashing rents by up to 40 per
cent and shifting their focus away from restaurants and bars to survive
the dramatic downturn in the catering and retail sectors caused by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As rents of street-level
shops and restaurants have tumbled, these projects – buildings typically
packed with cafes, bars and small shops on higher floors – are
struggling to retain tenants.
With no sign of a rebound
in the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some of them are now targeting a new
tenant mix including such businesses as beauty parlours and medical
clinics.
“If you enlist tenants
without transforming, the [rent] offers will be very low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choices,” agent said. “Street shops have had their rents
slashed, and social distancing rules have hit the catering industry very
seriously. So the vacancy rates [in the Ginza buildings] are high.”
Named after one of
Tokyo’s busiest shopping districts, the term Ginza is used by
real-estate agents to refer to commercial properties shared by many
different businesses under the same roof. The term was coined when
sky-high rents for street-level shops forced stores in the city to move
upwards, where space was more affordable.
Such commercial
buildings are usually in relatively small single blocks. They sprouted
across Hong Kong, especially in tourist districts like Causeway Bay and
Tsim Sha Tsui, during a boom in tourism to satisfy demand in a city
famous for its shortage of space.
Their landlords,
particularly those in Causeway Bay, traditionally preferred to lease to
restaurants as they could boost footfall and afford higher rents.
The new strategy is to
market the premises to businesses in other sectors, rather than wait –
potentially for a very long time – for a meaningful recovery in the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agent said.
Buildings seeking to
transform include Circle Property Development’s Circle Plaza and Circle
Tower in Causeway Bay, according to property agency. Circle did not
immediately respond to a request for comment.
Such buildings in Causeway Bay are more than half empty now – a phenomenon described by the agent as “horrible”.
Before the social
unrest in the second half of last year, occupancy of such buildings
could reach 95 per cent. Monthly rents could reach about HK$60 (US$7.74)
per square foot.
Rents of Ginza-style
establishments have fallen 30 to 40 per cent since then. In Causeway
Bay, the rate would be less than HK$40 per square foot now.
Potential tenants are
more inclined now to choose a premises at street level, which have
become cheaper. Street shops in places like Jaffe Road only cost around
HK$60 per square foot a month now. Before social unrest and the health
pandemic, they could fetch over HK$100 per square foot.
The agent was hopeful
the change in tenant mix would help improve vacancy but it has not shown
a marked sign yet because it has only just started.
Another agent said a
total lack of demand from restaurant owners for space in Ginza-style
buildings was driving their transformation to serve different purposes.
“No tenant would rent it. There is no demand,” the agent said. “That’s why they change; it’s easier to find doctors.”
Tse said the trend would
continue in the next three to four months since the catering industry
was “a disaster”, particularly for hotpot and buffet restaurants that
would usually rent such spaces.
Another agent was equally pessimistic.
“The food and beverage
sector will continue to suffer the hardest hit, and restaurant receipts
are expected to further contract in the third quarter,” agent said. “As
consumption sentiment remains weak, the retail market is unlikely to hop
on the trajectory of recovery for the rest of 2020. Therefore, we may
see more cases of substantial rent cuts later this yea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九龍灣商貿區 增358萬呎商用樓面
近年逐步轉型成為本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一部分的九龍灣,在活化工廈2.0措施下,區內工廈重建進一步加快,目前6個重建項目,預計能夠釋放出約358萬平方呎商業樓面供應。
6工廈重建 啟祥道20號規模最大
九龍灣過往屬於以工廠、貨倉為主的工業區,隨着政府將啟德、九龍灣及觀塘組成的九龍東定位為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並推動起動九龍東計劃,並將區內改名為九龍灣商貿區,區內商業氣氛逐步成形。目前九龍灣區內至少有6個工廈重建項目正在推展,涉及358萬平方呎樓面,當中規模最大為中信股份旗下的大昌行集團大廈。
該項目於啟祥道20號,現為一幢工廈設有多層停車場,鄰近有高銀金融國際中心、中國建設銀行中心等商廈,規劃為「其他指定用途(商貿)」用途,發展商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兩成密度和高限,重建成2幢商廈。
項目佔地約10.26萬平方呎,以地積比率14.4倍發展,興建2幢32層高商廈,以作辦公室、商店、服務行業和食肆用途,總商用樓面多達約147.7萬平方呎,設有3層地庫停車場、2層零售平台及1層平台花園,其餘以上樓面均用作商業用途,屬於區內近年其中一個規模最大的商廈項目。
嘉里危險品倉 擬建26層高商廈
另外,2018年由「重慶李嘉誠」張松橋及資本策略 (00497) 等以約80億元向南豐購入臨澤街8號啟匯,前稱傲騰廣場,雖然樓齡只有大約10年,不過發展商在今年6月向屋宇署申請建築圖則,涉及67.98萬平方呎樓面。而鄰近的的嘉里危險品倉,早年曾經獲批重建成住宅發展,興建216個豪宅單位,不過嘉里在去年底就向城規會申請地積比率由9.5倍放寬至11.4倍,擬建26層高商廈,總樓面約52.7萬平方呎。
永泰 (00369) 旗下常悅道13號瑞興中心,在去年提出重建成34層高商廈,但由於商廈高度太高,所以遭城規會拒絕,近日發展商再闖關申請重建一幢30層高的商廈(包括4層地庫),提供約26.3萬平方呎樓面。
(經濟日報)
更多九龍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九龍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德永佳前高層 1.77億售九龍塘洋房
樓市氣氛稍為好轉,市場頻錄名人沽貨,德永佳 (00321) 前執行副主席潘機澤,以1.77億沽出九龍塘喇沙利道28號洋房;另外卓悅 (00653) 前大股東葉俊亨亦以1,800萬沽出何文田豪宅。
近日豪宅市場頻頻錄得大額成交,消息稱,喇沙利道28號一幢洋房,實用面積5,230平方呎,剛以1.77億元沽出,實用呎價33,843元。原業主於2005年透過公司名義購入單位,公司董事為潘機澤。潘為德永佳前執行副主席,當年以6,023萬元購入單位,持貨15年,易手帳面獲利1.1677億元。資料顯示,潘於2016年時曾豪斥3.5億元購入MOUNT
NICHOLSON一個分層單位。
卓悅葉俊亨何文田宅 1800萬售
另外,土地註冊處顯示,何文田亞皆老街雅麗居1座高層複式D室,實用面積1,114平方呎,剛以1,800萬元售出,呎價16,158元。單位由一家公司持有,董事包括卓悅前大股東葉俊亨及鍾佩雲,於2005年以811.1萬元買入上述單位,持貨15年帳面賺988.9萬元。
張衛健蝕賣歐意花園大屋
據土地註冊處顯示,藝人張衛健剛售出上水歐意花園雙號屋,單位實用面積1,466平方呎。資料顯示,藝人張衛健與其母親以聯名形式在1997年以1,180萬元購入單位,如今以1,035萬元售出,成交呎價7,060元。如對比購入價,今次張衛健轉售物業帳面要蝕145萬元離場。
據媒體報道,張衛健的弟弟張衛彝在2018年初被發現倒斃在上址,故可能影響今次物業轉售價錢。
(經濟日報)
上環全幢商住樓5900萬售 長情業主沽貨54年升值1022倍
受疫情打擊,市場氣氛未明朗,部分長情業主亦加入沽貨行列。上環樂古道全幢商住樓,以5900萬售出,呎價約1.55萬,買家料享回報約3厘,原業主為長情業主,持貨54年,物業升值近1022倍。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環樂古道全幢商住樓,於上月12日以5900萬成交,買家以公司名義志龍有限公司(CREATIVE
DRAGON
LIMITED),註冊董事為黃耀榮。原業主於1966年8月以5.77萬購入,故持貨54年帳面獲利5894.2萬,物業期間升值約1022倍。
據業內人士指出,上述商住樓7層高,總樓面約3800方呎,以易手價計,呎價約1.55萬,該物業早前曾於市場以1億放售,最終大幅減價4100萬,現時全幢月租收入共15萬,買家料享租金回報約3厘。
平均呎價約1.55萬
另一方面,雖然市場觀望氣氛仍濃,惟核心區甲廈仍錄高市價承租。
市場消息指出,由金利豐行政總裁朱李月華持有的中環中心59樓01至03室、及13室,合共面積9428方呎,以每方呎90元租出,涉資約84.9萬。據業內人士指出,該甲廈最高市值租金僅約70元,故上述租金較市價高逾2成。
中環中心每呎70元租出
資料顯示,受多項不明朗因素困擾,中環中心近期租金持續受壓,該甲廈低層單位,面積約1973方呎,以約7.95萬元租出,平均呎租約40元,創該甲廈10新低水平。
同時,朱李月華持有中環中心多層單位,早前她以約4.05億向「磁帶大王」陳秉志購入該甲廈42樓全層連車位的70%業權,平均呎價約2.7萬,造價屬三年來新低,同時亦令朱李月華於中環中心合共持有8層樓面。
(星島日報)
更多中環中心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中環中心出租
美領館正審議多份標書壽山村道物業下周三最終定案
由美國政府持有的南區壽山村道37號豪宅,原先於8月底開標,但美國領事館發言人對本報指出,目前正審議多份標書,將延至下周三公布最終買賣定案,有知情人士認為,財團普遍出價較保守,有發展商只出價每方呎樓面地價約5萬入標,涉資逾20億,令美方須更多時間考慮。
壽山村道37號項目於7月底已截標,根據招標條款,須於1個月內、即約8月底開標。美國領事館發言人對本報指出,正繼續審議多份標書,並延至本月9日(即下周三)公布最終買賣定案。
美領館發言人:延遲公布
據知情人士指出,中美關係依然緊張,是次入標增加政治風險,加上疫情影響,本地發展商出價趨保守,更相信中資財團未有入標,同時有發展商只出價樓面呎價約5萬入標,涉資只有逾20億,在出價偏低下,美方亦須更多時間作考慮,甚至與入標財團磋商價錢。
同時亦有測量師指出,項目雖位處傳統豪宅地段的南區,但由於本港經濟前景不明朗,價格難免受壓,難以與2年前華潤置地以樓面呎價約8.6萬,購入毗鄰的壽山村道39號相提並論。
出價每呎約五萬
至於該項目曾市傳以約28億沽出,每方呎樓面地價約5萬,並以長實奪標的呼聲最高,但長實發言人其後指出,未有中標該項目。
項目於五月底時以暗盤形式推出,並邀請各發展商入標,當時有發展商指出,由於疫情持續,豪宅市況低迷,當時項目每方呎估值約六萬多元,涉資約三十億左右。
政經不明朗影響出價
項目地盤約9.4萬多方呎,現有建築樓面47328方呎,可以地積比率達0.5倍重建,可建約47398方呎。另外,亦可以補地價形式,把地積比率增至0.75倍,屆時樓面將增至7.1萬多方呎。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址第一手業主ERIC GRIMBLE,於1941年以3.3萬購入地皮,及後於1948年,美國政府以逾31萬購入,並持有至今,並於83年完成重建。
現址為6幢3層高的低密度住宅,提供26個單位,以及52個車位。另設室外游泳池,由於地盤布局修長,對海門面極寬闊,屆時可重建為海景豪宅獨立屋項目,每戶均可享深水灣景致。
(星島日報)
Foreign buyers stand firm on HK property
Almost eight in 10 overseas investors say they are
looking to keep their property investment size in Hong Kong, despite
uncertainties, show a survey by Jones Lang LaSalle.
Only 18 percent of correspondents plan to cut related investments, JLL said.
In the primary market, Wing Tai Properties (0369) sold a 1,428-sq-ft special unit at Oma by the Sea in Tuen Mun for HK$31.8 million, or HK$22,269 per sq ft, by tender.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a 684-sq-ft flat at
Taikoo Shing in Quarry Bay changed hands for HK$11.9 million, or
HK$17,398 per sq ft, after HK$900,000 was slashed from the original
asking price.
In Tsing Yi, a 675-sq-ft flat at Tierra Verde sold
for HK$10.3 million, or HK$15,259 per sq ft, hitting a new low at the
estate this year, according to property agency.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0016) expects to offer 140 units at Townplace Soho for rent in mid-September, at HK$80-110 per sq ft.
Meanwhile, the number of Hong Kong property
transactions dropped 28.9 percent from a month ago to 5,390 in August,
data from the Land Registry showed.
The total consideration of property sale and purchase agreements dropped 34.2 percent month-on-month to HK$45.6 billion.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 units, 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declined by 28.9 percent month-on-month to 4,358 last
month, with the consideration decreasing by 32.4 percent to HK$40.2
billion.
Property agent expects total property transactions
to rise above 6,000 this month as the pandemic shows signs of easing
recently.
In the commercial property market, a 415-sq-ft
street shop on Bulkeley Street in Hung Hom fetched HK$19 million after
HK$7.8 million was cut from the initial asking price, local media
reports. The buyer will earn a rental yield of 2.3 percent, as a
restaurant is leasing the premise for about HK$36,000 per month.
Among the five top shopping districts - Causeway
Bay, Tsim Sha Tsui, Central, Wan Chai and Mong Kok - Central saw the
highest vacancy rate in August at 20.38 percent, according to property
agency.
(The Standard)
中環環球大廈海景全層 意向呎租75元
新冠肺炎疫情下,經濟前景未明,寫字樓租務市場尤其首當其衝,個別核心區指標商廈呎租已有顯著回落,而屬於中區地標甲廈的環球大廈高層全層海景單位,以意向呎租約75元放租,以吸引具實力租客乘租金回軟進駐一綫地段。
維港景備裝修 罕有放盤
有代理指,中環德輔道中19號環球大廈26樓全層,面積約10,383平方呎,以交吉形式招租,意向呎租約75元。上址屬大廈的鳳凰樓層,可享開揚維港景致,而內籠亦備基本寫字樓傢俬裝修,間隔實用,接待處、會議室、茶水間等布局分明,屬市場上極為罕有核心區甲廈優質盤源,適合各大集團作總部之用。再者,業主深明現時寫字樓市況欠明朗,願意共度時艱,若遇上具誠意的準租客,租金及租約條款上尚有商議空間。
該代理指,上述放盤單位質素上乘,配套充足,而環球大廈亦佔盡地利優勢,位處港鐵中環站上蓋,周邊同時亦備有多綫巴士及鄰近中環碼頭,交通四通八達,而大廈設有行人天橋貫穿中區多幢地標甲廈,如國際金融中心、交易廣場等,大型商場、蘭桂坊等亦近在咫尺,坐擁中環黃金地段的優勢。
環球大廈於1980年落成,地下為商舖,1至3樓為商場部分,4至27樓為寫字樓,而寫字樓而言,單位面積由數百平方呎起,而高層單位可享維港景致,而其餘以面向干諾道中及德輔道中商廈景為主,視野亦甚為開揚。至於,市場新近租務成交為中層05至06室,面積約7,139平方呎,月租約40萬元,平均呎租約56元。
呎租相宜 具吸引力
另一代理指,環球大廈鮮有全層放租盤源,而是次放租的26樓全層單位,屬市場上鮮有全層放盤,而據資料顯示,環球大廈對上一宗全層租賃成交,需追溯至2016年年中,反映該廈全層租盤甚為矜罕。而對比現時環球大廈旁的甲級商廈,如置地廣場、遮打大廈及交易廣場等之呎租水平,大多介乎於每平方呎140至210元水平,而現有放售的單位租金叫價極為相宜而且具競爭性。該代理續指,環球大廈位處畢打街與干諾道中交界,為區內知名甲廈,更為少數港鐵站可扶手電梯直達物業大堂,而業主近期因應市況而在租金叫價上作出調整,料可增加物業吸引度,可獲具實力的企業趁低承租。
(經濟日報)
更多環球大廈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環球大廈出租
更多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投資者睇淡後市 西環舖撻訂損210萬
工商舖按揭減辣 整體市況仍一般
即使工商舖減辣,投資者仍睇淡後市,除了蝕讓成交外,亦出現撻訂個案。西環一舖位原於5月以2,100萬成交,近日亦錄取消交易,料損失約210萬元。
西環800呎地舖 曾造2100萬
資料顯示,西環厚和街47至49號地下C舖,面積約800平方呎,現由餐廳租用。投資者於今年5月以2,100萬元購入,惟最近撻訂離場,料損失約210萬元。據悉,該名買家於去年12月購入上環荷李活道224至226號地下,涉約3,750萬元,今年4月亦取消該宗交易,料損失約375萬元。
政府放寬工商舖按揭,由按4成上調至5成,惟整體市況仍一般,個別投資者看淡後市,取消交易。例如上月初西環皇后酒店以3.1億元成交;惟消息指,買家近日決定取消交易,預計損失約3,100萬元離場。
舖市繼續減價,紅磡寶其利街1A至H地下106號舖,面積550平方呎,現時由海南雞飯餐廳租用。
紅磡舖減近3成 1900萬沽
據市場消息指,原業主以2,680萬元放售,一直不願大幅減價,近日終於讓步減價至1,900萬元沽出,減幅約29%或780萬元。以現時海南雞餐廳的月租3.6萬元計,回報只有2.3厘。
原業主在2009年12月,以680萬元買入上述舖位,持貨近11年,仍然大賺近1.8倍,帳面獲利1,220萬元。
代理表示,中環德輔道中19號環球大廈26樓全層,面積約10,383平方呎,意向呎租約75元。
(經濟日報)
國金每呎195元租出
市場觀望氣氛籠罩,惟部分優質甲廈仍有力錄大手租務。消息指,中環國際金融中心2期高層單位,以每呎195元租出,屬近期市場矚目租賃成交。
月租逾75萬
據代理指出,上述為中環國際金融中心2期高層01至02及14室,合共面積約3849方呎,以每呎195元租出,月租逾75萬。
據代理資料顯示,該甲廈早前租務須追溯至今年2月,單位面積2164方呎,以每呎210元租出,月租逾45.4萬。
事實上,中環國際金融中心雖為頂級甲廈,惟受市場淡風吹襲,早前亦頻錄棄租,其中,該甲廈1期20樓,早前由澳洲投資銀行MACQUARIE
SERVICES(HONG
KONG)LIMITED租用,最新租約由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惟該公司於今年4月24日與業主簽訂退租協議,退租單位包括20樓03至15室,合共13個單位,並須於今年9月30日前遷出,退租樓面達1.6萬方呎。
(星島日報)
更多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中環鋪位空置率逾20%
疫情肆虐打擊,各行各業均陷於困境,多個核心區均現吉鋪處處。據代理數據顯示,8月份鋪位租務交投與上月相若,惟五大核心區空置情況未見改善,中環區以空置率約20.38%,為各區中最高,並創歷來第三高水平。
代理數據顯示,8月份鋪位租務成交錄317宗,與上月相若,惟中環、灣仔、銅鑼灣、尖沙嘴及旺角空置情況未見改善,當中以中環區空置率最高,該區空置率新報20.38%,為歷來第三高水平;至於尖沙嘴則以16.48%居次、旺角及銅鑼灣分別錄空置率約12.26%及11.59%。
五大核心區無改善
代理表示,各大核區上月鋪位空置率繼續維持高水平,且全數達雙位數,中環為「重災區」,由於近月區內不少大型品牌旗艦店陸續撤出,令中環區丟空商鋪樓面日漸增加,帶動空置率處於高位;港島另一重災區銅鑼灣,向來為旅客及港人到訪熱點,在「零旅客」及市民減少外出情況下,街上冷清,該區8月空置率錄約11.59%,按月微升0.06%。
尖沙嘴新錄空置率約16.48%,近期已接連錄得多宗短租個案,旺角區鋪位空置率同見高企,8月份錄約12.26%。
代理分析,近日確診個案回落,疫情有受控迹象,部分防疫措施陸續獲放寬,例如晚市堂食再延長至10時,以及個別場所如健身室及美容院等可重開,為市場帶來正面幫助,隨消費意欲抑壓已久,相信將會短期爆發,預料市面氣氛會持續升溫,增加商戶開鋪信心,加上核心區鋪租已大幅下調,料於各個利好因素下,下月核心區商鋪空置率會見改善,租務交投量亦會上揚。
(星島日報)
Kerry to turn warehouse into 3,647-unit residence
Kerry
Properties (0683) plans to redevelop the Kerry Hung Kai Warehouse in
Cheung Sha Wan into a residential project offering a total of 3,647
units.
The redevelopment plan is pending approval from the Town Planning Board.
Meanwhile,
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of industrial properties, commercial
properties and shops dropped 8.6 percent month-on-month to 318 in
August, with the total consideration falling 31 percent to HK$3.1
billion from July, according to property agency.
In
the primary market,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0016) has released the
sales brochure of Wetland Seasons Park Phase 3, offering 318 units
measuring between 291 sq ft and 816 sq ft.
In
Pak Shek Kok, a homebuyer has forfeited deposits of HK$1.51 million
after backing out of the purchase of a 1,033-sq-ft flat at Centra
Horizon, which was offered at HK$15.1 million, or HK$14,621 per sq ft.
In
the rental market, Yuzhou (1628) is offering units at Upper Central for
rent at between HK$80 per sq ft and HK$100 per sq ft per month.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a 580-sq-ft flat at Taikoo Shing in Quarry Bay
changed hands for HK$11.68 million, or HK$20,138 per sq ft, after
HK$2.62 million was slashed from the initial asking price.
Also
in the district, a 1,091-sq-ft flat at Kornhill sold for HK$18.46
million, or HK$16,928 per sq ft, after HK$3.03 million was slashed from
the first asking price.
In
Sha Tin, a 284-sq-ft flat at City One Shatin fetched HK$5.17 million,
or HK$18,204 per sq ft, after HK$510,000 was cut from the original
asking price.
In Tai
Po, a vendor will suffer a loss of HK$2.06 million on paper after
selling a 1,902-sq-ft luxury house at The Beverly Hills for HK$22.5
million, or HK$11,830 per sq ft.
(The Standard)
長沙灣貨倉申增建料獲批
由新地及嘉里持有的長沙灣嘉里鴻基貨倉,及毗鄰由華潤持有的潤發貨倉改建住宅項目,涉及單位3647伙,最新獲規劃署不反對申請,並於今日在城規會審議,料會開綠燈通過。
涉新地嘉里及華潤倉
該項目佔地約25.51萬方呎,早於2018年獲批獲重建3140伙,去年9月發展商申請優化項目發展,伙數增至3647伙,增加逾500伙,同時減少1幢住宅至7幢大廈發展,可建樓面維持逾191.3萬方呎。
料獲批建至3647伙
至於非住宅方面,涉及樓面約12.75萬方呎,亦會提供社會福利等設施。
九龍灣亦有兩座工廈改建項目獲劃署不反對申請,料可通過發展。其中,嘉里旗下嘉里危險品倉,早前申請放寬兩成地積比,以重建1幢樓高26層的新式商廈,涉及樓面約52.68萬方呎。然而項目早於2012年獲批重建216個住宅單位。
九龍灣兩項目料批建商廈
而永泰地產旗下九龍灣瑞興中心今年3月闖關失敗後,7月曾向城規會提交優化方案捲土重來,維持增加兩成地積比率至14.4倍發展,並縮減4層樓面至30層,維持總樓面約26.2萬方呎,重建成新式商廈。
終獲規劃署不反對申請,認為重建符合工廈活化政策,並於今日審議,料會通過。
(星島日報)
嘉里兩貨倉建住宅甲廈 今闖關
共涉256.8萬呎樓面 規劃署不反對
多個工廈、貨倉重建項目將於今日城規會審議,當中嘉里 (00683)等在長沙灣及九龍灣兩個貨倉重建的計劃,均獲得規劃署表態不反對,料可獲准重建成私人屋苑、甲級商廈,共涉256.8萬平方呎樓面。
長沙灣貨倉 擬建3647伙住宅
當中長沙灣嘉里鴻基貨倉連同潤發貨倉,由嘉里、新地 (00016)及華潤分別持有,早在2018年已經獲批重建成3,140個住宅單位,去年再作進一步修訂方案,將單位數目增加16%至3,647伙。
規劃署在文件中表態不反對,除了認為重建符合規劃意向外,亦認為發展商在增加住宅單位數目的同時,亦同步增加休憩空間的數目,而地積比率則維持在8倍不變,對於周邊景觀的影響亦不太大。
至於另一個位於九龍灣啟興道7號的嘉里危險品倉,早年獲批重建成豪宅,不過發展商近年轉為申請重建成1幢26層高商廈,涉及約52.7萬平方呎樓面。規劃署同樣不反對,認為重建符合工廈活化政策,而且九龍灣等地區近年正在推動起動九龍東,項目有助增加商廈樓面供應,加快該區轉型成為第二個商業核心區。
另外,同樣由永泰 (00369)持有的九龍灣瑞興中心重建,去年申請重建成34層高商廈被拒,今年將商廈高度縮減至30層高,昨日終於獲得規劃署「開綠燈」不反對,可建樓面約26.3萬平方呎樓面。
茶果嶺村建公私項目 今審議
不過,茶果嶺鄉民聯誼會早前夥拍發展商合作,趕在政府落實收地之前,申請以換地將茶果嶺村寮屋區發展成公私營項目建5,643伙,相關申請今日城規會審議,規劃署則指不支持,料難獲城規會通過,村民「呎換呎」的換地恐夢碎。
(經濟日報)
黃竹坑變身 工商新盤質素理想
黃竹坑商業氣氛提高,區內將有多個工商新盤發展及落成,最近有新項目傲南廣場入伙,質素甚為理想。
近年黃竹坑轉型為商貿區,區內7個發展項目,合共提供約166.8萬平方呎商業樓面供應,隨着港鐵南港島綫通車後,黃竹坑與金鐘商業區的距離收窄,令到區內商業發展的潛力大增,吸引不少發展商投資。
帝國集團等 發展項目涉約72萬呎
當中帝國集團透過獨資及合資擁有3個商業項目,涉及約72.3萬平方呎樓面,佔區內未來樓面供應逾4成,包括當中位於業勤街商貿地,屬於帝國集團夥拍信置 (00083) ,斥約25.3億元投得,一度成為當時最貴的商貿地皮,可建樓面約28.5萬平方呎,計劃斥約33億元進行發展,將會興建27層高甲級商廈。另集團先後收購天豐工業大廈及仁孚香港仔車廠兩幢工廈作重建。
至於宏基資本 (02288) 早年以約14.8億元,購入黃竹坑道23號的標達中心,該工廈早前已經獲屋宇署批出拆樓紙,將會重建成商廈,料可提供約10.7萬平方呎樓面。
收購方面,資深投資者蔡經陽近年收購的黃竹坑道24號信誠工業大廈,包括在2016年時曾以2.4億元,購入該廈2樓全層單位,平均呎價高達12,276元。該投資者早前就項目申請並獲批出建築圖則,擬建1幢27層商廈(另設3層平台),總樓面約29.39萬平方呎。
傲南廣場特高樓底 空間感足
區內落成新盤方面,由投資者林子峰等發展黃竹坑道14號傲南廣場(VIGNATURE),近日正式入伙。項目樓高25層,電梯大堂設於1樓,項目以玻璃幕牆設計,質素與外形與甲廈無異。項目每層面積約8,400餘平方呎,最細單位約410平方呎起,其中一大特色,是單位樓底甚高,2至25樓單位樓高3.5米,而26至28樓特色單位,更高見4.9米,空間感充足。景觀上,部分單位享有山景,另一邊望向黃竹坑樓景,甚為開揚。
2018年林子峰曾推售項目,涉及331個單位,呎價約1.2萬元起。其後2019年重推反應甚佳,多個全層樓面售出,項目最後3層單位,包括26、27及28樓共15個單位,連同大廈廣告位及大廈命名權,獲一名買家全數購入,物業每層8,562平方呎,合共25,686平方呎,以呎價1.77萬元計,涉資約4.5億元,成該廈最大手買賣。
(經濟日報)
Secondary home deals on the rise
Property agency recorded 21
secondary transactions at 10 blue-chip housing estates over the past
weekend, up by 5 percent week-on-week and hitting a 17-week high.
Five of these were at Kingswood Villas in Tin Shui Wai, where a 630-sq-ft flat sold for HK$6.3 million, or HK$10,000 per sq ft.
In Lai Chi Kok, a 657-sq-ft flat at
Mei Foo Sun Chuen changed hands for HK$8.55 million, or HK$13,014 per
sq ft, after HK$550,000 was cut from the asking price.
In Tseung Kwan O, a 364-sq-ft flat
at Metro City fetched HK$6.65 million, or HK$18,269 per sq ft, after
HK$350,000 was cut from the asking price.
In the luxury property market, a
2,272-sq-ft foreclosed unit at Hollywood Heights in Mid-Levels sold for
HK$68 million, or HK$29,929 per sq ft, after HK$7 million was slashed
from the asking price.
The unit was previously owned by Duncan Chui Tak-keung, a grandson of the founder of the Fook Lam Moon Restaurant.
Meanwhile, cassette tape and CD
magnate David Chan Ping-chi sold a 1,507-sq-ft flat at Cavendish Heights
in Jardine's Lookout for HK$45 million, or HK$29,861 per sq ft,
according to local media reports.
In the primary market, Empire Group and Hong Kong Ferry (0050) sold a 425-sq-ft flat at Seacoast Royale for HK$6.26 million, or HK$14,733 per sq ft.
And in Tuen Mun,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0016) sold 11 out of 47 units on offer at Regency Bay over the weekend.
(The Standard)
尖區商廈每呎4796元低40%造價重返九年前投資者羅守輝承接
近期酒吧受限聚令打擊至深,生意沒得做,拖累有關物業跌價,尖沙嘴山林道永勝商業大廈一個低層全層單位,建築面積1668方呎,以每呎4796元易手,造價重返九年前,買家為羅守輝旗下的TOYOMALL。
上址為山林道21號永勝商業大廈4樓全層,建築面積約1668方呎,市場消息透露,原業主以1200萬放售,大減400萬,終以800萬易手,減幅33%,平均呎價僅4796元。代理感驚訝:「葵涌工廠價!」呎價四千至五千元只買到工廈,例如,上月葵涌工廈匯城集團大廈(青山公路403號)15樓A室,建築面積約2395方呎,以每方呎4593元沽。
代理:「葵涌工廈價」
今年8月,永勝商廈12樓及13樓各以1200萬易手,以建築面積1668方呎計算,平均呎價約7194元。市場人士指,低層做零售食肆可塑性高,上述4樓低市價約40%沽。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1年2月以775萬購入,持貨逾9年,帳面僅獲利25萬,升值約3%。TOYOMALL則以Sky All Limited名義購入,於7月31日簽署臨約,市場人士續說,月前疫情第三波洶湧,業主大減價沽貨。
接近TOYOMALL人士表示,上址目前租客為酒吧,月租4萬,回報率約6厘。
連約回報六厘
代理指,山林道商廈「樓上鋪」酒吧雲集,地鋪聚集食肆,受疫市影響,大部分沒有開門營業,街道靜寂,吉位即使大減租,仍乏人承租。
據市場上放盤資料顯示,該街道23號商廈一個建築面積約980方呎單位,以每月2.15萬放租,平均呎租約22元。
(星島日報)
核心區商廈高位跌逾30%廖偉麟擬斥逾六億掃貨
受新冠肺炎衝擊,工商鋪市場觀望氣氛瀰漫,惟部分資深投資者則伺機趁低吸納。正八集團主席廖偉麟稱,受整體市況影響,工商鋪物業叫價顯著回落,核心區商廈更高位跌逾30%。他手上持有逾六億掃貨,包括商廈及鋪位。
廖偉麟指出,受疫情打擊,過去大半年工商鋪市場淡靜,買家態度相對保守。他指,人棄我取,伺機趁低吸納,因工商鋪價格明顯回落,議價空間亦較大,優質物業待市場回復正軌後,升值潛力更可觀,他趁勢換貨,轉購優質工商鋪物業,為日後長綫投資作好預備。
趁疫市頻換貨
他續指出,長遠而言,本港營商環境及稅務均具優勢,配合低息環境,相信工商鋪成交逐步回升,價格仍有上升空間,現時核心區指標商廈呎價較高峰時期回落逾30%,當市場復甦,反彈力最快,上升空間更大。他手持逾六億資金掃貨。
代理指,疫情年初爆發,廖偉麟趁勢換貨,包括購入中環擺花街地鋪及上環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單位,並沽出北角聯合出版大廈以及觀塘兆富工廠大廈等。
金管局早前為工商鋪市場「減辣」,廖偉麟指出,此舉對成交量具正面作用,不止細碼項目受惠,大額物業亦受捧。
(星島日報)
更多信德中心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信德中心出售
現時入市好時機 疫市捉緊機會
疫情下投資市場風高浪急,正八集團主席廖偉麟仍積極入市買入甲廈及舖位,他指要捉緊機會,現時是入市好時機。
今年整體投資市場受疫情影響,買賣成交非常淡靜,大額買賣較高峰少8至9成。在眾多投資者選擇按兵不動之時,廖偉麟相對積極,今年仍有數度入市,合共約5億元。在舖位市況甚差之時,以約1.4億元,購入中環擺花街46號中晶商業大廈地下舖,面積合共約3,409平方呎,原業主減幅逾20%,回報率約3.2厘。此外,他上月以約6,000萬元,購入上環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1710至11室,成交呎價約20,562元,為物業4年新低呎價。
估調整期未完 尚有1成跌幅
低價吸納物業,廖偉麟指,作為投資者要審時度勢,「03年沙士物業價格大回調,但當時我才剛加入集團,未有資金投資。今次要捉緊機會,可能是十年難得一遇。不過,今次物業價格未算大幅調整,畢竟香港根基仍厚,很多業主借貸比例低,加上息口平,故大割價的業主不算太多,我估計調整期未完,尚有1成跌幅,希望此時可以撈底。」
據了解,他持有資產已增值至逾45億元,當中包括集團物業資產、個人物業及其他投資,以及部分來自家族權益。今年他已斥資5億元入市,預計年內會增加至12億投資。此外,他今年亦進軍股市,早前購入多隻新經濟股,半年時間已有3至4成利潤。在目前市況下,他認為股票風險較大,「股票可以升到你唔信,所以有機會跌到你唔信,現時風險高。」
(經濟日報)
更多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售
更多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售
鄧成波尖區舊樓批延期強拍
由鋪王鄧成波家族併購的尖沙嘴加連威老道61至73號舊樓,昨於土地審裁處處理有關強拍令期限問題,由於案件仍在上訴中,故決定待上訴庭有結果再處理,批准押後3個月再作聆訊。
鄧成波家族原於7月30日強拍該批舊樓物業,惟遭小業主提出上訴申請,並獲高等法院批出禁制令,因而令強拍程序未能展開。其間有小業主指,由於73至75號為相連物業,指將來強拍重建拆卸73號,將影響75號物業的結構安全。另外,亦有小業主就事件申請上訴覆核,並要求率先處理未爭議的部分,即加連威老道61至71號;至於有爭議的73號則留待日後再處理,故令強拍未能展開。
由於強拍令期限日前屆滿,故該財團向土審處申請暫緩執行強拍令,延長強拍令期限;遭到第一答辯人反對。
土審處指,由於有關案件仍上訴中,需待上訴庭有結果再處理,故押後3個月再作聆訊,並要求第一答辯人支付雙方律師費。
(星島日報)
教育機構4.57億豪購九龍城鋪
受疫情衝擊,鋪位市場觀望氣氛瀰漫,惟部分教育機構入市步伐未見放緩。香港伍倫貢學院豪擲4.57億購入九龍城御.豪門商場及鋪位,料作自用用途。
市場再錄教育機構大手入市;據土地註冊處顯示,由華懋發展的九龍城御.豪門地下雙號鋪,以及商場1、2樓,於上月11日以4.57億成交,買家為香港伍倫貢學院(UOW COLLEGE HONG KONG);據業內人士指,上址總樓面約33775方呎,平均呎價約13531元,料該學院購入物業作學術研究用途。
成交呎價1.35萬
資料顯示,上述買家前身為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屬註冊認可專上學院,提供學士課程、副學士及基礎教育文憑等課程。
事實上,雖然鋪市受疫情衝擊,惟市場仍頻錄大學或大專院校大手入市個案,其中,香港大學早前曾兩度購入由恒基發展的西營盤翰林峰部分商場樓面,涉資約9.6億,平均成交呎價約2.4萬。
(星島日報)
東涌商業地招標 估值約38億
東涌新填海區首幅私人用地,東涌第57區商業用地,昨日起招標,政府簡化賣地章程,地契無就建築高度、最大上蓋面積等設限制,只要求參照其他政府部門規管,地皮估值約38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3,000元。
該用地地盤面積約13.3萬平方呎,指定作非工業(不包括住宅、酒店、倉庫及加油站)用途。可建樓面面積約126.1萬平方呎,規定作辦公室用途樓面不多於9成或114.6萬平方呎,其餘則料作商場樓面,截標日期為10月16日。
有測量師指,地皮位置偏離市中心及附近配套,估值38億元,樓面地價3,000元,預期日後每呎售價1.2萬元。
(經濟日報)Can Hong Kong’s retail landlords weather soaring vacancy rates by running
their own shops in their own buildings?
Rather than leave their properties
standing idle, some landlords are launching brand new business ventures to fill
the vacant space
Two joint owners will open their first
cosmetics store in their five-storey retail complex at 53 Carnarvon Road, Tsim
Sha Tsui next week
The collapse of retail rents and high vacancy rates in some
of Hong Kong’s main shopping districts is forcing some landlords to get
creative. Rather than leave their buildings standing idle, some are launching brand
new, totally unrelated business ventures to fill the vacant space.
Two joint owners of a five-storey
retail complex at 53 Carnarvon Road, Tsim Sha Tsui, for example, plan to open
their first cosmetics store on the premises on September 17.
Formerly occupied by a jewellery
shop, the space will now become a concept store named Art Piece, offering more
than 200 cosmetics brands from the US, Europe, Japan and Korea. Sales will take
place both on and offline.
“Where there is risk, there is
opportunity,” said Art Piece owner M2R Investment in a written reply to the Post.
M2R Investment is run by directors Ng Kwok-chun and Ng Kwok-hing, according to
a filing to the company registry.
Their bold move comes after a grow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brands such as Victoria’s Secret, the American retailer known for its seductive
lingerie, Greek jeweller Folli Follie and the US clothing company J. Crew Group
have closed their shops in Hong Kong amid a huge fall in tourist numbers and
the city’s worst ever recession. Retail rents have tumbled as much as 71 per
cent from their peak in 2014 in four core locations – Central, Causeway Bay,
Tsim Sha Tsui and Mong Kok –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this year, according to property
agency. Rents in Tsim Sha Tsui lost 61.4 per cent during that period.
“Landlords have been worst hit by
the battered retail market. They may seek to run retail businesses in their own
properties if they have the resources. Why not try it?” agent said. “Retail
rent will not bottom out until the last quarter this year.”
The heads of M2R Investment are also two of four
directors of Elite Faith Investment, which owns the property at 53 Carnarvon
Road, according to Land Registry documents.
The last tenant at the address was Chow
Sang Sang Jewellery, which paid HK$2.3 million a month, the records showed.
“We see this a good time to create a brand-new
online-and-offline platform in the beauty industry. People are getting used to
shopping online during the pandemic outbreak. Our online platform gathers over
200 trendy beauty bra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allows customers to
purchase anytime, anywhere,” said M2R in their reply.
It is the firm’s first venture into
retail in Hong Kong.
In the second quarter of this year, the
vacancy rate in Tsim Sha Tsui was 20.8 per cent, the highest among the four
area core areas listed by property agency.
“It is hard to find any tenant to take up big
spaces. We have seen the biggest number of empty shops in tourist belt since
1997,” another agent said.
The agent said some landlords might be
tempted to come up with creative solutions such as running a retail business
themselves because the lack of rental costs could minimise the risk.
Rent for street level shops in Tsim Sha
Tsui have taken a sharp fall.
A 1,072 square foot shop on Carnarvon
Road was rented out for HK$200,000 a month, or HK$186 per square foot last
week, roughly half the HK$390,000 asking price, agents said.
It was 60 per cent lower than a peak of
HK$535,000 in 2013.
Milan Station, selling second-hand
designer label leather bags, announced it has signed a three-year lease for a
2,060 sq ft shop on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Camphora at 51-52 Haiphong Road,
Tsim Sha Tsui for HK$10.2 million in total. That represents a monthly rate of
HK$283,000, or HK$137 per sq ft, 64 per cent lower than the HK$800,000 paid by
the previous tenant, Sa Sa Cosmetic.
Some landlords have previously formed
joint ventures with big brands to open shops in Hong Kong, agent said.
“We still have to observe for several
months before seeing if it will develop an obvious trend,” the agent said.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按證公司 租觀塘新甲廈逾7萬呎
原租用上環中遠大廈 現省一半租金
疫情下機構搬遷以節省開支,勢令核心區空置率上升。香港按揭證券公司租用觀塘Two Harbour Square逾7萬平方呎樓面,呎租約25元,為今年最大手商廈租務成交。該機構原租用上環中遠大廈約6萬平方呎樓面,是次搬遷可節省一半租金。
棄2層樓面 僅續租中遠大廈 1層
市場消息指,觀塘錄得大手甲廈租務成交,涉及海濱道Two Harbour Square,為物業15及19樓全層,以及12樓部分樓面,合共面積約7.3萬平方呎,成交呎租約25元。按面積計算,為今年市場上錄得最大宗商廈租務個案。該廈由新地 (00016)及王氏發展,總樓面約57萬平方呎,去年正式入伙,如今已租出逾9成樓面。
消息稱,新租客為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據了解,該公司原租用中遠大廈逾6萬平方呎,涉及3層並由不同業主持有,較早前該機構續租其中一層,涉及中遠大廈29樓,面積約2萬平方呎,呎租53元;香港按揭證券公司由2017年起以呎租59元租用上址,獲業主減租1成。
據了解,機構決定放棄其他兩層,合共逾4萬平方呎樓面,搬至觀塘新商廈,並作出擴充。按中遠大廈呎租水平約50至55元計,可節省逾5成租金。
中環甲廈空置率5.7% 近年高
疫情持續9個月,經濟前景憂慮多,各行業在生意上也有一定損失,為控制成本,很多企業嘗試節省租金開支,加上近年核心區租金高企,不少機構部署搬遷到非核心區。如一家律師樓近日租用太古坊濠豐大廈全層,面積約1.1萬平方呎,呎租約50元。該機構目前租用中環香港會所大廈單位,市值呎租逾百元,如今搬遷,可節省至少一半租金。
需求下跌,加上租客遷出,中環甲廈空置率正在上升,代理指出,甲廈市場已連續12個月錄負吸納量,中環寫字樓空置率新報5.7%,為近年最高;而招頂租樓面佔2.1%,創9年來新高。由於尚有一些大型機構將在年尾遷出中環,料空置率再向上。
另消息指,灣仔華潤大廈極高層01至02室,面積約5,208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60元租出。另同區海港中心高層05至08室,面積約6,146平方呎,成交呎租約65元。
(經濟日報)
更多中遠大廈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中遠大廈出租
更多觀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觀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商業氣氛未轉好 工商舖仍蝕讓
政府放寬按揭,減辣後工商舖買賣略為反彈,惟蝕讓情況未減,當中以商舖市場最明顯,商業氣氛未轉好,料中細價工商舖仍錄蝕讓成交。
工商舖按揭成數由4成上調至5成,帶動中細價工商物業買賣,惟蝕讓個案仍多,並集中在舖位買賣上。如旺角一星期錄兩宗蝕讓,包括廣華街3號百利達廣場地下舖位,面積約967平方呎,以約4,000萬元成交,呎價逾4萬元。舖位由咖啡店以每月7萬元租用,回報率約2.1厘。原業主2012年8月以4,600萬元買入,較早前推出市場放售,叫價約5,800萬元,減價3成以4,000萬元沽出,持貨8年轉手,蝕約600萬離場。
另外,同區通菜街142至146號啟運大廈地下,舖位面積約500平方呎,以約3,300萬元成交。舖位由餐廳以每月9萬元租用。原業主於2018年5月以4,520萬買入,持貨兩年轉手,帳面蝕1,220萬元,幅度達27%。至於尖沙咀、荃灣等,均先後錄舖位蝕讓成交。
荃灣DAN6高層 損手49萬
工廈方面,近月不少工商新盤及新式工廈錄蝕讓,如荃灣灰窰角街DAN6工廈高層D室,建築面積約491平方呎,以290萬元易手。原業主於2015年以約339萬元購入,持貨5年帳面蝕讓49萬元。另近年入伙的葵涌匯城集團大廈中層A室,面積約2,395平方呎,原業主早於2012年以約1,066萬元購入,剛以1,100萬元易手,持貨8年帳面獲利34萬元,若連購入單位釐印費(40萬)及代理佣金等,明賺暗蝕約15萬元離場。
舊式工廈方面,細碼工廈亦出現蝕讓,如葵涌華星街8至10號華達工業中心A座17樓9室,面積約567平方呎,以230萬元成交,呎價約4,056元。原業主於2018年7月以250萬元購入單位,持貨兩年轉手,帳面蝕20萬離場。
佐敦商廈2伙 轉手蝕32萬
商廈方面,整體買賣偏少,而細碼商廈方面,佐敦寶時商業中心低層7及8室,面積分別約299及305平方呎,以245萬及250萬元成交,合共涉495萬元。翻查資料,原業主分別於今年4及5月,以261萬及266萬購入,合共527萬元,持貨僅數月轉手,帳面蝕32萬元。
分析指,受疫情影響,商業活動大受影響,商廈、舖位等需求向下,租金下跌,故售價亦明顯調整。個別業主看淡後市,大幅降價求售,甚至蝕讓離場。是次工商舖減辣,料中細銀碼工商物業買賣成交增加,而蝕讓個案料持續,特別最受衝擊的商舖市場,蝕讓情況料持續。
(經濟日報)
銅鑼灣商業大廈 意向呎租28.5元
港島區商貿氣氛向來濃厚,優質商業物業向來獲市場垂青。代理表示,獲獨家代理銅鑼灣糖街3號銅鑼灣商業大廈低層全層租售事宜,單位面積約4,200平方呎,業主原意向月租16.38萬元,現大幅下調租金至約12萬元,折合平均每平方呎租約28.5元,售價面議。
步行3分鐘到港鐵站
該代理表示,單位間隔四正實用,市區罕有附設大平台,獨立全層,私隱度高,加上設有獨立冷氣。單位交吉交易,適合各行各業,包括美容、醫生、補習社、健身室及零售等進駐。物業地理位置優越,鄰近皇室堡、崇光百貨及希慎廣場等地標購物中心,步行3分鐘即到達銅鑼灣港鐵站,同時亦設有多條巴士及小巴專綫,前往港九各區方便快捷。
物業位處銅鑼灣核心地段,附近各式食肆及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該代理表示,銅鑼灣區獨立全層的優質商廈物業放售屬市場罕有,相信物業在短期內可吸引投資者及用家目光。
(經濟日報)
更多銅鑼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銅鑼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銅鑼灣the
L. Square
合半零售用途
銅鑼灣商業及零售暢旺,故區內有不少銀座式商廈需求大,位於駱克道的the
L. Square,鄰近港鐵站出口,適合作半零售用途,吸引用家進駐。
the L. Square位於銅鑼灣駱克道459至461號,樓高22層。由於業主把物業定位為銀座式商廈,作半零售用途,交通方面相當重要,該廈距離銅鑼灣港鐵站出口,僅數分鐘路程,極為方便,而大廈亦鄰近軒尼詩道,故有巴士及電車可到達。另外,大廈比鄰為銅鑼灣廣場2期,而商場有停車場提供,交通四通八達,方便顧客前來。
1梯1伙設計 飲食零售為主
the L. Square樓高22層,由地下至21樓,地下為舖位面積約1,550平方呎,現時由眼鏡品牌租用,而3樓現時則由通利琴行租用。大廈提供兩部升降機,通往各層樓面,每層面積由1,330至2,180平方呎,屬1梯1伙設計,現時大多以飲食及零售為主。
3層提供特色單位 適合餐廳
景觀方面,單位以望銅鑼灣一帶樓景為主,整體上甚為開揚,而高層單位望向馬場一帶樓景,景觀不俗。值得一提是,項目提供3伙特色單位,分別為10、13及16樓,3層樓面分別提供約160平方呎的露台,適合餐廳使用。
項目由大業主持有,故租賃方面較為活躍,項目現時有多個單位正放租,呎租約40元。參考本月內同區相若單位租務成交,如麥當勞大廈一個中層03室單位,面積約1,100平方呎,以月租36,300元租出,呎租約33元;另一個欣榮商業中心,一個中低層04室單位,面積395平方呎,以月租14,220元租出,呎租約36元。
疫情有減退迹象,政府亦因而放寬限聚令,相信對商廈及商舖市場均有正面作用,而銀座式商廈集兩者於一身,相信必定吸引用家進駐。
(經濟日報)
更多銅鑼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銅鑼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中環商舖空置率 高見2成
疫情下商舖空置未見改善,資料顯示,中環商舖空置率高見2成。
代理表示,該項資料指出,統計的本港五大核心消費區,包括中環、灣仔、銅鑼灣、尖沙咀及旺角,8月舖位空置率繼續維持高水平,且全數達雙位數。
當中排名首位的仍然是中環區,最新錄得約20.38%,由於近月區內不少大型品牌旗艦店陸續撤出,令中環區丟空的商舖樓面日漸增加,帶動空置率處於高位;而港島另一重災區銅鑼灣,向來為旅客及港人到訪熱點,在零旅客及市民減少外出的情況下,街上顯得冷清,該區8月空置率錄約11.59%,按月輕微上升0.06個百分點。
尖沙咀商舖空置率16.5%
至於九龍方面,相對嚴重的為尖沙咀,最新商舖空置率為16.48%。旺角區舖位空置率8月約12.26%。
代理分析,近日確診個案回落,疫情有受控迹象,部分防疫措施陸續獲放寬,為舖位市場帶來正面幫助。市民經過多月忍耐,消費意慾抑壓已久,相信將會短期爆發,預料市面氣氛會持續升溫,增加商戶開舖信心,加上核心區舖租已大幅下調,料於各個利好因素下,下月核心區商舖空置率會見改善。
(經濟日報)
新世界等申強拍通州街舊樓
市區土地供應匱乏,財團亦積極併購舊樓增加土儲,其中新世界發展及有關人士、就深水埗通州街306至312號舊樓申請強拍,估值逾1.6億。
土地審裁處資料顯示,深水埗通州街306、308、310及312號舊樓,物業樓齡約65年,樓高4層,佔地約4770方呎,地下為商鋪,新近由遠聯有限公司申請強拍,目前已集齊不少於80%業權,現餘下2伙及2個地鋪未能收購,市場估值逾1.6億。遠聯有限公司董事包括鄭慧儀(ChengWaiYeeConnie),近年為新世界收購北角皇都戲院大廈等舊樓項目。
市場估值逾1.6億
新世界今年以來已就多個項目申請強拍,包括九龍塘又一村玫瑰苑項目,地盤約38960方呎,目前已集齊約80.3%業權,餘下13伙未收購,物業估值約9.954億、另中環擺花街11至17號項目,分別集齊約81.25%及92.86%業權,面積14169方呎,項目估值逾4.09億。
最為矚目為北角皇都戲院大廈,佔地約36200方呎,集團早於2年前申請強拍該廈,目前發展增至約98%業權,目前餘下5個單位並未成功收購,於上月獲土地審裁處昨批出強拍令,底價逾47億,創歷來金額最大的強拍底價紀錄,亦較2年前申請的估值高逾53%。
若連同是次深水埗通州街項目,新世界4個強拍申請項目已涉逾62.6億。同時,西營盤德輔道西331至341號項目,市傳亦以新世界或相關人士申請強拍的呼聲最高,物業估值逾3.66億。
(星島日報)
鄧成波標售油麻地物業
市場前景未見明朗,資深投資者紛減鎊沽貨,其中「鋪王」鄧成波年內先後放售旗下多個物業,最新以招標形式放售油麻地上海街全幢商住物業,意向價約2.38億。
意向價約2.38億
代理表示,該物業為上海街339至345號全幢,現址為1幢9層商住大廈,地盤面積約2443方呎,以招標形式發售,意向價約2.38億,截標日期為下月20日。該代理指出,該廈地下設有4個商鋪,總面積約2040方呎,已全數租出;而1至8樓則為住宅用途,合共提供32伙,總樓面約13592方呎,現由1家經營服務式公寓的公司承租,租金總收入約59.1萬,料買家享租金回報近3厘。
今年以來,鄧成波頻放售旗下多個重磅物業,包括旺角豉油街地盤及九龍城衙前塱道項目八成業權,市場估值分別為4.5億及6.5億;同時,西貢康定路5座工廈亦推出市場放售,包括實惠集團大廈、中華製漆大廈1及2座等。
(星島日報)
旺角豉油街鋪每呎75元租金較一年前跌70%
疫情後遺症逐步浮現,各行業均陷困境,核心區鋪租持續下滑。消息指,旺角豉油街巨鋪,於交吉逾一年後,獲運動品牌以每月25萬承租,平均呎租約75.7元,租金急挫近70%,並重返八年前水平。
核心區再錄大幅減租,市場消息指出,旺角豉油街21C鋪連1樓,地鋪面積約1500呎、1樓面積約1800方呎,合共3000方呎,剛獲運動品牌以25萬承租,平均呎租約75.7元,上址舊租客允記體育用品,月租170萬,惟承租樓面較大,包括地鋪至5樓,總面積約7000方呎,平均呎租243元,若以呎租計算,新租金跌69%。
市場人士指出,巨鋪舊租客於去年2月約滿遷走,至今交吉接近一年,直至現時,剛獲一家體育用品店承租。他又說,該巨鋪以每月25萬租出,此租金水平等同短租,現時在零售市況不景情況下,各大品牌紛減成本,惟有從減租埋手,務求在「疫」市下減低營運開支。
交吉逾一年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受反例事件及疫情等不明朗因素夾擊,鋪位市場風聲鶴唳,上述鋪位為旺角區內核心地段,屬市場「重災區」之一,該街道現時吉鋪處處,空置率高見40%,拖累鋪位租金備受壓力,上述租金亦重返八年前水平。
每月租金25萬
事實上,受市場淡風吹襲,旺角區內早前已頻錄減租個案。資料顯示,西洋菜街1A至1K號百寶利商業中心地下01號鋪,面積約500方呎,前租戶為衛訊電訊,近期約滿後遷出,鋪位剛以約13萬租出,平均呎租約260元,該鋪舊月租21.5萬,跌幅39%。
代理表示,北角英皇道157號六合商業大廈中層全層,面積約1218方呎,業主以意向價約1300萬放售,呎價約1.07萬。單位間隔四正實用,望城市開揚景觀,現由運動治療中心承租,租約期至2023年中,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2.75厘。
(星島日報)
柯士甸道鋪1430萬沽61年升值48倍
受疫情衝擊,鋪市觀望氣氛瀰漫,拖累造價備受壓力。消息指,尖沙嘴柯士甸道地鋪,面積約600方呎,屬遺產貨物業,以交吉形式作價1430萬沽出,呎價約23833元,低市價約10%。
市場消息指出,尖沙嘴柯士甸道15A號柯士甸大廈地鋪,面積600方呎,屬遺產貨物業,以1430萬沽出,呎價約23833元,現址交吉,原業主於1959年以4.1萬買入,持貨61年升值48倍。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鋪位原業主早於1959年以4.1萬購入,以聯名形式持有,並於2018年以遺產繼承人方式承接。
每呎2.38萬 低市價10%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上述成交價低市價約10%,鋪位門闊約12呎、深約30呎,於去年中反修例事件萌芽前,曾以2880萬放售,該鋪內有洗手間,來去水,三相電。他續指出,該鋪位處區內較靜地點,於今年5月旁邊曾錄一單明賺暗蝕個案,當時B1號地鋪,面積約313方呎,於去年5月以1660萬買入,今年5月以1740萬沽出,料原業主實蝕離場。
(星島日報)
Harbour site valuation expected to drop 20pc
The New Central Harbourfront Site 3's valuation is
expected to drop between 15 and 20 percent while home prices will fall
by 10 percent this year amid the pandemic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according to a property consultancy firm.
The commercial plot, which has a site area of
516,312 square feet and a floor area of about 1.84 million sq ft, was
valued at HK$40 billion by surveyor two months ago. It was expected to
go on sale this quarter.
The downward trend continued in both the
residential and investment markets in the third quarter as the pandemic
and continuing geopolitical uncertainties continued to weigh on
sentiment, the consutlant said.
But riding on the improved sentiment in the
residential property market recently, some developers are still raising
the prices of their new flats.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0016) released 65 flats
in the first price list of Wetland Seasons Park Phase 3 in Tin Shui Wai,
at an average HK$12,968 per sq ft after discounts, about 14 percent
higher than the first price list of Phase 2.
The cheapest unit, at 316-sq-ft, was offered at
HK$4.13 million, or HK$13,079 per sq ft. SHKP will open show flats of
the project tomorrow and expects to launch sale next week.
In Sai Ying Pun,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0012) released the sales brochure of Two.ArtLane, providing 264 units.
In the commercial property market, Biel Crystal
Manufactory has applied to redevelop Good Year Industrial Building in
Kwun Tong into an industrial building of no more than 39 storeys.
The building has a site area of 9,999 sq ft and a total floor area of 143,998 sq ft if the plot ratio is 14.4.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Telecom Digital (6033)
executive director Bobby Cheung King-chuen purchased a 1,699-sq-ft unit
at Mont Rouge in Shek Kip Mei for HK$85 million, or HK$50,029 per sq ft.
In Lai Chi Kok, a 564-sq-ft flat at Mei Foo Sun
Chuen changed hands for HK$8.2 million, or HK$14,539 per sq ft, after
HK$80,000 was cut from the asking price.
And in Sai Wan Ho, a 685-sq-ft unit at Grand
Promenade fetched HK$15.8 million, or HK$23,066 per sq ft, after
HK$200,000 was cut from the asking price.
(The Standard)
Hong Kong’s hotel investment market reels from coronavirus, protests, with prices tumbling and landlords suing
Only
one hotel property has changed hands successfully, albeit at a steep
discount, so far this year compared with seven in the first eight months
of 2019
‘Why should they buy? They cannot collect rent and would lose money every day,’ agent said
Hong Kong’s hotel
investment market is reeling from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tourism,
with only one transaction taking place this year and landlords suing
hotels for millions in rent arrears.
Only one hotel property
has changed hands successfully, albeit at a steep discount, so far this
year compared with seven in the first eight months of 2019. Last year’s
total investment volume came to HK$9.9 billion (US$1.28 billion) via 10
transactions, according to property agent.
The city’s tourism
industry has been devastated by international travel restrictions,
particularly those preventing mainland Chinese visitors from crossing
the border. It had already been struggling badly last year when
anti-government street protests deterred visitors.
“Coupled with the social
unrest, travellers cannot come. Hotels have no business. Occupancy rates
are now just at 10 to 20 per cent, with not even enough [revenue] to
pay workers,” property agent said. “Even the big hotels incur losses. It
is not an isolated phenomenon, but the general market [is like this].”
It is hard for hotel
property owners to find buyers at the moment, though if the price is
discounted a lot some may be tempted to bet on a potential recovery if
the pandemic is resolved within about a year, the agent added.
“Why should they buy?
They cannot collect rent and would lose money every day,” agent said.
“Buying now is taking a risk.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of getting] a
reasonable return immediately after buying.”
ITC Properties Group in late August sold the
94-room Le Petit Rosedale Hotel in Causeway Bay for HK$460 million to
Wang Dingben, a non-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listed China New
Economy Fund, according to ITC’s filing to the stock exchange. The
hotel and its holding company incurred a loss of HK$49.24 million for
the year ended March 2020.
The price represents a
34.3 per cent discount from the original asking price at HK$700
million, agents said. The price per room, at HK$4.89 million, is 13 per
cent below that paid by “shop king” Tang Shing-bor for what is now
called the Hotel Ease Causeway Bay, at HK$5.62 million, in September
2017.
“Market recovery will
remain slow until essentially the connection with China is
re-established,” agent said. “As a result of the events of the last year
and with the lack of international visitors, we are seeing a repricing
of certain hotel assets.”
Meanwhile, the buyer
of the Queen’s Hotel in Sai Wan, Grand Fortune Overseas Holdings,
cancelled the HK$310 million deal in late August, less than a month
after signing the purchase agreement, losing 10 per cent, or HK$31
million, in deposits, according to agents. The original owner of the
Queen’s Hotel once asked for HK$450 million.
The Hong Kong Reese
Hotel in Aberdeen on August 25 was sued by landlord Central Well Limited
for not paying rent, rates and interest from March to August amounting
to HK$16.92 million, according to a writ from the High Court.
It was sued on two
other occasions before that, for rent from July last year to February.
The landlord has already won a lawsuit for about HK$13.78 million owed
between July and November last year. The Reese Hotel did not immediately
respond to a request for comment.
The Vela Boutique
Hotel in Causeway Bay was also sued by the landlord for rent amounting
to HK$20.72 million in June. Vela did not respond to a request for
comment.
“I think landlords,
hotel owners and hotel operating companies have to work together in
partnership to work through this time,” agent said. “Because it’s a
challenging market for all partie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尖東康宏廣場低層 呎價13500
尖東指標商廈康宏廣場單位,以每平方呎約1.35萬元成交。市場消息指,康宏廣場低層02室,面積約1,201平方呎,以約1,621萬元成交,呎價約13,500元。該廈對上成交,為8月份一個中層單位以約3,637.8萬元易手,呎價1.28萬元。
另消息稱,同區力寶太陽廣場中層14B室,面積約816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39元租出。
(經濟日報)
更多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售
更多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九龍灣富臨每呎16元租出
九龍灣甲廈新盤富臨中心一個單位,以每方呎16.1元租出,原業主於去年中購入,現時回報僅1.33厘。
隨着商廈租賃價下跌,部分近年購入的投資物業,回報處於低水平,消息人士透露,九龍灣富臨中心A座中高層E室,面積約5866方呎,以每方呎16.1元租出,業主於去年7月以約8545.6萬購入單位,最新回報僅1.33厘。
回報僅1.33厘
此外,代理表示,尖東麼地道62號永安廣場10樓10室,面積約1681方呎,現以意向呎租約36元招租,涉及月租約6萬,現已交吉。單位望園景,備來去水位。資料顯示,永安廣場今年截至8月共錄約12宗租賃,平均成交呎租約40.37元,叫價對比成交單位低約10%。
該代理續稱,永安廣場最高成交呎租約61元,該單位為中層03室,面積約1200方呎,於2019年中錄得,今番業主叫價比高峰期跌約40%。
(星島日報)
更多九龍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九龍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尖沙嘴鋪每呎400元跌49%彌敦道旺段大減租重返九年前水平
市況不景,不少珠寶金行撤出核心街道,內地龍頭金行老鳳祥卻留下來,該行剛續租尖沙嘴彌敦道地鋪,每月28萬,較舊租金減49%,平均呎租400元,重返九年前水平。
上址為尖沙嘴彌敦道66至70號金冠大廈地下C鋪,建築面積約700方呎,老鳳祥於2017年9月進駐,當時簽下三年約,月租55萬,平均呎租約786元,隨着市況不穩,最新租約到期,該行剛以每月28萬續租鋪位,平均呎租400元,新租較舊租減幅49%。
老鳳祥每月28萬續租
有代理指出,上述最新租金大約重返2011年水平,在經歷反修例運動及疫症後,奢侈品生意大跌,承租力不如過往,可留下來續租的難得。
2015年,老鳳祥進軍香港,最先承租海防道53至55號海防大廈地下5號鋪連閣樓,建築面積共2000方呎,月租約193萬,平均呎租965元,較該鋪位舊租125萬,提價54.4%,當年經歷了佔中及反水貨,零售市道轉差,提價租鋪個案絕無僅有,由於租金過高,老鳳祥在2018年年初約滿後不續租,是該公司在港首間結業的分店。
區內先後設據點
不過,該行在同區彌敦道連覓新據點,除了金冠大廈外,2018年8月,更租用區內彌敦道80號金鑾大廈地下D至E鋪,建築面積約950方呎,月租35萬,呎租約368元,當時,該鋪址舊租客周大福,承租鋪位達8年,於2016年底已離場,最後一份租約月租為44萬。
另外,代理表示,筲箕灣南安街1-7號嘉裕大廈地下A3及A4號鋪,面積約400及600方呎,意向價約6000萬,可分開出售,每個鋪位售價約3000萬,呎價約7.5萬及5萬,現由蔬果及小食店承租,回報均約2.1厘。代理續指,整個商鋪市場受疫情影響,交投及租售價均見下跌,但部分商鋪價值調整至近年低位,投資價值重新浮現,若市況回復正常,估值亦相信會提升。
(星島日報)
伯恩光學擴版圖 觀塘工廈申重建
「手機屏幕大王」伯恩光學創辦人楊建文,近年轉型收購工廈重建,繼早前觀塘業發工業大廈後,最新就年運工業大廈申請放寬地積比率重建,擬興建39層高的「非污染工業」用途,總樓面約14.4萬平方呎,逐步在觀塘建立起商業王國版圖。
年運工業大廈位於巧明街119至121號,佔地約1萬平方呎,規劃為「其他指定(商貿)」用途,由楊建文收購至逾9成業權,並已經申請強拍,近日楊氏向城規會提出申請,將地積比率放寬2成至14.4倍重建。按照申請文件指出,將會重建成1幢39層的「非污染工業」用途,總樓面約14.4萬平方呎。
巧明街開源道 近年積極收購
事實上,楊建文近年在巧明街、開源道積極收購,包括先後收購業發工業大廈1期及2期,當中第一期已申請重建成39層高「非污染工業」用途,總樓面約28.8萬平方呎。
伯恩光學主力生產手機屏幕,客戶包括三星及蘋果,屬於百億企業,公司曾經計劃上市,籌集資金進軍地產行業,近年便積極在觀塘一帶收購工廈重建,收購逐漸成形。
(經濟日報)
阿公岩工業區 轉型發展醫療酒店
筲箕灣阿公岩過往屬於住宅跟工業區,昔日由於鄰近筲箕灣避風塘,所以有不少船隻維修相關行業進駐,但近年養和醫院在區內擴充發展醫療中心,亦吸引投資者進駐,將工廈重建成酒店發展。
精雅印刷集團大廈 申放寬地積比
阿公岩工業區位置較為隔涉,獲劃為「其他指定(商貿)」用途的土地,涉及面積約17.5萬平方呎,現有15幢工業大廈,而東喜道、鄰近海防博物館的位置還有部分民居。早年區內有不少船廠,及後陸續有不少傳媒或印刷行業進駐區內工廈,但近年該工業區再次轉型,特別是養和醫院先後購入區內工廈,重建或改裝成為醫療中心,亦有投資者將工廈重建成酒店。
當中「舖王」鄧成波在去年3月購入的阿公岩村道8號精雅印刷集團大廈,現為7層高工廈,申請放寬地積比率至14.4倍,以發展1幢26層高酒店。擬建酒店項目的1及2樓預計作餐飲及零售用途,其餘以上樓面為酒店房間,預計可建樓面約16.8萬平方呎,以提供約726個酒店房間計算,平均每間房間面積約231平方呎,相信這個計劃除了是考慮受工廈活化措施帶來的額外樓面,亦有部分是希望配合養和興建的醫療中心,發展醫療旅遊。
養和醫院斥18億擴建
事實上,養和醫院在多年前先後以合共近18億元,購入阿公岩村道3號川匯集團大廈,以及阿公岩村道5號東都中心,計劃分別重建成醫療中心。當中東都中心是養和在2014年,向老牌發展商怡華益新購入,已經完成全幢改裝成養和東區醫療中心李樹芳樓,涉及總樓面逾21.6萬平方呎,樓高15層,除了提供家庭門診外,還會提供癌症治療、磁力共振等設施。
至於川匯集團大廈則會全幢重建成醫院,樓高19層連4層地庫,總樓面約16萬平方呎,提供質子治療中心、手術室,並設有不少於100張床位,預計2022年建成。
除了醫療及酒店發展外,鄰近的阿公岩道明華大廈重建項目,擬分3期重建,共設9幢大樓,包括5幢為公共出租房屋涉2,561伙,1幢涉608伙長者屋,以及3幢資助出售房屋涉750伙,合共3,919伙,項目地下均設有零售地舖,基座則為社福設施,並以公共空間及多形式無障通道連繫起來,總樓面約34.4萬平方呎。
(經濟日報)
Stamp duty deals dive 54pc to $6.9b
Stamp
duty collected from property transactions plunged by 54.5 percent
year-on-year to about HK$6.9 billion in the first eight months, data
from the 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 showed.
In
August, the stamp duty collected fell by 2.63 percent month-on-month to
about HK$1.03 billion. The amount of buyer's stamp duty collected
surged by 62 percent month-on-month to HK$232.4 million, and the amount
of double stamp duty applied to residential property transactions
dropped by 7.6 percent month-on-month to HK$481.8 million last month.
Bonjour
(0653) chairman and executive director Chen Jianwen is offering a
10,977 sq ft luxury house at Headland Road in Repulse Bay for sale at a
target price of HK$1 billion, local media reports.
In
Deep Water Bay, International Housewares Retail (1373) cofounder Peter
Lau purchased a 2,865-sq-ft unit at 8 Deep Water Bay Drive for HK$179.6
million, or HK$62,688 per sq ft.
In
Tai Po, a 2,579 sq ft luxury house at Hong Lok Yuen changed hands for
HK$39.88 million, or HK$15,463 per sq ft, after HK$2.12 million was
slashed from the initial asking price.
In
Pok Fu Lam, Rosa Securities sold a 1,213 sq ft flat at Residence
Bel-air for HK$32.9 million, or HK$27,123 per sq ft, after HK$27.1
million was rubbed off from the original asking price.
In
Quarry Bay, a 722 sq ft flat in Taikoo Shing changed hands for HK$12.1
million, or HK$16,759 per sq ft, after HK$2.5 million was slashed from
the original asking price.
Meanwhile,
property agent revised downward the estimation on the number of
transactions of residential units in the primary market this year to
15,000 from about 18,000 units previously.
In
the primary market, Minmetals Land (0230) named its project at 18 Shung
Shun Street in Yau Tong as Montego Bay, which provides 688 units and
may hit the market next quarter.
(The Standard)
港島甲廈空置率 7.41%高水平
甲廈需求仍弱,代理指,港島整體甲廈空置率為7.41%,仍維持高水平。
代理:中環區空置率稍跌
有代理表示,8月份港島區整體甲級商廈空置率為7.41%,對比7月僅輕微遞增約0.04個百分點,升幅有所收窄。當中中環區最新甲廈空置情況更見下跌,由7月約5.57%下降0.37個百分點,至8月約5.2%;而其他港島區包括銅鑼灣、灣仔、上環及金鐘甲廈空置率則持續上升,幅度約0.03至0.53個百分點。以上環甲廈升幅最為明顯。
另外,港島區整體乙廈空置率最新錄得6.71%,按月上升0.16個百分點。按區域計算,銅鑼灣、灣仔、中環及上環全部地區乙廈空置率繼續升,由0.27至1.09個百分點,銅鑼灣升幅最為顯著。
該代理指出,銅鑼灣區乙廈空置率上升明顯,主要因不少區內乙廈多作零售及餐飲行業,面對今次疫情,受影響最大:同時,由於港島區甲廈租金水平持續下跌,拉近與乙廈差距,因而吸引不少企業在預算相若情況下,轉租甲廈。
該代理指,政府防疫措施逐步放寬,經濟活動可望逐漸回復正軌,加上租金下調有助提升物業競爭力,推動租客承租意慾,相信港島核心區甲廈空置率會穩步改善。
(經濟日報)
更多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金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金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銅鑼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銅鑼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美領事館壽臣山物業 落實售出
中美兩國摩擦加劇之際,早前美國駐港領事館招標出售壽臣山屋地,並在7月底截標。昨日領事館發言人指,已接納一份標書,並通知其他落選的入標者,預計交易會在今年底完成。
根據領事館發言人表示,美國駐外使領館運作局常規檢視美國政府在外的資產,作為全球資產再投資計劃的一部分,當中壽臣山的物業在今年初市場放售。
年底完成 未披露作價
據其回覆透露,透過本地地產代理商招標,在7月31日(周五)接獲多份出價(Multiple offers)。領事館發言人亦指,美國政府已經接納一份出價(accepted an offer for the property),並通知其他落選入標者,成交將會在今年12月31日完成,並不會就着交易詳情作評論。
美國領事館在回覆更強調,今次交易只是「純粹商業決定」(purely a business decision),對於其行動及運作不會構成影響。
該幅南區壽臣山壽山村道37號屋地,現為美國駐港領事館宿舍之用,由美國政府於1948年購入,現為6幢低密度住宅物業,提供26個單位及52個車位,可重建面積約47,397平方呎,早前市場估值50億至70億元。而長實 (01113) 亦有入標,本報昨日亦曾向長實查詢是否中標,但集團就未有回覆。
不過,昨日有市場消息傳出,物業以低於30億元易手,每呎價錢低於約6.3萬元,較兩年前華潤購入的壽山村道39號屋地,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8.6萬元,低約27%。有測量師認為,預計買家會以分層式住宅及洋房發展,單純建洋房較難銷售。
另外,有代理稱,南區赫蘭道11號現以招標形式出售,物業實用面積10,977平方呎,意向價10億元,截標日為下月22日(周四)。
(經濟日報)
卓悅主席南區大屋10億招標放
南區有大型洋房放售,為赫蘭道11號屋(見圖),面積約10977方呎,有物業代理表示,意向價10億,每方呎約9.1萬,截標日期為下月22日。該代理表示,區內同時擁有逾萬呎戶外空間的別墅在現時市場上絕無僅有,加上可作股權轉讓,料招標反應熱烈。資料顯示,項目以裕申有限公司持有,由恒基於2010年以6.6億售予一內地買家,據悉,該內地客於2016年以公司股權轉讓形式售予現業主,登記為陳健文(Chen
Jianwen),與卓悅主席中英文名字相同。
(星島日報)
私募基金總裁2.85億購洋房
樓市交投氣氛改善,豪宅市場再錄大額成交。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南區香島道40號一幢洋房,面積3148方呎,以2.85億沽,呎價約90534元。登記買家為楊文鈞(YANG,
PAUL
CHUNYAO)及魏慶寧,前者與私募基金KKR大中華區總裁兼合夥人名字相同。該屋苑只提供5幢洋房,過往甚少交投,對上成交已於09年錄得,該洋房面積3124方呎,成交價2.38億,呎價約76184元。
(星島日報)
港島區商廈租務淡靜 價格跌
疫情下商廈需求下降,而整體港島區租務相當淡靜,租金亦向下,預計未來短時間內情況不變,租金尚有下調空間。
據代理十大指標商廈報告顯示,港九指標物業8月份僅錄3宗買賣,港島區更是零成交,反映疫情下投資氣氛淡靜。據該行資料顯示,8月份港島區整體甲級商廈空置率為7.41%,對比7月僅輕微遞增約0.04個百分點,升幅有所收窄。當中中環區最新甲廈空置情況更見下跌,由7月約5.57%下降0.37個百分點,至8月約5.2%;而其他港島區包括銅鑼灣、灣仔、上環及金鐘甲廈空置率則持續上升,幅度約0.03至0.53個百分點。
遠東金融中心呎租55元 下跌3成
租務方面,近期多幢商廈錄得低價成交,如金鐘遠東金融中心32樓全層,由中資機構承租,月租逾58萬元,以全層面積10,552平方呎計,平均呎租55元。資料顯示,前租客為韓國銀行,由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當時月租約84.41萬元,新租金較4年前下跌約3成。事實上,該廈高峰期最高呎租達130元,最近已明顯回落。
信德中心每呎28元租出 十年低
另外,近日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低層11室,面積約1,057平方呎,以每月約3萬元租出,呎租約28.4元。按此水平計,屬信德中心呎租近10年新低。對上一宗呎租低於30元成交,為2010年6月,中層單位以每呎約26元租出。據了解,該單位業主於去年10月起放盤,最初叫租每呎約47元,直至今年疫情出現,6月份調低至42元,如今累減39.6%租出。
至於尖沙咀新文華中心B座中層18室,面積約885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18元租出,創該廈過去十多年以來新低。
代理表示,受環球疫情影響,甲廈租務甚為淡靜,據統計指,上月港島區1萬平方呎以上租務成交僅6宗,而5,000至1萬平方呎的租務為5宗,均屬極低水平,反映疫情下,機構欠擴充意慾,加上封關效應,外資未能來港視察,故租務淡靜。至於後市,代理指不少業主願意減租吸客,相信租金年內尚有1成以上跌幅。買賣方面,代理指願大幅減價放售的業主並不多,而踏入9月份疫情放緩,投資者較之前積極睇盤,相信成交或輕微上升,價格跌幅料較租金小。
(經濟日報)
尖沙咀寫字樓空置率 近15年新高
目前商廈需求向下,空置率上升,其中尖沙咀空置率升至7.5%,為近15年新高。
有代理的每月報告指出,隨着7月份香港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再次增加,更多企業廣泛實施在家工作,加上一些企業通過裁員縮減公司規模,愈來愈多公司正着力檢討其寫字樓租賃策略,特別是透過提高公用辦公桌的共用比率,而不再是採用傳統的固定辦公桌,從而縮小寫字樓的租賃面積和減低每張辦公桌的開支。
港島租金跌幅調整至15%
在現時市場低迷和不確定因素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預計業主在租約談判時將更靈活,並願意提供更大的租金減免。該行調整了全年港島區整體寫字樓租金預測,由先前的10至12%跌幅,下調至15至18%。
7月份,九龍區寫字樓租賃活動依然持續低迷,大部分寫字樓成交為面積不到5,000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續租個案。在經濟不景的環境下,不少公司都在市場上尋找價錢合理的優質單位,而一些租金有大幅調整的寫字樓,錄得數宗全層新租務成交。
隨着租戶搬離核心區的趨勢持續,值得注意的是,尖沙咀的寫字樓空置率在一年內從2.9%升至7.5%,創15年以來的新高。相比之下,在九龍東等非核心區,其寫字樓空置率保持在雙位數。該行預期,九龍區的寫字樓租金將會繼續下跌,但由於受到企業搬離核心區的趨勢持續,相信租金的調整幅度會因地區而有顯著的差異。
中環皇后大道中 現14空置舖位
商舖市場方面,由於7月中旬以來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數目激增,香港零售業的經營環境依然困難。自去年年中以來,零售業受到重創,作為香港核心零售區之一的皇后大道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空置率的情況。根據代理的研究,皇后大道中現有14間空置商舖,這個情況過去沒有在這類核心零售區發生過。隨着愈來愈多的奢侈品牌關閉門店,皇后大道中吸引更多大眾品牌落戶,租戶組合發生了變化。
代理預計第三季食肆的收入將進一步下跌。該代理認為,由於消費氣氛依然疲弱,零售市場不太可能在2020年餘下的時間復甦,預料至本年底,整體空置率有機會攀升至11%以上。
(經濟日報)
銅鑼灣THE SHARP全層 3528萬售
疫情下各類商舖價明顯下跌,資料顯示,銅鑼灣霎東街11至13號THE SHARP樓上舖錄得全層成交,涉及物業32樓,面積約1,579平方呎,以3,528萬元成交,呎價約22,343元。
翻查資料,金朝陽 (00878) 於2013年展開拆售,當時正值工商舖投資高峰期,銷售甚理想,該層樓面曾獲投資者以5,052.8萬元承接,呎價高見3.2萬元,惟其後零售轉差,舖位租售價下跌,而買家於2017年取消交易。如今業主重新推售,價格較7年前跌3成。
(經濟日報)
葵涌全幢工廈 15億獲洽至尾聲
料中資買入自用 樓面達41萬呎
今年投資市場淡靜,工廈相對較多財團留意。葵涌安全貨倉全幢工廈,獲財團15億元洽購至尾聲,若最終落實,將成今年第二大金額物業成交。項目總樓面達41萬平方呎,消息指中資財團洽購作自用。
市場人士透過,葵涌國瑞路132至140號安全貨倉全幢,正獲財團洽購至尾聲。該物業建於1975年,及後擴建為一幢樓高12層的貨倉大廈,地盤面積47,750平方呎,總樓面約41.2萬平方呎。
目前大廈租出情況理想,包括名車法拉利官方售後服務及經典車維修中心,佔約7萬平方呎。據了解,近日物業獲中資財團洽購,出價達15億元,貼意向價。按洽購價計,呎價約3,640元。
倘落實 今年第二大額買賣
今年投資市場淡靜,若項目最終以15億元易手,不僅為今年最大額工廈成交,單以金額計,更屬第二大手物業買賣,僅次於信德中心商場部分權益23.6億元成交。
消息人士透露,最積極洽購財團為中信集團或有關人士,該集團有意購入物業,作旗下大昌行集團使用。大昌行持有九龍灣啟祥道20號大昌行集團大廈,年初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兩成密度和高限,重建成2幢商廈。項目現為一幢工廈設多層停車場,佔地約10.26萬平方呎,料可興建2幢32層高商廈,作辦公室、商店、服務行業和食肆用途,商用樓面多達約147.75萬平方呎。若最終落實,集團需要另一幢大廈作總部,故正洽購葵涌全幢工廈。
大額市場價量 高位回落8成
物業多年前亦傳出獲財團洽購消息,由於位處地段規劃為住宅戊類,新買家購入後可透過補價重建成住宅;2014年項目傳出獲財團出價9.3億洽購,惟最終未有易手。
受環球疫情影響,今年整體大額市場淡靜,單計成交量及金額,較高峰期跌8至9成。甲廈、商舖大手成交甚少,相比之下,工廈因呎價較便宜,並有活化等概念帶動,承接力較理想。如首季第一集團斥14億連購長沙灣兩工廈,將作重建。
另外,華潤物流或有關人士,上月以逾8億元向舖王鄧成波購入粉嶺開達工業大廈全幢,總樓面20.2萬平方呎。
(經濟日報)
前怡東酒店重建商廈 今審議
文華東方國際旗下的銅鑼灣告士打道281號地盤,早前向城規會提交重建商廈修訂方案,但因為未能證明不會對交通構成不良影響而被否決,公司申請覆核並提出改善方案,規劃署不予反對,重建申請今日審議,有機會獲城規會通過。
擬重建34層高商廈
現已拆卸的銅鑼灣怡東酒店,業主早前申請重建1幢34層高商廈,可建樓面約68.98萬平方呎,早前業主向城規會申請,將酒店涉及的商業地段,以及部分告士打道劃分為道路的地段計入地盤面積及發展。但之前規劃署認為申請未能證明將涉及的道路地段納入新發展物業中的改劃不會對附近交通造成影響,故不支持申請。
申請人現提交改善方案,包括在地庫層提供多24個車位,擴闊地下的上落客區及改善交通管理措施以提升整體效率,規劃署表示不反對有關覆核申請。
(經濟日報)
美政府沽壽山村豪宅大淡友恒隆25.6億得手 政治色彩下開標地價兩年跌近四成
中美兩國關係持續緊張,由美國政府持有的南區壽山村道豪宅以招標形式售出,由「大淡友」恒隆地產以二十五億六千六百萬爆冷奪標,每呎樓面地價五萬四千多元,地價相較兩年前毗鄰地皮跌近四成,由於是次投標具政治色彩,財團亦紛紛褪軚,加上去年反修例政治事件,以及今年初出現疫情,豪宅市況急速回落,港資出價亦「手緊」,更沒有中資入標,促使地價大幅下跌。本報地產組
恒隆地產發言人指出,集團成功投得壽臣山項目,認為地皮屬市場罕見,作價合理,是次購地是公司對香港前景投下信心的一票,該地皮將會重建成多間獨立式豪華大宅,預計於二○二四年落成,總投資額約四十億。
恒隆:建獨立式豪宅 總投資40億
負責招標的代理發言人昨指,項目成交價為二十五億六千六百萬,以可重建樓面四萬七千三百九十七方呎計,每呎樓面地價為五萬四千一百三十八元。
據知情人士指,壽山村道豪宅於中美兩國關係緊張時推出,令是次投標充滿政治色彩,財團亦紛紛褪軚,最終只有約兩份標書,分別為中標的恒隆,以及長實。受制於豪宅市況轉趨淡靜,港資出價亦「手緊」,據悉,長實出價更低於二十億。同時有中資發展商指出,入標競投項目屬「政治不正確」,故此最終沒有中資財團入標。
中資:入標競投「政治不正確」
有測量師指出,是次每呎樓面地價五萬四千多元,相較於兩年前華潤置地以樓面呎價約八萬六千元,涉資約五十九億購入毗鄰的壽山村道三十九號,低出約三成七,但目前豪宅市況難以與當時相提並論,始終去年出現反修例政治事件,加上疫情夾擊,本港經濟情況轉差,內地豪客幾近絕迹,不少豪宅新盤急煞停推售,價格難免受壓。
就算項目於五月底以暗盤形式推出時,有發展商對本報指,由於疫情持續,豪宅市況低迷,項目每方呎估值約四萬二千至五萬四千元,涉資約二十億至二十五億。
長實出價低於20億
不得不提,兩家財團「對壘」爭地早有前科,政府於九八年二月、招標推出馬鞍山酒店地,僅得兩份標書,正是由上述兩家財團角逐,結果,長實以最高標價一億二千萬投得,樓面呎價只一百九十八元。
壽山村道豪宅地盤約九萬四千多方呎,現有建築樓面四萬七千三百二十八方呎,可以地積比率達零點五倍重建,可建樓面約四萬七千三百九十八方呎。
兩財團九八年曾「對壘」爭地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址第一手業主ERIC GRIMBLE,於一九四一年以三萬三千元購入地皮,及後於一九四八年,美國政府以約三十一萬多元購入,並持有至今。
(星島日報)
「波叔」放售軒尼詩道商住樓 投資者疫市連環減磅 陳秉志4300萬沽比華利山
疫情走勢反覆,經濟亦受影響,資深投資者紛減磅沽貨,其中,「鋪王」鄧成波年內先後放售旗下多個物業,最新放售灣仔軒尼詩道商住樓,意向價約4億;另外,「磁帶大王」陳秉志等持有的跑馬地比華利山中層戶,則以4300萬易手。
投資市場淡風吹襲,投資者紛連環減磅。鄧成波年內先後放售旗下多個物業,最新出售灣仔商住物業,負責銷售的代理稱,為軒尼詩道168至170號煥然樓,意向價4億,地盤面積約1915方呎,可重建樓面約28725方呎,以意向價計,每呎樓面地價約13925元。
意向價四億
現址為一幢14層高商住大樓,地下至閣樓為商鋪,1樓至12樓為住宅,總樓面約22368方呎。
資料顯示,今年以來,鄧成波頻放售旗下多個重磅物業,包括旺角豉油街地盤及九龍城衙前塱道項目八成業權,市場估值分別為4.5億及6.5億。
同時,西貢康定路5座工廈亦推出市場放售,包括實惠集團大廈、中華製漆大廈1及2座等。
接連沽出豪宅
另一方面,「磁帶大王」的陳秉志亦加入沽貨行列。據代理指出,其持有的比華利山C座中層2室,面積1417方呎,以4300萬易手,呎價約30346元,屬市價水平。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以公司名義FIDELITY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持有,註冊董事包括陳秉志等人,並於01年以900萬購入,持貨19年間,帳面獲利3400萬,物業期間升值約3.78倍。
事實上,陳秉志早前已連環沽出旗下多伙物業,其中原由他持有的東半山嘉雲臺7座中層B室,早前以4500萬易手,單位面積1507方呎,屬3房間隔,呎價29861元,持貨17年帳面獲利3562萬,升值約3.8倍。
另外,曾由他持有的九龍塘又一居,以及比華利山另一單位,早前亦分別沽出。
(星島日報)
銅鑼灣怡和街鋪平50%短租平均每呎286元散貨場進駐
受疫情衝擊,令核心區鋪租備受壓力,銅鑼灣怡和街地鋪獲散貨場以短租形式10萬元承租,取代藥房進駐,平均呎租約286元,租金急挫50%之餘,並重返10年前水平。
市場消息指出,上述為銅鑼灣怡和街1至1L號香港大廈地下F號鋪,面積350方呎,附設入則閣約350方呎,以短租形式獲手機配件散貨場以10萬承租,平均呎租約286元,該鋪舊租戶為藥房,舊月租20萬,故租金急挫約50%。
每月租金10萬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址業主於2017年以7380萬購入,以公司名義LA GONDOLA LIMITED持有,註冊董事為羅姓人士及余姓人士,以最新租金計,享租金回報率約1.6厘。
舊租客藥房
代理指出,受疫情等不明朗因素衝擊,令核心區鋪位承租力非常疲弱,雖然近期疫情稍稍放緩,亦未能為市場挽回頹勢,市場觀望氣氛揮之不去,儘管商戶以短租方式承租,取態仍相當保守審慎,現時銅鑼灣區內吉鋪處處,足見市場風聲鶴唳,故對鋪位租金持續下滑不感意外,並指上述租金重返10年前水平。
事實上,受去年中反修例事件及今年初新冠肺炎影響,各核心區鋪位租金均備受壓力,銅鑼灣為當中「重災區」,於今年以來已頻錄鋪位減租個案,資料顯示,怡和街2至6號英光大廈地下03號鋪,面積約500方呎,消息指,該鋪早前以每月約22萬租出,呎租約440元,較舊租客許留山月租約44萬,租金下跌50%。該鋪位位處怡和街最旺地段,附近設有紅綠燈位,面對崇光百貨,人流不斷,鄰鋪於鋪市高峰期呎租高達2250元。
THE SHARP每呎2.2萬售
同區銀座式商廈THE
SHARP亦錄全層成交。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月27日該廈高層全層3528萬成交,以樓面面積1600方呎計,每呎造價約22050元,同時,資料亦顯示,上址於2013年曾以5052.8萬沽出,惟於2016年取消交易,是次再度售出,售價較早前低約30%。
銅鑼坊鋪五年貶值58%
另外,市場消息指,同區銅鑼坊Red Mall 2樓單號鋪以108萬沽出,原業主於2005年以258萬購入,持貨5年帳面蝕讓150萬,期間貶值約58%。
另一方面,代理表示,天后英皇道2至4A號地下A號鋪,面積約749方呎,以約3950萬放售,呎價約5.27萬,項目連租約出售,現租客為地產代理公司,月租約11萬,租金至明年中,料買家可享租金回報約3.3厘,屬不俗水平。李氏續表示,該鋪位設有洗手間,同時備有三相100A電,該鋪位處港鐵天后站出口,人流量不俗,料推出市場洽購反應不俗。
(星島日報)
紫滕路屋地2.38億沽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九龍塘紫滕路單號屋地,在上月中以2.38億售。資料顯示,物業佔地約6265方呎,可建約10337方呎,樓面呎價約23025元。原業主為已故長江製衣創辦人陳瑞球,於2年前去世,物業現由其家族成員持有,執行人為其子陳永奎。
市場消息指,中半山君珀高層B室,約1452方呎,以約6000萬沽,呎價約41322元。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2年以6844.8萬購入,與內地一家從事石油經銷公司的高層名字相同,持貨8年帳面虧蝕844.8萬,貶值約12%。
君珀6000萬蝕讓
代理表示,西半山俊傑花園低層D室,783方呎,以1560萬售,呎價19923元。原業主於2009年7月以717萬買入,帳面獲利843萬,升值約118%。
另一代理表示,何文田雅利德樺臺中層A室,949方呎,零議價以1500萬成交,呎價約15806元。原業主於2015年6月以約1338萬購入,帳面獲利約162萬,升值約12%。
代理表示,火炭御龍山5座高層B室,764方呎,以1418萬售,呎價18560元。原業主於2014年以980萬購入,帳面獲利約438萬。
(星島日報)
Secondary sales fall over weekend
Property agency recorded 14 secondary transactions
at 10 blue-chip housing estates over the past weekend, down by 33
percent week-on-week.
With developers launching new projects as the
pandemic shows signs of easing, buyers are shifting their focus to the
primary market, agent said.
In Kwun Tong, a 517-sq-ft flat at Laguna City
changed hands for HK$7.6 million, or HK$14,700 per sq ft, after
HK$400,000 or 5 percent was cut from the original asking price while in
Hung Hom, an 853-sq-ft flat at Whampoa Garden sold for HK$14.68 million,
or HK$17,210 per sq ft, after HK$1.32 million was slashed from the
asking price.
And in Tin Shui Wai, a 635-sq-ft flat at Kingswood
Villas fetched HK$6.38 million, or HK$10,047 per sq ft, after
HK$610,000 was slashed from the asking price.
In the primary market,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0016) released 45 flats in the second price list of Wetland Seasons
Park phase 3 in Tin Shui Wai at an average HK$13,613 per sq ft after
discounts, about 5 percent higher than the first batch.
The cheapest flat in the list costs HK$5.19 million.
In Tuen Mun, Empire Group and Hong Kong Ferry (0050) sold a 406-sq-ft flat at Seacoast Royale for HK$6.6 million, or HK$16,273 per sq ft.
In Aberdeen, K Wah International (0173) sold a
2,747-sq-ft luxury house at Marinella development for HK$137.8 million,
or HK$50,164 per sq ft.
In the rentals market, a 254-sq-ft flat at Tak Bo
Garden in Ngau Tau Kok was rented for HK$9,200 per month, or HK$36 per
sq ft, after HK$1,800 was cut from the initial asking rent. The landlord
, who bought the flat for HK$2.6 million in 2013, will earn a rental
yield of 4.2 percent per annum.
(The Standard)
中環甲廈租跌 律師樓紛遷入升級
置地兩廈呎租110至130元 高位回落逾1成
疫情下商廈需求急降,中環甲廈租金下跌,吸引區內個別律師樓搬遷升級。置地旗下兩中環甲廈,近日錄得律師樓租用,呎租約110至130元,較高峰期跌逾1成。
整體中環商廈租務淡靜,而近日錄得零星成交,均屬區內租客搬遷。市場消息指,置地旗下中環歷山大廈錄得租務成交,涉及中高層1層半樓面,面積約1.4萬平方呎,成交呎租約110元。據悉,該廈本年初呎租水平近130元,如今較高峰期下跌約15%。
據了解,新租客為律師樓,目前租用同區皇后大道中9號全層以及部分樓層單位,合共約1.5萬平方呎,而目前該廈呎租水平約70至80元,而由於屬散業權物業,質素較次,樓面實用率亦較低;故是次趁租金回落,轉租歷山大廈,實用率較高及地點更佳,租金開支亦沒有大幅增加。
另一宗新租務亦屬置地旗下物業,涉及告羅士打大廈高層單位,面積約9,000平方呎,成交呎租約130元。該廈基座正為中環指標商場置地廣場,故屬同區極優質甲廈,如今成交租金水平亦較高位平逾1成。消息指,新租客為美資律師樓,目前租用中環香港會所大廈單位,即將約滿,趁指標商廈租金回落,如今轉租。
疫情下環球商業活動大受打擊,令核心區租務活動淡靜。有代理統計指,7月整體甲級寫字樓市場新租賃成交按月下跌14%,連續12個月錄得負吸納量,涉及面積達27.71萬平方呎。中環寫字樓市場單月錄得2.92萬平方呎的負吸納量,空置率升至5.7%。
中環寫字樓 空置率升至5.7%
商業活動未恢復,令外資、中資機構少有新租中區甲廈單位,需求急降,同時個別租客遷出,令租金明顯下挫。
因中環仍是金融及專業服務業集中地,最優質商廈租金回落吸引同區租客搬遷。同時間,近年亦有律師行遷出中環,搬至港島東,如近日一間原租用香港會所大廈的律師樓,轉租太古坊濠豐大廈1.1萬平方呎樓面,呎租約50元,可節省一半以上租金。
(經濟日報)
更多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Luxury loses luster as more foreclosures seen
Luxury home prices fell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with a house at The Peak selling at a 20 percent
discount and a mainlander failing to repay their mortgage on a home at
The Pavilia Hill.
The 2,363-square-foot
house at Severn 8 on Severn Road sold for HK$175 million to a mainlander
for HK$74,058 per sq ft, an eight-year low at the project. It was the
first deal at the development in two years, and sold at a 20 percent
discount.
Meanwhile, a 735-sq-ft
unit at The Pavilia Hill in North Point which foreclosed in June sold
for HK$19.07 million, or HK$25,946 per square feet, after a discount of
8.3 percent.
Market watchers revealed
that the mainland owner purchased several properties a few years ago,
but four of them have been foreclosed.
CSI Properties (0497)
sold a 2,846-sq-ft penthouse at Dukes Place in Jardine's Lookout for
HK$200 million, or HK$70,274 per sq ft, to a mainland buyer, who paid
HK$60 million in taxes.
In the primary market,
Longfor (0960) and KWG (1813) will put 175 units of Upper RiverBank in
Kai Tak on sale on Thursday, while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0012)
plans to launch a new batch of Two.ArtLane in Sai Ying Pun as soon as
this month.
Henderson has released the second price list, involving 33 units, with an average price of HK$28,191 per sq ft after discounts.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0016) will soon release the new price list of Wetland Seasons Park 3,
which will go on sale as soon as this weekend.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a
545-sq-ft two-room unit in Taikoo Shing was fetched for HK$9.1 million,
or HK$16,697 per sq ft while a two-room unit in Laguna City in Lam Tin
changed hands for HK$6.69 million, a four-month low.
In the commercial market, Wheelock Properties sold the Oasis Place shopping mall in Kai Tak for HK$200 million.
Wharf REIC (1997) saw
foot traffic amounting to 180,000 in Harbour City last weekend, with
local customers growing 20 percent year-on-year.
"Shop King" Tang
Shing-bor is selling Jim's Commercial Building in Central and his Tsuen
Wan service apartment The Bay Bridge, totaling HK$3.2 billion.
(The Standard)
金鐘統一中心 吸引多元化業戶
金鐘統一中心位於金鐘站上蓋,屬區內地標式商廈,位置上比鄰太古廣場及政府總部,吸引多元化業戶進駐。
統一中心於1981年落成,樓齡39年,屬當年政府發展添馬艦區域時首批落成的商廈,故位置上最鄰近港鐵金鐘站,出入相當方便。
物業樓高35層,以樓層分隔,設有約15部客用電梯,有效疏導人流。物業基座為商場,設有不少銀行分行及財務機構,其中3樓更為運輸署港島辦事處,日常大廈人流相當暢旺。
而大廈以自用用家為主,主要的業戶包括多國領事館、旅行社及多間大學進修學院等。
比鄰沙中綫站 潛力看高一綫
大廈有天橋連接對面的海富中心及太古廣場,接連區內多個商場。海富中心及太古廣場設有不少食肆及商店,日常的消閒飲食需要一應俱全。將來沙中綫全綫通車後,金鐘將成為「超級轉車站」,其中一個出入口更位於物業對開位置,未來潛力被睇高一綫。
物業每層面積約20,489平方呎,大多業主會選擇以全層或是半層形式使用。而大廈亦有限制,一層最多只可分隔作4至5個單位,故每個單位面積最少有約4,500平方呎,加上單位柱位位於邊角位置,相當實用。
物業可享多重景觀,面向北方的單位可享外望政府總部及維港景致,另一邊單位則外望金鐘道一帶都市景致,景觀開揚。
今年暫5宗租務 平均呎租約47
大廈最高呎租紀錄曾達56元,為高層全層,面積約20,489平方呎,於今年3月份獲承租。事實上,統一中心今年租賃成交一般,截至8月份,該廈僅錄得約5宗租務個案,平均成交呎租則錄得約47.39元,呎租表現穩定。
物業買賣成交要追溯至2015年,屬34樓全層單位,面積20,489平方呎,以4.39億元售出,呎價約21,426元。
(經濟日報)
更多統一中心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統一中心出租
甲廈呎租大幅回落 預計帶動租賃需求升
新冠肺炎持續肆虐,經濟短期難有起色,個別企業為控制成本開支,選擇遷出租金相對較高昂的中區一帶,令早前港島甲級商廈空置率不斷上升。不過隨着市況發展,不少業主面對現實相繼減價,指標商廈呎租大幅回落,陸續吸引租戶回流,最新港島區甲廈空置率升勢放緩,相信在疫情未完全消退的市道下,港島甲廈空置率會維持高位徘徊,但升幅有望收窄。
傳統以來港島區寫字樓租金一向比其他地區貴,現時經濟環境不景氣,有部分企業棄租中區,轉投質素不俗而租金有較大折讓的東九龍。例如早前有市場消息指,香港按揭證券公司原租用中遠大廈共3層樓面,涉及逾6萬平方呎(未核實);最近僅續租其中一層,面積約2萬平方呎(未核實),成交呎租約53元。同時,該公司轉租觀塘甲廈Two Harbour Square共約7.3萬平方呎(未核實)樓面,呎租約25元,比中遠大廈的據點規模更大,但呎租料可節省一半。
料港島空置率 增幅收窄
受此趨勢影響,今年港島甲級寫字樓空置率持續遞增,8月份錄得約7.41%,比今年1月約5.65%,已上升1.76個百分點。當中頂級核心商業區如中環甲廈空置率最新為5.2%,為7年後再度升穿5%水平,而金鐘區則錄得約8.51%,創歷來新高。
港島甲廈空置率持續高企為不爭的事實,促使個別業主看淡前景,下調租金叫價,可從近期指標商廈租金表現反映,個別商廈新近成交呎租創多年新低。例如早前中環中心低層02室,面積約1,973平方呎(未核實),以呎租約40元租出,為該廈10年來新低。另上環地標甲廈信德中心租金同樣重回10年前水平,為招商局大廈低層11室,面積約1,057平方呎(未核實),由最初意向呎租約47元,交吉近一年後,最近期減至約29元終獲承租,減幅約38%。
上述兩幢均為中上環區頂級甲廈,在呎租經大幅下調後即極速獲市場承接,反映市場對指標商廈的需求仍然存在,只要價錢回落至一定水平,港島區指標商廈是優先獲市場承接;而隨着市道持續不濟,甲廈屢錄新低呎租個案,業主都需要因應市場進一步調整叫價,配合港島甲廈的號召力,預計將帶動租賃需求上升,料未來數月空置率仍會維持在頗高水平,但增幅會顯著收窄。
(經濟日報)
更多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中環甲廈 上月空置率回落
疫情有所改善,政府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市場逐漸回復正軌;而隨着核心區指標商廈租金已較早前大幅調整,部分企業趁機落戶,提升品牌形象,令空置率上升趨勢有所放緩。
代理表示,8月份港島區整體甲級商廈空置率為7.41%,對比7月僅輕微遞增約0.04個百分點,升幅有所收窄。當中中環區最新甲廈空置情況更見下跌,由7月約5.57%下降0.37個百分點,至8月約5.2%;而其他港島區包括銅鑼灣、灣仔、上環及金鐘甲廈空置率則持續上升,幅度約0.03至0.53個百分點。以上環甲廈升幅最為明顯。
代理預料,隨着不少核心區甲廈呎租回落至少3成,部分更與東九龍價錢相若,將成為企業進駐誘因,預計會繼續吸引企業租客重返核心區,令甲廈空置情況逐步改善。
銅鑼灣乙廈空置率 明顯升
該代理又稱,港島區整體乙廈空置率最新錄得約6.71%,按月上升0.16個百分點。按區域計算的話,銅鑼灣、灣仔、中環及上環全部地區乙廈空置率繼續遞升,由0.27至1.09個百分點,銅鑼灣升幅最為顯著。陳氏指出,銅鑼灣區乙廈空置率上升明顯,主要因不少區內乙廈多作零售及餐飲行業,面對今次疫情,受影響最大:同時,由於港島區甲廈租金水平持續下跌,拉近與乙廈差距,因而吸引不少企業在租金預算相若情況下,轉租港島區甲廈。
該代理續指,雖然新冠肺炎未有消退迹象,不過疫情受控亦是好消息,政府防疫措施逐步放寬,經濟活動可望逐漸回復正軌,而且疫情已持續大半年,很多業主都面對現實調低叫價,個別指標商廈呎租更低見30元水平,成功令一班租客以實惠租金搶租黃金地段。本身港島指標商廈持續具一定號召力及吸引力,加上租金下調有助提升物業競爭力,推動租客承租意慾,相信港島核心區甲廈空置率會穩步改善。
(經濟日報)
鄧成波標售兩物業 估值逾30億
荃灣汀蘭居意向23.8億 共放售60億物業
疫市下投資市場仍有憂慮,持重貨投資者紛放售物業,舖王鄧成波繼續放售物業減磅,現推出荃灣汀蘭居服務式住宅及上環全幢詹氏商業大廈全幢標售,市值約30億元。
其中坐落於青山公路汀九沿海路段的汀蘭居,物業樓高12層,總樓面面積約21.6萬平方呎,提供436間寬敞舒適的開放式單位、連露台單位及套房。房間面積介乎約300至450平方呎,部分客房更備有廚房,適合長期入住的賓客。汀蘭居於2015年初進行大翻新,當中2至4樓,共48間客房劃為4人房的青年共住空間,提供192個宿位,並命名為Commune。有代理表示,汀蘭居意向價為23.8億元。
會德豐2億 沽OASIS Place商場
另外,波叔亦放售上環詹氏商業大廈,物業位於德輔道中,地盤面積約1,376平方呎,樓高11層,標準樓層每層面積逾1,000平方呎,總建築面積約12,896平方呎。市場估值約7億元,兩項物業總值約30.8億元。事實上,連同早前放售旺角豉油街、九龍城地盤及灣仔全幢物業等,合共已逾60億元。
另外,發展商續沽非核心物業,會德豐地產宣布,以2億元連租約售出OASIS
Place商場,面積約10,000平方呎,為OASIS KAI TAK的商場部分。會德豐地產指,除OASIS
Place商場外、集團於過去一年沽售逾6.2億元非核心物業,包括Lexington
Hill商舖、世達中心多個單位連車位,及德福大廈的數個裝卸車位。
甲廈方面,消息指,金鐘力寶中心2座中層02至05A室,面積5,245平方呎,以約1.15億元成交,呎價約21,926元,屬市價水平。
(經濟日報)
汀蘭居意向價23億最矚目「波叔」連環放售物業中環商廈市值七億
「鋪王波叔」近期接連放售貴重物業,最新為深井全幢服務式住宅及中環全幢商廈,市值共逾30億,其中,汀蘭居全幢屬於重磅項目,意向價高達23億。中環詹氏商業大廈全幢市值則約7億。
「鋪王波叔」鄧成波今年以來頻散貨,繼早前大手放售物業後,重磅項目深井汀蘭居全幢及中環全幢商廈,亦加入放售行列,令旗下放售項目高逾96億。
市值共逾30億
代理表示,汀蘭居坐落於青山公路汀九沿海路段,樓高12層,總樓面面積約21.6萬方呎,提供436間房間,面積介乎約300至450方呎,部分備廚房,物業擁有餐廳、會所設施及車位配套,意向價23.8億,汀蘭居於2015年初翻新,當中2至4樓共48間客房畫為4人房的青年共住空間,提供192個宿位並命名為Commune。
資料顯市,汀蘭居於2017年初以16.8億購入,是次意向價較購入價高6.2億,幅度約36%。
提供436間房
該代理續說,詹氏商業大廈坐落於中環德輔道中102號及104號,毗鄰中環中心等,佔地面積約1376平方呎,樓高11層,每層面積逾1000方呎,總建築面積約12896方呎,具重建價值,地積比15倍,可重建逾20600方呎。該項目於2017年以4.5億購入,現時市值7億。兩項物業曾多次接獲查詢,現以要約形式出售,截止日期2020年10月23日。
詹氏商廈重建逾兩萬呎
今年至今,連同上鄧成波合共放售9項物業,西貢工廈項目包括實惠大廈、四洲食品網匯中心、四洲集團大廈、中華製漆大廈1座和2座,市值25億,葵涌光輝凍倉2期全幢市值20億,九龍城衙前塱道3至13號80%業權市值6.5億,還有油麻地窩打老道巨鋪,上海街舊樓,灣仔軒尼詩道煥然樓、太子基隆街一籃子物業,9項物業市值約96億。
(星島日報)
會德豐二億售OASISPlace商場
近期發展商積極沽售非核心物業,投資者亦樂於吸納,疫下民生地段受捧,會德豐地產沽售啟德OASIS Place商場,作價2億,平均呎價2萬,新買家料回報約3.5厘。
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集團貫徹集團資產優化的策略,過去一年集團沽出一籃子非核心資產,最新沽售啟德OASIS Place商場,項目屬啟德區首宗商場易手個案。
代理表示,啟德沐寧街10號OASIS Place,總面積約10000方呎,作價2億,平均呎價2萬,租客包括零售、餐飲及健身室等,項目連約易手,該代理續說,基於保密協議,租金未能透露。
平均呎價二萬
根據市場人士指,上述OASIS
Place商場月租收入約58萬,新買家料回報約3.5厘。另一代理指出,OASIS
Plac由4座高座及4座低座共8座大廈組成,合共提供648伙,加上啟德住宅第1期的4469伙已入伙,交通基建發展迅速,「屯馬綫一期」由烏溪沙站至啟德站今年初通車,待沙中綫全綫通車後,啟德區至中環需時10餘分鐘車程。
貫徹資產優化策略
該集團過去一年沽售非核心資產包括Lexington Hill商鋪、世達中心多個單位連車位,及德福大廈的數個裝卸車位。最大宗為去年11月,觀塘世達中心兩層連車位,以3.78億易手,成交呎價約6,571元,買家為滙豐,透過旗下的HSBC LIFE (PROPERTY) LIMITED購入。
(星島日報)
上海街商住樓意向2.38億
受疫情打擊,市場前景未見明朗,資深投資者紛減鎊沽貨,其中,「鋪王」鄧成波今年先後放售旗下多個物業,油麻地上海街全幢商住物業,以招標形式出售,意向價約2.38億,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3厘。
代理表示,上述放售物業為油麻地上海街339至345號全幢,現址為一幢9層高的商住大廈,地盤面積約2443方呎,以招標形式發售,意向價約2.38億,截標日期為下月20日。代理指出,該廈地下設有4個商鋪,總面積約2040方呎,已全數租出;而1至8樓則為住宅用途,合共提供32伙,總樓面約13592方呎,現由一家經營服務式公寓的公司承租,整個項目每月租金總收入約59.1萬,料買家享租金回報近3厘。
料回報近三厘
代理續稱,上述招標物業為市區罕有大型單一業權項目,現時出租率為100%,適合購入入作長綫收租投資用途,該廈地理位置不俗,旅遊業復甦後,該地段的賓館或服務式公寓需求將顯著增加,投資潛力可觀,故料推出市場後有力獲實力投資者或財團洽購。
除上述上海街項目推出招標外,事實上,今年以來,鄧成波亦推出一籃子重磅物業放售,當中包括旺角豉油街地盤招標,地盤面積約3534方呎,屬住宅(甲類)地皮,已獲批建築圖則,可重建一幢23層高、總批則面積約31807方呎商住大廈。此外,地盤位處單邊,價值較高,項目市場估值約4.5億,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4148元。
其餘放售的項目,包括西貢康定路5座工廈,目前亦推出放售,包括實惠集團大廈、中華製漆大廈1座和2座等,可建樓面約26萬方呎。
至於葵涌光輝凍倉2期全幢,亦推出放售,總樓面約29.38萬方呎,除工廈外盤外,亦有市區地段合共5個鋪位,當中以油麻地窩打老道40號1至2樓身價最高。此外,其持有的住宅舊樓亦罕有推出放售,太子基隆街1、3、5及7號全幢及9至11號逾20%業權;九龍城衙前塱道項目8成業權,市場估值約6.5億。
(星島日報)
紅磡區新增商業樓面 長實佔近8成
近年紅磡區有不少酒店、工廈重建,預計能夠提供多達約347萬平方呎的商業樓面,當中單是長實 (01113) 海韻軒、海灣軒及鶴園街工廈的重建計劃,便提供近270萬平方呎樓面,佔區內未來供應近8成。
海灣軒獲批建雙子式商廈
紅磡區由2011年分別批出酒店及商業地之外,一直缺乏大型商業項目供應,對上一個大型商廈已經是紅磡灣的中國人壽中心及祥祺中心,未來新供應則要靠私人業主重建。據資料顯示,紅磡區內未來至少有4個大型重建項目,合共提供逾347平方呎樓面,當中長實提出將臨海的海韻軒及海灣軒,兩幢酒店及家庭式酒店,進行重建成為商廈。
海韻軒重建為3幢辦公室
現時海韻軒及海灣軒合共提供約3,602間酒店房間,紅鶯道8號海灣軒,獲批則可重建成2幢約15層高的雙子式商廈,預計可提供約107.7萬平方呎樓面。而鄰近港鐵紅磡站的海韻軒,亦會計劃重建2幢約29層高商廈,以及1幢2層較矮的物業,樓面面積約110.7萬平方呎,屬區內矚目的重建發展計劃。
至於長實曾經計劃重建成「港人限呎盤」的鶴園街13號康力投資大廈,現時為工廈項目,惟未獲城規會同意,在政府重啟工廈活化措施之後,便將項目改為申請放寬密度重建成商廈發展,終於獲得批准。若按發展商提出方案,項目將以地積比率近12.8倍發展,興建成兩幢商廈,用作辦公室、商店及服務行業等用途,可重建樓面面積約50.9萬平方呎。
連同海韻軒及海灣軒的重建計劃,長實在紅磡的3個項目將提供近約270萬平方呎樓面,佔區內未來供應近8成,連同長實現時在區內的海濱廣場、都會海逸酒店等,將進一步鞏固其商業王國版圖。
另外,規劃多年的中旅協記貨倉重建項目亦即將上馬,該集團在2018年便為中旅貨運物流中心(稱協記3倉)斥資近7億元完成補地價,將重建作酒店,以發展樓面約22.9萬平方呎計,每平方呎樓面地價約3,061元,其中約9.1萬平方呎用作後勤設施,以及約2.4萬平方呎留作零售及餐飲樓面。至於1倉和2倉項目,會重建成商廈,主要發展寫字樓,料共提供約78萬平方呎商用樓面,若落實發展,相信將加快區內轉型,並進一步提升區內的商業氛圍。
(經濟日報)
超級財團啟德第4幅地 融資88.8億
會德豐等組合 至今累積貸款達288億
會德豐地產等組成的超級財團陸續就啟德跑道區住宅地融資,最新就第4A區1號地皮向星展銀行(香港)融資88.8億元,相當於地價近7成,連同之前已完成融資的3幅跑道區地皮,累積融資達288億元。
由會德豐聯同多間不同發展商組成合資財團,投得5幅跑道區地皮,涉及金額高達595億元,吸納多達444萬平方呎樓面。
早前超級財團已經就其中4幅地皮完成融資,最新在上個月初就第4A區1號地皮,與星展銀行(香港)簽訂建築抵押貸款(BUILDING MORTGAGE),融資88.8億元,以財團約127.4億元投得地皮的地價計算,比率達69.7%。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筆逾88億元的融資分為3個部分,分別涉及50.96億、30.84億及7億元,總數約88.8億元,相信最初一筆50.96億元的貸款屬於地價融資,相當於中標地價大約4成,其餘37.84億元則屬建築成本的融資。
創興銀行:麗新地融資比例合理
連同之前就另外啟德地皮的融資,超級財團至今融資約288.8億元。過去第4B區1號、3號,以及第4C區2號地皮,地價跟融資金額的比例介乎58至71%,今次跟之前融資比率相若。
另一方面,麗新 (00488) 在7月份向創興銀行 (01111)
融資2.93億元,相當於地價金額的140%,創興銀行補充指,該行向地產發展商貸款時,遵循金管局相關的監管規定,向至少兩間獨立及專業估值機構索取估值,以較低估值作為計算貸款比率的基礎,除了地皮價值外,還會考慮建築後預期的物業價值、物業市場銷售的狀況等等因素。
創興銀行強調,該融資項目乃完全符合金管局相關監管要求,並在審慎信用風險承擔範圍內進行,融資比例屬市場的合理水平。
(經濟日報)
恩浩每呎1.2萬蝕讓8%放售
消息指,九龍灣恩浩國際中心高層單位,以意向價2600萬放售,低市價約20%,更較其購入價低約8%,意味業主以「蝕讓價」沽貨。
代理表示,九龍灣常悅道1號恩浩國際中心高層E室,面積約2122方呎,為海景優質戶,意向價約2600萬,平均呎價約12253元,低市價約20%,項目連約放售,現收月租約4萬。該代理續表示,業主於去年初斥資約2838萬買入,一直以約3395萬元放售,及後遇上反修例事件及疫症雙重打擊,遂減價約23%放售,對比一年半前購入價低約8%。
大圍雲叠地鋪2308萬售
此外,鋪市亦錄低市價承接。市場消息指出,大圍田心街20至30號雲叠花園地下雙號鋪,面積約700方呎,以2308萬成交,每呎造價約32971元,據悉,該鋪由日本料理以8萬承租,料回報約4.16厘。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鋪位原業主於2007年以710萬購入,故持貨13年帳面獲利1598萬,期間升值約2.25倍。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上述鋪位門闊26呎半,深約26呎,早前曾以逾3000萬放售,惟受疫情打擊,叫價一減再減下才沽出,該鋪位處田心村,前方設停車場,好多戶外餐廳,周末人流量不俗,認為成交價低市價約5%。
(星島日報)
四大核心區錄945個吉鋪
有代理行指出,今年第3季四大核心區吉鋪數量達945間,較過去半年急升37%,按年更增近一倍,創歷來新高水平,該行更推算現時全港吉鋪數量達4000間。
該代理行發布今年7至8月份(尖沙嘴、旺角、銅鑼灣及中環)吉鋪報告,指出四大核心區吉鋪數量高達945間,較去年同期的485間,按年急增約95%,核心區整體空置率約12.6%,創該行歷來新高水平,當中以銅鑼灣為「重災區」,吉鋪數量約198間,空置率達18%。
代理指出,是次統計新增元朗區,全港主要街道吉鋪數量約1151間,當中核心區佔945間,較今年1月至2月的689間吉鋪,再度上升約37%。
代理:過去半年急升37%
代理續指出,核心區內遊客街道及食街空置率尤其嚴重,如尖沙嘴廣東道錄7間吉鋪,較年初2間大增,中環蘇豪區及蘭桂坊一帶,更分別錄46間及18間吉鋪;若以主要街道區分,銅鑼灣謝斐道以35.2%居首,尖沙嘴加連威老道則以34.6%居次席。
代理指出,以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推算全港吉鋪數達4000間,若計及商場鋪及樓上鋪,料數目將更高。市道疲弱租戶提供租金減免等措施。
創歷來新高水平
代理指出,雖然是次吉鋪數量已創歷來新高,惟代理認為市況並未「到底」,料鋪市調整期將持續,料鋪位租售價下跌約50%,空置率將持續上升,料明年首季核心區整體空置率將上升至13%至14%,以銅鑼灣「最傷」,屆時該區空置率將接近20%。
(星島日報)
億京永南倉補價逾14億
疫情持續下,市場補地價個案不多,其中由億京持有的荃灣沙咀道項目,即永南貨倉大廈,已在上月完成補地價,涉資逾14億,每呎補價約2846元。
地政總署公布,上月最新項目補地價情況,其中荃灣沙咀道項目,即億京持有的永南貨倉大廈,已在上月完成補地價,涉資為14.1462億,以樓面約49.71萬方呎計,每呎樓面地價約2846元。市場指,項目將補價作商貿用途,本報昨向億京查詢,但發言人指暫不回應。
每呎補價約2846元
項目原由永泰持有,並於17年時轉售予億京,當時作價逾21.6億,以樓面約49.71萬方呎計,每呎樓面地價約4350元。項目於88年落成,以發展成本約2.083億計,帳面獲利逾19億。
項目位於荃灣青山公路503至515號及沙咀道1至9號,當時有市場人士指出,由於項目地積比經已用盡,預料將透過補地價作重建,並興建作商廈。
(星島日報)
億京沙咀道項目完成14億補地價
新冠疫情影響下,補地價進度緩慢。地政總署資料顯示,由億京持有的荃灣內地段第28號、即沙咀道永南貨倉大廈,在本月初完成補地價,涉金額逾14.14億元;若以可建樓面約50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補價約2841元,相比起第一集團同區大涌道18至20號地皮,在去年4月以逾9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5334元完成補地價,億京今次每方呎樓面地價較1年多前跌47%。
資料顯示,億京是於2017年以21.625億元向永泰地產(0369)購入永南貨倉大廈,為當時最大額的工廈成交,以物業樓面約50萬方呎計,呎價約4325元。
樂風擬逾1.3億購大角嘴舊樓
另一方面,過去致力發展工商物業的樂風集團,近年涉足住宅發展;繼今年6月以3.1億元收購太子洗衣街181至183號全幢商住物業後,預計再以1.35億元,收購大角嘴界限街2C至2D號全幢商住大廈。如果成功收購,將成為集團3個月內第二度購入住宅物業,涉資約4.45億元。
樂風集團創辦人及主席周佩賢表示,是次收購的界限街2C至2D號物業,鄰近區內指標屋苑港灣豪庭,樓齡約65年,現為一幢6層高舊樓,地盤面積約2800方呎,地段現劃為「住宅(甲類)」用途,以最高地積比率9倍,預計可重建樓面面積約2.52萬方呎,以預計總收購價1.35億元計,每方呎樓面地價5357元。
周透露,現時已購入10伙、涉資1.15億元,目前餘下2個單位尚未收購,或向土地審裁處入稟申請強拍出售。至於項目發展,因地盤面積較細,集團會於建築設計及內部裝潢上花多點心思,務求建造寬敞及空間感強的小型單位。
(明報)
銅鑼灣商舖空置率18% 歷來最慘烈
新冠疫情重創本港零售業及商舖市道,據代理行數據顯示,今年7至8月(第三季)四大核心區尖沙嘴、旺角、銅鑼灣、中環,區內空置地舖數目增加至945間,較今年首季的689間,增加256間或37%;與此同時,四大核心舖位空置率高達12.6%,為該行自2015年第三季起進行相關統計以來的新高紀錄,其中銅鑼灣商舖空置率更高見18%,可說是「冠絕」各區。
與此同時,該代理行估計,現時全港吉舖最少有4000間,若計及商場和樓上舖,吉舖數目有機會更高。
四大購物區地舖整體空置13%
代理表示,除四大核心區外,今季亦首度統計元朗區的吉舖情况,共涵蓋5區221條街道、合共10,250間街舖(四大核心區佔7525間、佔逾七成),是次數據主要反映香港受新冠疫情打擊後半年,以及本港於7月中爆發第三波疫情前後的商舖市况。據統計,上述5個主要購物區共錄1151間吉舖,當中四大核心區佔945間、元朗佔206間。
謝斐道加連威老道最惡劣
代理表示,四大核心區中,以銅鑼灣空置率最高,達到18%;尖沙嘴、中環分別為16.9%及16.2%;旺角最低只有7.4%。另元朗舖位同期整體空置率7.6%。若以街道空置率而言,以銅鑼灣謝斐道的空置率最高,達到35.2%;其次為尖沙嘴加連威老道,空置率為34.6%。
該代理續指,疫情重創本港旅遊業及飲食業,同時加速網購發展,速遞相關行業頻頻租舖,帶動核心區內,速遞公司或網購取貨點的據點相對增加,相關商舖共12間,較今年初錄得6間,約半年間增加一倍。
展望後市,代理預料,舖市的「超大型調整期」仍然持續,預計未來半年核心區空置率仍在高位徘徊,估計核心區商舖整體空置率,明年初將進一步升至13%至14%;至於民生消費元素較高的元朗區,整體空置率則維持7%至8%。
業界籲業主租金減半紓困
商舖價錢方面,核心區商舖租、售價維持今年全年跌40%至50%預測,民生區租、售價則全年跌近20%,預計最快明年始有轉機。代理建議,商場業主應對現有租戶,全數減免基本租金,只收營業額分成,為期半年,同時亦期望商場有更多推廣及推出刺激消費方案。至於街舖,建議業主下調租金三至五成,同樣為期半年。若目前商舖尚未出租,業主可考慮接受市值租金出租物業,並提供免租期、提供裝修期補貼等。
(明報)
樂風擬1.35億收購界限街舊樓
發展商收購舊樓步伐並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年開始轉戰重建項目市場的樂風集團,預算斥資1.35億元收購大角咀界限街2C至2D號全幢住宅物業,現已收購逾八成業權。
界限街2C至2D號現為一幢6層高、樓齡65年的住宅物業,地段現時劃入為「住宅(甲類)」用途,地盤面積約2800方呎,以最高地積比率9倍計算,可重建樓面面積約25200方呎。樂風集團創辦人及主席周佩賢表示,預算整個收購將斥資約1.35億元,即每方呎樓面地價約5357元,計劃興建一幢22層高的商住物業。
擁八成業權 或申強拍
據了解,上述項目涉及12個單位,目前餘下2個單位尚未收購,如業主提出的開價過高或交易條件不理想,發展商將有機會向土地審裁處入稟申請強拍出售。
有代理指出,樂風集團接連收購數個油尖旺區潛力重建項目,包括今年6月以3.1億元收購旺角洗衣街181至183號全幢物業,將重建為商住項目。而大角咀必發道100至114號工業大廈,擬重建成商廈。
另外,有代理稱,九龍灣商廈恩浩國際中心高層E室,建築面積約2122方呎,業主現以意向價約2600萬元放售,呎價約12253元,較一年半前購入價低約8%,冀盡快套現離場。
(信報)19 building plans get the go-ahead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s project, located at 2 Tai Cheong Street, has been approved. (Sing Tao)
The Buildings Department approved 19 building
plans in July, including the 2 Tai Cheong Street development project of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0012), the Yau King Lane project of Sun Hung
Kai (0016) and the Chinachem project above Ho Man Tin Station.
The department approved four on Hong Kong Island,
nine in Kowloon and six in the New Territories. Of the approved plans,
seven were for apartment and apartment/commercial developments, five
were for commercial projects, two were for factor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s, and five were for community services.
The Yau King Lane project in Tai Po covers a gross
floor area of 900,000 square feet. The Tai Cheong Street development
project in Sai Wan Ho involves a 129,000 sq ft gross floor area with 415
units. The Ho Man Tin station phase two project involves a gross floor
area of 639,400 sq ft with four buildings.
In other news, an investor is selling more than 85
percent interest in Tai Chi Court in Tsim Sha Tsui for HK$580 million,
at a loss of HK$48 million.
The asking price is 7.6 percent lower than the buying price two years ago.
The owner bought the court from "Shop King" Tang Shing-bor in 2018 at HK$628 million.
The said project has 36 residential units, three offices and one shop of Tai Chi Court with a site area of 5,441 sq ft.
In other news, Hong Kong Ferry (0050) and Empire Group sold a 1,267-sq-ft penthouse at Seacoast Royale in Tuen Mun for HK$30 million, or HK$23,678 per sq ft, by tender, the highest price at the project.
(The Standard)
企廣二期全層7200萬易手
受疫情重創,甲廈市場受打擊,再錄低市價成交。九龍灣企業廣場高層全層,以7200萬易主,每呎造價約7643元,低市價約10%,買家凱普生物科技,該公司為全民自願病毒檢測的其中一家負責機構。
全民檢測機構凱普生物承接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企業廣場2期35樓全層,本月1日以7200萬易手,買家凱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YBRIBIO
LIMITED),董事包括該集團董事長黃偉雄(Huang Wei Xiong)、副總經理管秩生(Kun Tit
Sang)等人。原業主於2002年以1390萬購入,持貨18年帳面獲利5810萬,期間升值約4.18倍;據代理指出,上址全層面積約9420方呎,呎價約7643元,該甲廈2期近期平均呎價逾8000元,同時上述為優質單位,成交價低市價約10%,重返一年前水平。
大南街鋪1708萬成交
另外,深水埗大南街205號地鋪,面積900方呎,附設入則閣900方呎,以1708萬成交,呎價約18978元,該鋪由花店以2.6萬承租,料回報約1.8厘。
原業主於1997年以1380萬購入,持貨23年帳面獲利328萬,期間升值約24%。
(星島日報)
尖沙嘴太極大樓八成半業權蝕放
有投資者罕有蝕放持有的市區全幢物業大部分業權。有業主放售尖沙嘴柯士甸道132至134號太極大樓主要業權,項目地盤面積約5441方呎,物業現為一幢12層商住大廈,地下為商舖,1樓為寫字樓,2樓至11樓為住宅,預計重建後樓面約65,292方呎。上述物業共36個住宅單位、3個寫字樓單位及1個地舖,涉全幢大廈逾85%業權,意向價5.8億元。
據了解,物業現由一名投資者持有,2018年以約6.28億元向「舖王」鄧成波購入上述業權,按5.8億元意向價計,即意向價較兩年前購入價低約4800萬元或8%。代理指,買家可翻新住宅部分作服務式住宅出租,料租金回報可達3厘;若申請強拍集合百分百業權,則可重建為一幢銀座式商廈。
凱普生物科技7200萬購企廣2期全層
另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九龍灣企業廣場2期35樓全層,本月初以7200萬元沽出,全層面積9420方呎,呎價7643元,新買家為凱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早前本港全民檢測的其中一間負責機構。翻查資料,該廈一個面積相同的全層戶,曾在2018年1月以9550萬元、呎價10,138元易手,做價屬該廈高位,意味最新成交價從高位回落約25%。原業主2002年1390萬元購入物業,持貨18年,帳面獲利5810萬元或逾4.1倍離場。
(明報)
富臨中心呎租13.7元平過工廈 新式商業樓疫市受壓 回報低見1.1厘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本港工商物業租金持續調整,當中在兩年前高價出售、近一年才開始入伙的新式工商物業租金受壓最嚴重,拖累回報不斷創新低。入伙一年的九龍灣全新商廈富臨中心,最新呎租低見13.7元,平過區內工廈,業主收租僅享1.1厘租金回報。同於去年入伙的葵涌商廈K83,亦有單位呎租跌至約16元,較去年底高位挫四成。
位於九龍灣偉業街38號的富臨中心,由兩座大廈組成,屬近年九龍東商業區罕有可供拆售的新建商廈,故在2018年開售時吸引不少投資者入市。項目在去年7月起入伙,但因社會事件及新冠肺炎疫情連環打擊,令商廈需求急跌,租金大幅受壓。
據了解,富臨中心在本月連錄兩宗低價租賃成交,呎租失守20元大關。該廈A座中層A室,建築面積3652方呎,剛以每月5萬元租出,呎租僅13.7元,成為該廈入伙以來新低。業主為內地客,於2018年9月以5556.52萬元購入,現回報只有1.1厘。
至於另外一宗為同座高層E室,建築面積5866方呎,成交月租9.44萬元,呎租僅16.1元,該單位由內地業主在2018年6月斥8546.76萬元購入,回報1.3厘。
富臨中心在去年7月入伙,同年8月呎租一度錄得29元新高,但因大量租盤未被吸納,隨後呎租拾級而下,今年4月已降至20元,本月終告失守,進一步跌穿20元。
葵涌商廈K83呎租高位挫40%
資料顯示,目前九龍灣區內的工廈如美羅中心、九龍灣工業中心等,近兩個月成交呎租15至18元,可見新樓富臨中心的呎租,已較入伙逾20年的工廈更低。至於同區樓齡較新的散業權商廈,包括恩浩國際中心及億京中心,呎租仍有18至22元,即富臨中心的呎租較市價低兩成以上。
事實上,據代理的報告指出,九龍東商廈空置率高達13.9%,為全港主要商業區中空置率最高的一區,租金難免受壓。
同在2018年開售的葵涌大連排道83號商廈K83,已入伙一年,呎租亦由去年12月最高位27元,逐步降至近月20元以下,本月更錄破底成交。單位為低層3室,建築面積1733方呎,以每月2.8萬元租出,呎租只有16.2元,較去年高位低40%。業主在2018年7月以2114.26萬元入市,回報約1.6厘。
至於在2018年初以長樓花姿態發售的荃灣德士古道212號新式工廈W212,在近月開始入伙,惟租金回報率亦欠佳。
荃灣W212實際月租料少於6000
市場指出,W212中層9室,建築面積561方呎,月租9000元,呎租約16元。業主在2018年1月以588.4萬元購入,回報達1.8厘,但據知業主以全包形式租出,即包括管理費及電費等,故實際月租或少於6000元。
(信報)
興富中心高層戶1500萬售出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表示,佐敦興富中心高層05至06室,面積約1477方呎,連租約以1500萬元售出,成交呎價約10155元,較原叫價約2000萬元低25%。
若以目前每月租金收入約4.8萬元計算,租金回報率約3.8厘,收租投資相當具吸引力。
該行稱,買家以往多投資住宅物業,有見近期工商舖物業造價下滑,加上趁按揭成數提升的好消息,積極於市場上尋寶,鍾情今番單位租金回報可觀,涉及銀碼亦適合小試牛刀,因而決定入市。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3年初斥約1200萬元購入項目,7年後轉售賬面獲利約300萬元或25%。
(信報)
新地大埔項目批則 建14幢住宅大廈
總樓面約95萬呎 投資120億元
新地 (00016) 大埔白石角優景里地皮,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將建14幢11至14層高的分層住宅大廈,總樓面面積約95萬平方呎。
屋宇署7月共批出19份建築圖則,當中規模最大的,為新地在去年初以逾63億元,投得的優景里與博研路交界住宅地,將會興建14幢11至14層高的分層住宅大廈及住客休憩設施,部分設有1層平台及2層地庫,另設1幢1層高連地庫的會所,住宅樓面約89.2萬平方呎,另設5.7萬平方呎的非住宅樓面。
新地曾經透露項目總投資約120億元,會設計各類單位以迎合市場所需。
另外,華懋投得的港鐵 (00066) 何文田站上蓋項目2期,亦就建築圖則作重大修訂,將建4幢樓高25層至26層高的住宅,涉及樓面約63.94萬平方呎。
何文田站2期 建4幢分層住宅
除了大型賣地項目之外,市區舊樓重建亦陸續批則,當中雅居樂 (03383) 斥4億元收購鰂魚涌英皇道前公務員合作社項目,則獲准重建成只有4層高的分層住宅,總樓面1.6萬平方呎。
該地盤為英皇道992至998號,周邊都以高密度的住宅大廈為主,包括旁邊有「怪獸大廈」之稱的益昌大廈、益發大廈等樓高近20層。雅居樂在2017年收購之後,市場原本以為會興建成高層單幢樓,但據屋宇署資料顯示,項目獲批建4層高住宅,跟重建前的高度相若,在鬧市之中屬相當罕見。市場估計,有機會是受地契所限,可建樓面設上限,要補地價之後才能夠用盡地積比率。
同樣屬舊樓重建的西灣河太祥街2號,恒地 (00012)獲批建1幢30層高分層住宅連住客休憩設施(另設1層地庫),總樓面約12.9萬平方呎。據發展商去年透露,項目間隔由開放式至2房,提供約400伙。
至於興勝創建 (00896) 在2017年以2.4億元,購入的九龍城衙前圍道57A號地盤,則會重建成1幢8層高分層住宅,另設2層地庫,可建樓面約2.45萬平方呎。
(經濟日報)
灣仔灣景中心大廈 財團進行併購
多家公司入市 台資近年7700萬購10伙
市區項目重建價值備受看好,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灣仔灣景中心大廈近期錄多宗公司名義入市個案,其中有台灣資金以7,700萬購入10個單位,相信正有財團對該廈進行併購。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灣仔灣景中心大廈B座高層7室,實用面積357平方呎,近日剛以858萬元易手,呎價24,034元,直逼同區銷售中新盤。登記買家為AURORA
VOYAGE LIMITED屬於1間海外註冊公司,背景相當神秘。而該公司於2018年開始先後購入同屋苑3個單位,涉資約2,568萬元。
近日高層357呎 858萬元易手
事實上,除了上述財團外,市場尚有另外多家公司在併購單位,例如宇聯國際有限公司於2018年開始,先後購入10個單位,成交價介乎659萬至835萬元,涉資共7,700萬元。最新一宗為灣景中心大廈C座中層5室,今年5月以659萬元購入。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公司董事包括林志明、林淑嬌,2人均持有台灣護照,故入市須支付買家印花稅稅額達2,310萬元。
兩年暫30買賣 大部分須付辣稅
灣景中心大廈二手買賣並不活躍,2018年至今約30宗買賣,但大部分由公司名義購入,全部須支付30%辣招稅。其中一間叫VANORA LIMITED的公司,2018年初以1,460萬元購入兩個單位,公司董事包燕飛,與華潤物業總經理同名。
資料顯示,灣景中心大廈於1979年落成,一共有3座大廈共936個單位,而A座由華潤集團持有現為木棉花公寓,屬於服務式住宅,而B、C座則由散業權持有,相信財團要花較長時間才能併購成功。
(經濟日報)
太古灣仔寶華大廈 重建商廈
商廈重建加快,屋宇署7月份批出的建築圖則之中,包括5個商業項目。其中太古地產 (01972) 收購的灣仔寶華大廈重建,將會重建成1幢28層高的商廈,進一步鞏固太古區內商業王國版圖。
擬建28層高商廈
位於灣仔皇后大道東46至56號的寶華大廈,連同蘭杜街1至11號,及晏頓街2至12號,近年由太古完成收購。發展商在7月份申請進行重大修訂,擬重建成1幢28層高的商廈,另設4層地庫,總樓面約21.8萬平方呎。
太古地產自早年在金鐘興建太古廣場之後,便拓展灣仔北的版圖,目前除了太古廣場3期、軒尼詩道28號、忠意保險大廈,以及STAR STUDIOS 1及2期外,在區內收購晏頓街及永豐街舊樓亦將進行重建。
除了寶華大廈重建之後,資本策略 (00497) 收購的銅鑼灣信德街17至17A號舊樓,亦申請重建成1幢26層高的商廈,總樓面約2.94萬平方呎。
同時,由中資投石智庫收購的尖沙咀金巴利道51號,則擬重建成1幢19層高的商廈,另設1層地庫,總樓面約4.3萬平方呎。
(經濟日報)
10個重建項目 長沙灣區將變天
深水埗、長沙灣一帶雖然屬於傳統舊區,不過近年發展商及市建局積極收購舊樓,令到未來有不少新盤供應。目前區內至少有10個重建項目,預計能夠提供2,575伙,逐步洗脫過去舊區形象。
深水埗、長沙灣屬於市建局其中一個重點重建地區,過去先後展開超過10個重建項目,特別在海壇街一帶,先後建成愛海頌、傲凱等,而今次海珀亦是德祥地產 (00199) 與市建局合作重建的項目。
巴域街項目 總樓面41萬呎
市建局目前在區內仍然有3個重建項目,並已經批出。有望在未來幾年陸續推出,當中以恒地 (00012)
13.68億元投得的青山道/元州街項目規模較大,將會重建成商住大廈,提供261個單位,以及2.7萬平方呎商業樓面,而同系香港小輪 (00050)
投得的通州街/桂林街重建項目,則會提供大約209個單位。
除了競投市建局項目外,恒地自己亦積極在區內收購舊樓,部分項目規模更相當龐大,當中巴域街、南昌街及耀東街地盤,佔地達4.55萬平方呎,預計總重建樓面約41萬平方呎,曾經獲批建築圖則,重建成1幢逾50層高商住大廈。若以平均每個單位500平方呎計算,估計能夠提供約800伙。
中資財團亦積極在區內收購重建,其中在同區擁有營盤街The Campton的萬科(香港),近年亦在海壇街244至276號,以及醫局街221至233號展開舊樓收購,並已經申請透過強拍統一地盤,前者可建樓面約16.87萬平方呎,市場估計可提供大約340伙。
(經濟日報)
皇九呎租54元創六年新低
受疫情肆虐拖累,甲廈市場七零八落、租金持續下滑。消息指,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高層優質海景戶,於交吉一年後,以每呎54元租出,低市價逾10%,並創該甲廈6年來新低。
甲廈租金急下滑,市場消息指出,上述為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高層單位,面積約4120方呎,以每呎54元租出,月租約22萬2480元。據業內人士透露,上述單位坐享開揚海景,屬該甲廈優質單位,惟受市場淡風吹襲,單位已交吉逾一年,早前曾以每呎70元放租,因市場承租力疲弱不堪,業主遂擴闊議幅吸客,造就是次低價承租,以市價每呎60元計,低市價約10%,料新租戶為跨國金融公司。
坐享海景 交吉逾一年
另外,代理亦指出,受新冠肺炎於今年初爆發,拖累甲廈需求急速萎縮,中環皇后大道中九號鄰近區內地標置地廣場,為核心區內知名甲廈之一,亦難以獨善其身,資料顯示,該甲廈高層07室,面積約1902方呎,於1年前續租,呎租亦高達90元,反映現今租金已是今非昔比,同時亦指出,該甲廈因業權較分散,故於逆市下租金防守力較弱,該甲廈現時有兩全層於市場上放租,反映空置率偏高,現時平均每呎叫租介乎60元至70元。
置地每呎叫租60元起
據代理資料顯示,該甲廈對上一宗承租個案為高層2室,面積約1224方呎,於今年7月以每呎70元租出,月租約85680元,其呎租與是次租金比較,折讓約23%;若該甲廈呎租跌穿50元水平,需追溯至2014年4月,當時該甲廈中層06室,面積約807方呎,以每呎47元租出,每月租金約37929元。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原業主於1996年以4000萬購入,以公司名義博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BROADSINO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持有,註冊董事分別為張姓、李姓及王姓人士,以最新租金計,享租金回報約6.67厘。
(星島日報)
更多皇后大道中九號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皇后大道中九號出租
工商鋪「減辣」滿月交投僅升約4%
受疫情衝擊,工商鋪市場風聲鶴唳、交投飽受壓力。金管局於上月放寬工商鋪按揭上限,成數由四成增至五成。
據代理行統計資料顯示,隨工商鋪「減辣」滿月,市場至今共錄390宗買賣,較上月同期微升約4%。據業界人士指出,是次數據反映新措施對市場效益僅屬「杯水車薪」,並籲政府進一步放寬按揭成數至七成。
金管局於上月20日實施工商鋪「減辣」,一般個案按揭上限由四成放寬至五成。
據代理資料顯示,新措施實施期間,工商鋪市場合共錄390宗成交,較上月同期的375宗,按月微升約4%;若以各範籌區分,鋪位及工廈分別錄84宗及260宗成交,較上月同期的78宗及237宗,按月上升約7.7%及9.7%,至於寫字樓方面,交投仍備受壓力,「減辣」至今錄46宗成交,較上月同期的60宗,按月下跌約23.3%。
商廈買賣跌23%
代理認為,金管局早前「減辣」措施力度稍為不足,而最新成交量錄輕微上升,只為鋪位及工廈售價已從高位大幅回落,吸引投資者趁低吸納所致,並直言與新措施無直接關係,當中寫字樓交投更持續下滑,反映甲廈空置率高企及市場交投仍疲弱不堪,故籲政府當局進一步放寬按揭成數至七成,方可推動市場走出「低谷」。
(星島日報)
九龍灣指標商廈恩浩國際中心極高層海景單位推出放售,更因心急套現而忍痛以蝕讓價錢出售,叫價約2,600萬元,折合呎價約1.2萬元,對比買入價更低約8%。
代理表示,恩浩國際中心高層E室,面積約2,122平方呎,意向價約2,600萬元,平均呎價約12,253元。項目連租約放售,現收取月租約4萬元。業主於去年初斥資約2,838萬元買入物業,一直以約3,395萬元放售,惟及後遇上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雙重打擊,至7月第三波疫情爆發,遂大幅減價約23%,對比一年半前購入價低約8%,
成交呎價曾高見1.45萬
該代理續稱,恩浩國際中心極高樓層放盤偏少,以大廈頂層全層為例,面積約11,430平方呎,現以每平方呎約2萬元放售,同時對比其他相若樓層之海景散單位,是次放售物業呎價最為實惠。翻查資料,該廈的最高成交呎價紀錄約14,540元,為高層A室,面積約2,283平方呎,於2017年底易手。
(經濟日報)
疫情緩和 舖王波叔放售50億物業
疫情放緩,持重貨投資者紛紛趁機沽貨,舖王鄧成波近期頻頻放售物業減磅,包括服務式住宅、具重建價值地盤以及商廈等,合共涉資約50億元。
最近鄧成波連環推出物業放售,其中最貴重為荃灣汀蘭居服務式住宅。坐落於青山公路汀九沿海路段的汀蘭居,物業樓高12層,總樓面面積約21.6萬平方呎,提供436間開放式單位、連露台單位及套房。房間面積介乎約300至450平方呎,部分客房更備有廚房,適合長期入住的賓客。汀蘭居於2015年初進行大翻新,當中2至4樓,共48間客房劃為4人房的青年共住空間,提供192個宿位,並命名為Commune。代理表示,物業意向價為23.8億元。
另外,波叔亦委託代理放售上環詹氏商業大廈,物業位於德輔道中,地盤面積約1,376平方呎,樓高11層,標準樓層每層面積逾1,000平方呎,總建築面積約12,896平方呎。市場估值約7億元,兩項物業總值約30.8億元。
旺角豉油街地盤 叫價4.5億
波叔亦推售多個地盤項目,另一代理表示,灣仔軒尼詩道168至170號煥然樓現進行放售,地盤面積約1,915平方呎,現為一幢14層高商住大樓,地下至閣樓為商舖,1樓至12樓為住宅,總樓面面積約22,368平方呎,預計可重建面積約28,725平方呎,業主意向價4億元,以現時總樓面面積計,平均呎價約17,883元。另外,該代理行亦獲委託,放售旺角豉油街61至67號地盤。物業地盤面積3,534平方呎,劃為住宅(甲類),已獲批建築圖則,可重建一幢23層高,總樓面31,807平方呎的商住大廈,意向價約4.5億元。
九龍城住宅地盤 可重建6.3萬呎樓面
另一代理行表示,獲委託標售九龍城衙前塱道3至13號80%的不可分割業權。市場估值約6.5億元。物業現為一幢於1967年落成,樓高6層之商住大廈,涉及地盤面積約7,030平方呎,城市規劃為「住宅(甲類)2」用途,最大可建樓面面積約63,270平方呎。項目由舖王波叔持有,已作出併購多年。
近日疫情放緩,料投資市場略為轉好,而個別持重貨投資者,趁市況較年初理想,即推物業進行放售。事實上,受疫情影響,現階段舖位、商廈及酒店的租售價均下挫,預計具重建概念的住宅或商業地盤,因需時數年發展,屆時市況料有改善,故相信重建項目較受注視。
(經濟日報)
康城壓軸13期今起招意向 地段佳兼近商場 勢吸引逾40發展商
將軍澳日出康城發展日趨成熟,隨着區內大型商場「康城The LOHAS」於8月下旬首階段開放,該區吸引力大增,港鐵(00066)乘勢推出區內最後一個地盤日出康城第13期於本月18日(今天)起招收意向書,24日(下周四)截止。日出康城第13期可興建約2550伙,屬於該區近14年最大規模的一期,市場預計受惠於位置兼商場開幕等優勢,將吸引發展商參與,有望收40份或以上意向書,估值(已包括補地價)最高可達約154.7億元。
屬於日出康城壓軸推出的第13期地盤,位於日出康城的西北面,本來是日出康城的臨時交通交滙處,鄰近近月入伙的第5期MALIBU和近月積極賣樓的第8期樓花新盤SEA TO SKY。
可建4幢提供2550伙
該地盤將興建4幢分層住宅,可提供約2550伙,單位數目屬2006年1月批出的日出康城第2期提供約4272伙以來,日出康城14年以來單位數目最多的期數。
港鐵物業總監鄧智輝今年6月與傳媒會面時,已經提及港鐵會有秩序地推出手上的項目招標,當時已預告於本季推出日出康城第13期。港鐵昨日正式公布,今天起就第13期招收意向書,本月24日截止。值得留意的是,港鐵物業發展項目過往一般採用下午2時正為截收意向書或截標時間,今次則提早至中午12時截止。
港鐵指出,第13期總樓面面積上限約154.67萬方呎,地盤面向將軍澳海灣,並連接The LOHAS康城商場,收到發展意向書後,將編訂甄選的投標者入圍名單,以及邀請發展商或財團提交正式標書。
估值85億至155億
資料顯示,位於商場上蓋的日出康城第12期,去年底招標時每方呎樓面補地價(下稱樓面補價)約2835元,較去年3月第11期招標時的樓面補價約3194元低約11.2%。不過,業界人士認為,第13期位置較佳,樓面補價有望較第12期回升。
至於日出康城第13期的估值(包括補地價在內),業界估計介乎約85億元至154.7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5500至10000元。
有測量師表示最樂觀,認為該地盤享有海景,位置理想,規模亦大,加上商場已開幕,未來數年區內亦有跨灣連接路和將軍澳藍田隧道等通車,「時間係夾到perfect,發展商如果睇到呢一點,應該會好積極(提交意向書)」,相信可吸引40個以上發展商或財團提交意向書。該測量師表示,該地盤的估值約139.2億至154.7億元。
另一測量師稱,日出康城新盤的銷情一向理想,購買力和需求不俗,投資風險相對較低,將吸引發展商就日出康城第13期提交意向書,由於規模大,料日後招標時主要是大型發展商之爭,亦有機會吸引中港發展商組財團入標。
(信報)Hong Kong homebuyers return in droves for a sell-out weekend of flats offered by Sun Hung Kai and Henderson Land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SHKP) sold 126 of the 133 Wetland Seasons Park flats in Tin Shui Wai as of 9pm, agents said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sold 77 flats of its 80 units on offer at Two Artlane in Sai Ying Pun
Hong
Kong’s homebuyers turned up in droves to snap up new flats at two
projects on Saturday, shrugging aside concerns about the city’s
unemployment and the worst economic recession in decades, as
social-distancing regulations eased.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SHKP), Hong Kong’s largest developer by value,
sold 126 of 133 flats, or 95 per cent of the units offer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the third phase of its Wetland Seasons Park project in Tin Shui
Wai as of 9pm today. As many as 22 buyers registered for each available flat.
In Sai Ying Pun,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sold 96 per cent, or 77 of the 80 units offered at Two Artlane, with around nine bidders vying for each flat, agents said.
“Some
homebuyers may not have dared to come out to view real estate projects
over the last two or three weeks, but with the easing of
social-distancing regulations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slowly going back
to normal, more prospective buyers have come out,” agent said.
The
potential sell-out weekend vindicates the decision by developers to put
their projects back on the market, as generous discounts and easier
financing enticed investors and shoppers back to property launches. New
daily confirmed cases have fallen to single digits, giving local
authorities the confidence to let restaurants and pubs stay open until
midnight, while other entertainment venues closed since July 15 were
allowed to reopen.
Prices
at the latest batch of Wetland Seasons Park started at HK$4.2 million,
or HK$12,513 per square foot, going up to HK$12 million (US$1.55
million) with an 18 per cent discount. Flat sizes ranged from 300 sq ft
for a one-bedroom unit to 816 sq ft for a three-bedroom flat. The units
at Two Artlane cost between HK$5.6 million and HK$8.9 million for flats
ranging from 214 sq ft to 287 sq ft.
Most
flats at both projects were priced at less than HK$10 million each, so
would benefit from recent financing and mortgage measures, agent said.
The agent adde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ose who purchased flats at Two Artlane were aiming to rent the properties, due to expectations of a low interest rate environment over the next three years.
While
the city’s unemployment rate remained unchanged at 6.1 per cent in
August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third wave of Covid-19 infections,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underemployed rose to a 17-year high,
according to a government report on Thursday.
Hong
Kong’s economy remains mired in a recession, contracting 9 per cent in
the April-to-June period, and falling for the fourth straight quarter.
The city’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s forecast to shrink between 6 and 8
per cent this year, as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continued to wreak havoc
on the economy.
While
the city’s tourism sector has ground to a halt, retail sales have fared
no better. The city’s retail sales in July fell 23.1 per cent year on
year for the 18th month in a row,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government
statistic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新地高鐵上蓋申建兩幢鑽石形地標建築
新地(00016)去年11月動用高達422.32億元投得西九龍高鐵站上蓋商業項目(下稱高鐵上蓋項目),最新發展藍圖曝光,城規會2010年批准該用地興建3幢波浪形建築物,新地最新建議放寬高度限制,以興建2幢20至30層(另設2層地庫)鑽石形地標建築,原方案約28.6萬方呎寫字樓樓面則撥作零售用途,令該項目的零售樓面大增約九成,至約60.28萬方呎。
根據新地向城規會提交的最新方案,建議興建2幢商業樓宇,總樓面面積約316.46萬方呎,以約5倍地積比率發展,其中寫字樓地積比率約4.05倍,樓面面積約256.18萬方呎,零售用途的地積比率約0.95倍,樓面面積約60.28萬方呎。新方案之下,建築物高度約114至159米(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較大綱圖容許的90至115米,高約27%至38%,亦須獲城規批准。
新地並就該項目提出多項發展特色,包括一條由中九龍幹線園景平台、經過該項目連接至西九文化區海濱一帶的「西九花園綠徑」,全長約1.5公里;而該項目的總綠化空間約10萬方呎,包括約4萬方呎的中央廣場,可作為藝術展覽和音樂表演等用途。此外,高鐵上蓋項目與毗鄰的尖沙咀九龍站上蓋和鄰近的文昌街一帶住宅建築,建築物高度呈層遞的階梯式建築,形成新的九龍城市天際線。
近月新冠肺炎肆虐,令市場對寫字樓於通風和健康等方面設計尤為關注,新地遂於寫字樓部分引入4.2米高的特高樓底,並設有綠色天台和陽台等設施。
對於新方案的零售樓面有所增加,新地代理特別發展部項目總監麥孟添表示,原方案下的零售樓面只有約30萬方呎,規模主要服務其樓上的商廈或附近的居民,但高鐵上蓋項目的商場冀可打造為地區性的項目,可吸引附近社區的居民等使用,原有方案的商場規模未能配合,增加後約60萬方呎樓面面積較為適合。至於寫字樓樓面雖然相應減少,但麥孟添認為,相比之下只減少約一成樓面面積,對該區寫字樓供應的影響有限。
新地代理地產策劃及發展部規劃總監黃舜浣預計,整個項目若明年首季順利獲城規會批准,可望明年次季動工,2024年起部分設施開始落成,整個項目預計2028年完工。
資料顯示,新地去年投得高鐵上蓋項目後,先後兩度為寫字樓部分引入投資者,包括新地郭氏家族和平保(02318)旗下平安人壽;其中,新地佔50%股權、平安人壽佔三成,餘下20%則由郭氏家族持有,商場部分則由新地全資擁有。
(信報)
嘉芙中心全層叫價逾2775萬
有代理表示,尖沙咀嘉芙中心13樓全層,面積約2832方呎,以呎價約9800元放售,涉及金額逾2775萬元。
物業連租約出售,現由酒吧以月租約7.5萬元租用,租期至2021年中。
該代理指出,業主於去年底原叫價約3000萬元放售,是次下調意向價約7%,租金回報上升令物業更具競爭力。嘉芙中心樓上租客多以酒吧為主,出租率約九成,相信在疫情消退後,主題大廈的協同效應會發揮所長,租務需求可望更趨穩定,極其適合購入作長線收租投資之用。
(信報)
代理表示,九龍灣恩浩國際中心高層E室,面積約2122方呎,意向價約2600萬元,呎價約12253元。項目連租約放售,現收月租約4萬元。
據了解,單位位處單邊及極高層,因此即使日後啟德發展區郵輪碼頭一帶項目落成後,其海景景致亦不會受阻,實屬大廈罕有優質盤源。
該代理指出,業主於去年初斥約2838萬元買入物業,一直以約3395萬元放售,惟及後遇上社會運動及新冠肺炎雙重打擊,至7月第三波疫情爆發,遂大幅減價約23%,對比一年半前購入價低約8%,冀盡快套現離場,以換貨形式重組物業投資組合。
(信報)
南匯廣場相連單位意向價2200萬
代理表示,黃竹坑南匯廣場高層06至07室相連單位,面積約1728方呎,業主意向售價約2200萬元,呎價約1.27萬元;意向租金約4萬元,呎租約23元。
該代理表示,單位間隔四正實用,外望翠綠山景,約12呎特高樓底,開揚光猛,空間感十足。單位附設豪華寫字樓裝修,配備24小時分體冷氣,極具彈性,適合各行業進駐。
物業外牆為玻璃幕牆設計,高貴典雅,加上位置優越,步行約5分鐘即可到達黃竹坑港鐵站,附近設有多條巴士及小巴專線往來全港各區,十分方便。
(信報) Home sales rise as Covid curbs eased
Secondary
home sales rose over the weekend as developers launched more new homes
on the market amid an easing of pandemic curbs in the city.
A property agency recorded 16 secondary deals at ten blue-chip housing estates, up by 14.3 percent over the previous week.
In
Quarry Bay, a 689-sq-ft flat at Tai Koo Shing fetched HK$12.3 million,
or HK$17,852 per sq ft, after HK$700,000 was cut from the asking price.
And
in Sha Tin, a 451-sq-ft flat at City One Shatin fetched HK$6.3 million,
or HK$13,969 per sq ft, after HK$680,000 was cut from the initial
asking price.
In the primary market,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0012) released 68 homes in the third price list of Two Artlane
in Sai Ying Pun, at an average price of HK$28,746 per sq ft after
discounts, 4 percent higher than the first list. The developer sold 74
of the 80 flats on offer at Two Artlane on Saturday.
In
Tin Shui Wai,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0016) released 38 units in the
fourth list of Wetland Seasons Park Phase 3 at an average price of
HK$13,688 per sq ft after discounts, about 5.55 percent higher than the
first price list. The developer sold about 95 percent of the 133 flats
on offer at the project on Saturday.
And in Lohas Park, CK Asset (1113) will release the sales arrangement of Sea To Sky as early as today.
Meanwhile, Henderson Land is seeking to acquire 94-96 Robinson Road at the Mid-Levels through a compulsory sale.
The residential property has a site area of 6,362 sq ft and is valued at HK$353.54 million.
(The Standard)
恒基申強拍羅便臣道舊樓
市區土地供應有限,不少發展商透過併購舊樓增加土儲,據土地審裁處資料顯示,西半山羅便臣道94、94A、96號,早年獲恒基收購,目前集齊約91.304%業權,餘下2個單位並未成功收購,估值介乎1587萬至1637萬;最新發展商申請強拍,以統一業權發展,項目估值3.5354億。
已集齊91.3%業權
據文件顯示,項目地盤面積約6362方呎,現址為1幢樓高8層大廈,早於1964年落成入伙,至今約56年樓齡,然而,是次強拍申請人為MASTER HONEST INVESTMENTS LIMITED (韋誠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包括恒基集團聯席主席李家誠、執行董事郭炳濠、李鏡禹、馮李煥琼等;公司登記地址為中環國際金融中心2期72至76樓,即恒基總部。
市場估值3.5億
連同上述申請屬今年第24宗強拍申請,與去年同期相若。事實上該公司密密收購西半山一帶舊樓,本月初該公司收購的西半山羅便臣道27E及27F號舊樓,以底價2.34億批出強拍令。
(星島日報)
恒地羅便臣道舊樓 申強拍估值3.5億
恒地 (00012) 近年在西半山積極收購舊樓重建,當中羅便臣道94至96號舊樓,收購至91%業權申請強拍,估值約3.54億元,將連同比鄰舊樓一併重建,可建樓面約6.1萬平方呎。
是次為今年土地審裁處接獲的第24宗舊樓強拍申請,相較去年同期的28宗左右,今年受疫情影響,申請宗數有所回落。
至於今次申請強拍的羅便臣道94至96號,則主要在2017及2018年展開收購,據EPRC經濟地產庫資料顯示,當時每伙收購價達2,265.5萬至3,000萬元不等,地舖收購價亦有1,865萬及2,697.5萬元。
料與比鄰合併重建
根據土地審裁處文件顯示,恒地成功收購至91%業權,剩下兩個單位未完成收購,分別是2樓A室及2樓C室。按照恒地提交的估值報告,羅便臣道94至96號現時市值大約3.5354億元,每個單位估值只是1,295萬至1,762萬元不等。
羅便臣道94至96號佔地約6,362平方呎,屬於「舊契」物業重建限制比較細,獨立重建可建樓面約31,810平方呎,不過恒地亦已收購比鄰羅便臣道98及100號,將會合併重建,將地盤面積擴大至逾1.2萬平方呎,可建樓面約60,800平方呎。
恒地近年在西半山積極「插旗」收購舊樓重建,單是在羅便臣道便有數個重建項目,除了上述項目,還有羅便臣道88號、羅便臣道105號,而在今年初亦推售羅便臣道62C號的新盤THE
RICHMOND,首張價單涉及30伙,價單定價643.9萬至966.6萬元,呎價30,279至35,587元。
(經濟日報)
灣仔捷利中心 吸引用家進駐
灣仔一帶有不少商廈,其中捷利中心因坐落於灣仔與金鐘之間,加上大廈全由發展商管理,料吸引用家進駐。
大廈位於灣仔分域街18號,屬單幢式物業,於1991年落成,至今樓齡約29年。捷利中心坐落於告士打道及分域街交界,位於灣仔與金鐘之間,屬核心商業地段,可與周遭商廈群產生協同效應,旁邊為馬來西亞大廈,四周商廈林立,是港島傳統的商業區。
只租不賣 發展商管理
而該廈2樓亦特設天橋連接一旁的夏愨大廈,同時可橫過告士打道,通往香港演藝學院及電訊大廈。而大廈管理由發展商負責,全幢物業只租不賣,因此管理上更具優勢,令租客信心提高。
交通方面,從物業步行至港鐵灣仔站及金鐘站僅需約5分鐘,而軒尼詩道設有電車站,方便穿梭港島各區。物業四周亦提供多條巴士及小巴綫,同時鄰近海底隧道,前往九龍及新界亦非常方便。至於餐飲選擇上,灣仔駱克道一帶不乏特色餐廳。
物業電梯大堂以石材鋪設,感覺典雅大方。大廈設有4部客用升降機,以樓層區分,每層設有兩部升降機可用,另設有貨用升降機。
全層6595呎 可作3至5單位
大廈全層樓面約6,595平方呎,每層大約可分為3至5個單位,因單位柱位設於牆邊,故間隔及設計上更為靈活方便。大廈行業多元,多為貿易及金融公司,亦有會計師樓等業務。
物業最大賣點為前方無遮擋之海景,向北一面的單位可由大廈眺望中環海濱一帶,天氣好的時候更可以眺望九龍一帶景致。而另一面的單位則外望灣仔一帶都市景致。
大廈今年暫錄約2宗租務成交,平均呎租約48元。其中一個中層03室單位,面積約1,627平方呎,每月租金68,334元,呎租42元。而參考相若面積的成交,比鄰的東亞銀行港灣中心中低層A03室,面積約1,640平方呎,以月租65,600元,呎租40元,與大廈呎租相若。
(經濟日報)
更多捷利中心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捷利中心出租
更多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灣仔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散業權商廈減租 紛現低價成交
疫市商廈租務淡靜,在需求急降下,港九散業權商廈業主減租吸客,紛現低價成交,料租金持續向下;而個別新落成甲廈因放盤多,租金壓力更大。
疫情下商廈需求降,港島核心商業區早前租金率先下跌,如上環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廈低層11室,面積約1,057平方呎,呎租約28元,屬該廈呎租近十年新低。對上一宗呎租低於30元成交,為2010年6月中層單位以每呎約26元租出。
金鐘指標商廈 呎租跌至40餘元
金鐘區方面,不少指標商廈,呎租已跌至40餘元水平,屬區內近年低位。如海富中心中層單位,面積約5,222平方呎,成交呎租約40元,為近年新低。至於統一中心亦錄低價放盤,代理指出,金鐘統一中心兩個高層戶推出招租,意向呎租同約38元。其中一個為高層A室,面積約5,543平方呎,意向月租21.06萬元。據了解,該廈呎租曾於今年3月創56元高位,兩單位呎租叫價跌約32%。
九龍灣新落成甲廈 呎租僅16元
隨着港島區商廈租金下跌,令九龍商業區租金亦遇上壓力,不少新式甲廈租金明顯下挫。如九龍灣新落成商廈富臨中心一單位,面積約5,866平方呎,新近成交呎租僅16元,為該廈呎租新低,更貼近東九龍工廈租金。至於樓齡約10年,同區億京中心單位,面積約2,100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23元租出,較高峰期跌約23%。
至於傳統尖東商廈,紛見低價成交。如新文華中心上星期錄得租務成交,面積約712平方呎,以每呎25元租出,較去年逾30元下跌逾1成。事實上,同廈本月中更錄一宗極低價,涉及新文華中心B座低層18室,面積約885平方呎,以每呎18元租出。據了解,單位原呎租約27元,現減租33.3%租出,重返9年前水平。
新落成甲廈租金亦偏低,如今年新落成葵涌K83商廈,錄得兩單位租務,涉及中層01及02室,面積分別為814及965平方呎,成交呎租僅18元。
分析指,疫情下各行業營商環境均遇上一定困難,不少機構需縮減規模,而在封關下跨國企業難來港擴充,商廈需求明顯下挫。核心區中環租金已率先下跌,周邊上環、金鐘區隨即向下,如今效應擴至九龍區,料各區租金下跌情況維持。至於個別新落成的甲廈涉及大量放盤單位,業主紛減價吸客,故錄低價成交,因此非核心區新商廈租金下跌壓力更大。
(經濟日報)
更多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金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金鐘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九龍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九龍灣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更多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尖沙咀區甲級寫字樓出租
驚安33萬 租葵涌工廈作後勤
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已經在香港開設6間分店的驚安之殿堂(Don Don Donki)擴充步伐未停,除租用商場舖位設分店之外,後勤物流也重要,上月以32.6萬元租用葵涌一幢工廈的兩個單位,估計面積逾2.6萬平方呎。
租嘉民葵涌物流中心兩單位
根據EPRC(經濟地產庫)資料顯示,驚安之殿堂DON DON DONKI在香港開設的分公司「泛亞零售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在上月底以32.6萬元,租用葵涌嘉民葵涌物流中心的低層兩個單位。市場估計,是用來支援驚安之殿堂在各區開設分店的物流需求,而驚安之殿堂現時已經在鄰近荃灣海之戀商場設有約5萬平方呎的分店。
雖然有關登記未見有顯示,驚安之殿堂所租用的工廈面積大細,但據網上資料顯示,嘉民葵涌物流中心低層同類單位的面積大約26,050平方呎,以此計算呎租大約12.5元,屬於市價水平的租金。
驚安之殿堂目前已承租6個舖位,目前在港島有3間分店佔較多,新界及九龍各有2間,最新是在租用藍灣半島商場。
(經濟日報)
銅鑼灣啟超道鋪減租60%每呎130元重返十年前水平
零售市場持續吹淡風,核心區鋪租下跌。銅鑼灣最旺街道之一的啟超道,有地鋪連1樓以每月60萬租出,平均呎租130元,重返10年前水平,租客為連鎖化妝品莎莎,較舊租金跌60%。
市場消息透露,上址為啟超道12號地下至2樓,面積約4600方呎,由莎莎以月租60萬元承租,平均呎租約130元,重返10年前水平,上述鋪位已上圍板,新租客正在裝修中。上述全幢地下至4樓舊租客粵港澳湛周生生,於2010年起以每月150萬承租,以全幢面積約7200方呎計算,平均呎租達208元,今年中,周生生約滿遷出,業主以每月98萬放租,最後減約38.7%至60萬租出。
化妝品取代珠寶金行
翻查資料,上述全幢由賭王四太梁安琪持有,她於2009年金融海嘯期,3.89億購入,以買入價計,鋪位早年由粵港澳湛周生生承租,回報高達4.62厘。不過,最新租予莎莎,回報僅約2厘。
賭王四太持有
近期在淡市下,劏場頻錄蝕讓,幅度高近89%,土地註冊處資料,尖沙嘴首都廣場3樓T04號鋪,面積約54方呎,最新25萬元易手,平均呎價僅4629元。原業主於2013年以243萬購入上址,持貨7年,帳面蝕近218萬離場,幅度高見89.7%。
代理表示,灣仔分域街18號捷利中心,包括全層及相連單位,該廈26樓全層,面積約3812方呎,意向呎租約48元,月租約18.3萬。代理稱,單位備有全新裝修,租客可即租即用。另外,物業享有寬廣維港海景,同時位處正對電梯大堂。
該代理續稱,另一個招租物業位處大廈23樓03及05室,為相連單位,面積約5,070方呎,同樣以每方呎約48元放租,涉月租約24.3萬餘元。單位同望維港景。
(星島日報)Pandemic easing prompts release of more homes
Developers
are launching more new projects as the pandemic has eased and social
distancing measures have been relaxed, with CK Asset (1113) to offer 285
units at Sea to Sky in Lohas Park for sale on Saturday.
The developer has collected about HK$8.5 billion after selling 802 units at the project.
In
Tai Kok Tsui, Chevalier International (0025) will release the first
price list of Sablier on Wednesday to offer at least 50 units.
In
Tin Shui Wai,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0016) has released 48 units in
the sixth price list of Wetland Seasons Park Phase 3 at an average
HK$13,942 per sq ft after discounts, about 7.5 percent higher than the
first price list. SHKP will offer 192 units at the project for sale on
Saturday.
Meanwhile,
there were six cases of forfeited deposits totaling nearly HK$6 million
after purchases of six flats at 63 Pokfulam in Sai Ying Pun were
cancelled. Among them, a 494-sq-ft flat was offered at HK$16.95 million,
or HK$34,312 per sq ft.
In
the commercial property market, the vacancy rate of Grade A office
buildings in Central rose to 6 percent last month, hitting a 15-year
high, agent. Office rents in Central dropped 2.5 percent month-on-month
in August.
A 500-sq-ft
street shop at Midland Centre in Sheung Wan changed hands for HK$26.3
million, after HK$8.7 million was slashed from the original asking
price.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a 589-sq-ft flat at Taikoo Shing in Quarry Bay sold for
HK$10.93 million, or HK$18,557 per sq ft, after HK$870,000 was cut from
the initial asking price.
In Sha Tin, a 327-sq-ft flat at City One Shatin fetched HK$5.58 million, or HK$17,064 per sq ft.
In Kwun Tong, a 517-sq-ft flat at Laguna City changed hands for HK$7.4 million, or HK$14,313 per sq ft.
In Tin Shui Wai, a 449-sq-ft flat at Kingswood Villas sold for HK$5.18 million, or HK$11,537 per sq ft.
The one-month 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 which is linked to the mortgage rate, rose to 0.53714 percent.
(The Standard)
代理:上月甲廈租金跌幅收窄
有代理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緩和後,8月香港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跌幅收窄。
上月新租賃成交所涉及的樓面亦見輕微回升,成交宗數按月上升10%。儘管淨吸納量仍錄得負數,達到負14.75萬方呎
(淨樓面面積),但負吸納量已是今年以來最少,意味租賃表現已較過去7個月改善。由於租戶傾向節省成本,市場持續錄得租戶遷出中環的成交,較矚目的個案包括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租用觀塘Two Harbour Square,涉及建築面積約7.3萬方呎,計劃由中環現址遷入。
代理表示,8月租金跌幅較今年上半年緩和。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上月按月下跌1.7%,較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跌幅逾2%比較,跌幅已收窄。今年下半年愈來愈多企業積極部署其在地產方面的需要,但節約成本依然是首要的考慮因素。租金回落也鼓勵個別企業在中環轉租質素更佳的寫字樓,此趨勢料於未來數月及明年持續。
不過,8月中環甲級寫字樓租金跌幅仍為各區最高,租金按月下跌2.5%,原因是空置率已升至6%,為2005年12月以來最高。區內新租賃成交寥寥可數;其中,部分個案為租戶原區搬遷至其他寫字樓以節省成本。區內招頂租樓面面積持續增加,約達52萬方呎淨樓面面積
(佔甲級寫字樓存量2.2%),為自2002年10月以來首次超過50萬方呎。
商舖市場方面,代理稱,整體商舖租賃市場表現仍見呆滯,核心購物區街舖空置率持續上升,令租金受壓。
(信報)
中環甲廈招頂租樓面18年高
商廈市道持續疲弱,有代理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8月中環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已飆升至6%,區內招頂租樓面更達52萬方呎,創近18年新高。不過,由於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緩和,8月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按月跌幅收窄至1.7%。
該份報告表示,8月整體甲級寫字樓新租賃成交按月上升10%,儘管淨吸納量仍錄得負數,達到負14.75萬方呎 (遷出樓面多過遷入樓面),但負吸納量已是今年以來最少,意味8月的租賃表現較過去7個月有所改善。
全港租金月跌幅縮至1.7%
由於整體租賃交投增加,8月租金跌幅較今年上半年緩和,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按月下滑1.7%,較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挫逾2%,跌幅已收窄。不過,8月中環甲級寫字樓租金跌幅仍為各區之冠,租金按月下滑2.5%。
代理稱,由於租戶傾向節省成本,中環表現繼續疲弱,空置率已升至6%,為2005年12月以來最高。區內新租賃成交寥寥可數,而招頂租樓面面積持續增加,淨樓面面積約52萬方呎,佔區內甲級寫字樓存量2.2%,為自2002年10月以來首次超過50萬方呎。
上月錄得的租賃成交中,以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租用觀塘Two Harbour Square兩層半樓面、涉及建築面積約7.3萬方呎最矚目,該公司計劃由上環搬遷往上址。
代理提到,下半年不少企業重新部署對寫字樓樓面的需要,但節約成本依然是首要考慮因素。由於租金回落,鼓勵個別在中環的企業轉租同區質素更佳的寫字樓,預料此趨勢延續至2021年。
(信報)
荃灣Plaza 88暫租出14萬呎樓面
荃灣區內近年有不少大型工廈重建,最新落成、由億京發展的楊屋道Plaza
88,現正招租。億京發展項目及銷售策劃總監潘志才表示,項目商場及辦公樓招租情況理想,整體出租率接近面積14萬方呎,以總樓面逾64.2萬方呎計,即出租率約22%,租戶包括中式餐館、國際企業、知名教育中心等,項目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陸續開幕試業。
潘氏續指,集團著重顧客的商場體驗,伙拍
Now TV『Happy Academy』打造特色樓層,圍繞
STEM概念作主題,啟發小朋友對不同事物的認知及發揮他們的創意。另亦與香港蛟龍集團合作,引進旗下海洋館品牌『浩海立方』,並建造『浩海立方』.探游館,興建一個以水母為主題、並結合多媒體互動科技及保護大自然為主題的探索體驗館。
至於辦公大樓,潘氏透露,寫字樓意向呎租約29.5元,若以全層面積1.6萬方呎計,全層月租約47.2萬元。集團斥資逾100萬元、與Indigo Living打造示範單位,設於32樓J室,面積2,650方呎,示範單位可於下周一開放公眾預約參觀。
資料顯示,Plaza 88為1幢35層高、以玻璃幕牆設計的商廈,當中16層為銀座式購物中心 (涉逾32.8萬方呎)、另19層為辦公大樓 (涉逾31.4萬方呎),總樓面面積逾64.2萬方呎。購物中心1樓設24小時架空行人天橋,貫穿區內各大購物中心、車站及港鐵站。
(明報)
西九龍變天 打造新商業文化地標
西九龍將會是未來幾年的商業及文化核心區,除了西九文化區將提供近400萬平方呎的酒店、零售及寫字樓樓面外,新地 (00016) 亦將在高鐵站旁興建316萬平方呎的寫字樓及商場。
西九文化區位於港鐵九龍站南面的臨海用地,地盤面積達40.91公頃,將會打造成世界級文娛藝術區,同時提供大量酒店、寫字樓等商業樓面供應,連同西九高鐵站的商業地王,將組成新的商業核心區。
高鐵站減商廈樓面 增零售規模
當中新地以約422億元投得西九高鐵站商業地王,發展商向城規會提出新方案,將3幢「波浪狀」的商廈,變成兩幢「鑽石形」的商廈。該幅商業地王佔地約63.2萬平方呎,屬於「綜合發展區」用途,早在2010年,港鐵已經代政府申請批出規劃方案,將會興建3幢「波浪狀」的商廈,商廈樓面面積約284.8萬平方呎,而基座則為約31.6萬平方呎商場,樓高達19至28層。
新方案將寫字樓樓面減少1成至約256.2萬平方呎,減少約28.6萬平方呎樓面將會撥入零售用途,令到零售商場的規模增加90%至約60萬平方呎,外形上取消3幢式商廈設計,改為興建兩幢「鑽石形」商廈,樓高由20至30層不等。
文化區建酒店展館
發展商在新方案之中,特別提及要提供一條長達1.5公里步行徑「西九花園綠徑」,貫穿由西九文化區至油麻地,中間一段超過700米的行人路將會穿越這幅西九地王,並同時兩幢商廈中間提供綠化廣場,連同整個項目的其他部分,合共提供約10萬平方呎公共休憩空間。
除了高鐵站商業地外,同區西九文化區集文化藝術設施之餘,區內7幅可作商住發展「混合用途」的地皮,合共可提供近400萬平方呎的商業樓面。規模最大屬於稱為ACE (藝術、商業、展覽) 的用地,位於西隧出口上方,比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總樓面約145萬平方呎,計劃在博物館的北面興建一個約50萬平方呎的展覽中心,以及在西隧上方興建一個U形的酒店及辦公室,涉及逾87萬平方呎樓面,及7.4萬平方呎的零售及餐飲樓面。項目於今年4月開始招標,但受到疫情所影響,西九管理局在上個月就煞停招標。
(經濟日報)
荃灣映日灣商場招租 呎租50元起
億京旗下荃灣楊屋道綜合發展項目映日灣的全新商場PLAZA 88現進行招租,寫字樓意向呎租約24元起,而商場呎租約50元起。
寫字樓意向價約24元起
Plaza
88由16層銀座式購物中心、19層寫字樓及1層空中花園組成,合共35層,總樓面面積逾64.2萬平方呎。億京發展項目及銷售策劃總監潘志才表示,招租情況理想,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陸續開幕試業。商場定位為銀座式購物中心,涉及地下至18,19樓為空中花園,20樓至39樓為寫字樓。
他指,整體出租率接近14萬平方呎,佔近2成出租率。在租金方面,商場低層部分意向呎租約50至80元起,寫字樓意向呎租約24元起,集團會針對不同品牌提供特別租務優惠。
他又透露,現時租戶包括中式餐館、酒樓、Cafe、酒窖、國際企業、知名教育中心等,各品牌將陸續進駐,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陸續開幕試業。另外,他指部分樓層更設計成主題特色樓層,目前確定Now
TV「Happy Academy」及海洋館品牌「浩海立方」•探游館分別會設於7樓及8樓。
(經濟日報)
赤柱村道屋地 9成業權3.5億售
爪哇呂氏家族購入 樓面地價2.7萬元呎
豪宅地段屋地有承接力,消息指,赤柱村道屋地地皮近9成業權,以約3.54億元成交,由爪哇 (00251) 呂氏家族成員購入,料在短時間內可集齊業權,日後作重建。
消息稱,赤柱村道52至54號屋地近9成業權,合共以約3.54億元成交。項目地盤近2萬平方呎,按最高地積比0.75倍計,可重建約1.5萬平方呎樓面。
據悉,項目現涉及9個住宅單位,由數名業主持有,早前交由測量師行進行集體出售。
最後1伙快成交 涉資5400萬
據悉其中8伙單位獲財團以3.54億元購入。業內人士指,最後一伙單位料亦在短期內成交,涉資約5,400萬元,料財團短期內可收齊業權,總成本料共涉約4.08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2.72萬元。
資料顯示,項目由旺倡有限公司持有,8月底更換董事,舊董事姜寶紅離任,新董事呂聯勤 (Lincoln Lu) 同日上任,料為爪哇控股主席呂榮梓兒子呂聯勤或有關人士。事實上,他近年亦有吸納豪宅地段屋地,如2017年以4.5億元,購入壽臣山道西11A號屋地,地盤面積13,306平方呎,以地積比率0.75倍計算,可建樓面為9,980平方呎,每呎樓面地價45,090元。
赤柱村道為傳統豪宅地段,而新地 (00016) 旗下赤柱村道50號「50 Stanley Village Road」,提供12間洋房,數年前推出,造價理想,如去年5號洋房,成交價逾1.68億元,呎價61,159元,呎價創項目新紀錄。
至於其他豪宅方面,代理表示,西半山寶威閣B座中層2室,實用面積1,347平方呎,3房間隔,望樓景。業主以2,488萬元將單位易手,呎價18,471元。原業主於2009年6月以1,180萬元買入單位,持貨11年,帳面獲利1,308萬元。
(經濟日報)
爪哇呂氏5.74億購赤柱屋地相隔三年再度入市每呎樓面地價3.2萬
近期市況淡靜,惟收樓市場仍旺場,尤其豪宅地段舊樓有價有市,赤柱村道豪宅地段,獲爪哇呂氏家族收購,作價5.74億,以可重建樓面1.8萬方呎計算,樓面呎價約3.2萬,相隔三年再度入市。
市場消息透露,南區赤柱村道52至54號豪宅,由財團逐一向小業主收購,共以約5.74億成交,項目地盤近2萬方呎,由數名業主持有,早前交由測量師行進行集體業權出售,可重建樓面約1.8萬方呎,以成交價計算,平均每呎樓面地價約3.2萬。
可重建1.8萬呎
上述豪宅現址分2幢物業,共有9個單位,赤柱村道52號樓高6層,共有6伙,面積各為1738方呎,每伙收購價約5400萬,涉資合共3.24億,由於該項目由業主以公司形式持貨,今番賣走公司,包括持有52號1樓的Info
Harvest Holdings Limited,於8月31日,公司董事已由姜寶紅,改為呂聯勤 (Lincoln
Lu),呂氏為爪哇控股主席呂榮梓兒子。
是次共涉九伙
至於52號地下,於今年8月28日以5400萬成交,則為買賣物業,買家Jade Fortess Ltd。
公司形式轉讓
至於毗鄰的赤柱村道54號樓高3層,由同一名業主持有,共有3伙,面積各為1053方呎,該全幢由Fortune
Fond
Limited持有,董事同為姜寶紅,市場消息指以約2.5億易手,項目早於1997年2月以8940萬購入,帳面獲利1.606億,物業升值逾1.7倍。
三年前4.5億購壽臣山
據悉,該全幢亦已買賣公司交易,買家亦是呂聯勤有關人士。
事實上,呂聯勤近年有涉足豪宅舊樓,包括於2017年購入壽臣山道西11A號屋地,作價4.5億,佔地約13306方呎,地積比0.75倍,可建樓面為9980方呎,每呎樓面地價4.5萬。
(星島日報)
上環大道中鋪2630萬售
受疫情衝擊,鋪市備受壓力,消息指,上環皇后大道中地鋪以2630萬成交,每方呎造價約5.26萬,低市價約15%。
市場消息指,上述為上環皇后大道中328號中源大廈地下G52號鋪,面積約500方呎,早前以3500萬放售,經多番議價後以2630萬成交,每方呎造價約5.26萬。據悉,該鋪由時裝店以6.6萬承租,租約期至明年4月,料回報約3厘。
連約回報三厘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址原業主於1991年以350萬購入,以公司名義GAIN
MODEL
LIMITED持有,註冊董事為陸姓及顏姓人士,持貨29年帳面獲利2280萬,期間升值約6.5倍;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上址門闊約13呎,深約30呎,屬於罕有旺段,認為成交價低市價約15%。
此外,代理表示,荃灣青山公路210號富華中心1樓3C號鋪,面積約400方呎,於交吉一年後,以約9萬獲飲品店承租,平均呎租225元,該鋪早前由食肆約10萬租用,故租金下跌約10%。
荃灣富華鋪呎租225元跌10%
該代理續表示,該鋪位處富華中心1樓,與港鐵站相連接,人流量理想,受疫情影響,該區鋪位市場觀望氣氛未散,惟表現仍較核心區為佳,據代理統計,該區最新空置率僅約2.05%,隨着確診個案逐漸回落,料鋪位租賃交投量有望改善。
(星島日報)
Developers press on with new projects
More
developers are launching new projects, with Chevalier International
(0025) releasing the first price list of 50 units at Sablier in Tai Kok
Tsui.
The average
selling price is HK$20,934 per square foot after discounts for 23
studios and 27 one-bedroom flats ranging in size from 262 sq ft to 340
sq ft.
The developer is opening show flats for the project today and will launch sales by the end of September at the earliest.
Meanwhile,
Swire Properties (1972) will launch the sale of 37 units at Eight Star
Street in Wan Chai in the fourth quarter. The project has flats ranging
from 430 sq ft to 910 sq ft.
Top
Spring International (3688) and Chun Wo Development will also launch
sales of 128 Waterloo in Ho Man Tin next month, offering 50 units in the
first batch.
The project offers 110 one-bedroom to five-bedroom units ranging from 331 sq ft to 3,445 sq ft.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the family Louisa Mak Ming-sze, winner of the
2015 Miss Hong Kong pageant, is asking for HK$2.88 million for a
141-sq-ft unit at T Plus in Tuen Mun.
Her
brother, Vincent Mak Ming-shan, is asking for HK$2.75 million for a
134-sq-ft flat in T Plus after a potential buyer canceled the deal.
The
buyer had originally planned to buy the flat for HK$2.65 million,
including the special stamp duty, but later forfeited the HK$50,000
deposit.
Mak and her family bought three units in T Plus for HK$6.2 million last year.
Josephine Lee, head of retail banking at Citi said there is 5 percent potential increase in property prices this year.
In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market, property agent said there were
1,021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roperty transactions in the third
quarter. It expects the price fall will narrow and that prices will drop
5 percent in the last quarter. However, it expects transaction volume
will increase continuously.
The
transaction value of shops fell 40 percent to HK$4.83 billion in the
third quarter, while transaction volume reached 231, a 5.4
quarter-on-quarter increase.
(The Standard)
工商鋪暫錄1021宗買賣
有代理統計,今年第3季截至9月22日,市場共錄約1021宗工商鋪買賣,表現跑贏過去四個季度。代理表示,金管局為工商鋪「減辣」,成交量按月約19%,當中以商鋪成交增幅最大,佔整體成交量110宗,增幅約41%。
代理表示,今年第三季商鋪暫錄約231宗成交,高於上一季約219宗,惟成交金額降至約48.26億,按季下跌約40%。
「減辣」後交投按月增19%
代理表示,第3季截至9月22日,市場共錄約133宗寫字樓買賣成交,與第一季相若,金額暫錄得約56.59億,按季增約85%。
代理表示,第3季暫錄約657宗工廈買賣,金額約64.45億,按季升約36%及65%;租賃今季暫錄約2661宗,總金額約7189萬,宗數較上季微升,金額上升約15%。
(星島日報)
羅素街「樓上鋪」減租58%每呎37元續約重返十年前水平
受疫情衝擊,核心區地鋪飽受寒風吹襲,樓上鋪更是雪上加霜。消息指,銅鑼灣羅素街8號英皇鐘錶珠寶中心低層,獲食肆以25萬續租,平均呎租僅約37元,較舊租金60萬急挫約58%;業內人士指出,上述租金重返十年前,更貼近同區寫字樓水平。
市場消息指出,上述為銅鑼灣羅素街8號英皇鐘錶珠寶中心低層,面積6738方呎,獲食肆以每月25萬續租,平均呎租約37.1元,舊租金每月60萬,故最新租金急挫約58%;據代理指出,上述租戶為高級食肆,因消費較高,於疫情肆虐下營商環境定必備受壓力,對減價續租不感意外。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受新冠肺炎於年初爆發,鋪位市場觀望氣氛瀰漫,核心區議幅持續擴闊,樓上鋪更是雪上加霜,羅素街為銅鑼灣區內一綫街道,亦不能獨善其身,並指最新租金重返10年前水平。
食肆月租25萬
代理稱,受疫情衝擊,銅鑼灣區內已是吉鋪處處,租金顯著回落,加上該鋪租戶為食肆,受「限聚令」等措施捆綁,營商環境更添嚴峻,區內早已掀結業潮,更指是次續租租金已屬區內寫字樓水平,料樓上鋪租金仍未「到底」,料於第4季將持續調整;據美聯工商舖資料顯示,銅鑼灣廣場1期高層4室,面積1176方呎,於本月以41160元租出,平均呎租約35元,貼近上述樓上鋪租金。
樓上鋪租金貼近寫字樓
英皇鐘錶珠寶中心為銀座式商廈,於2014年初以「樓上鋪」形式分拆出售,惟不久後市況持續不景,令多層樓面長期空置,早前已大幅蝕讓個案。資料顯示,該廈頂層,面積約4718方呎,天台面積約3568方呎,早前以1.47億易手,呎價約3.12萬,物業4年間貶值近30%,原業主虧蝕約6100萬。
(星島日報)
工商舖按揭寬 買賣升2成
代理:料第四季續調整 價格跌5%
疫情衝擊工商舖市場,代理指,政府放寬工商舖按揭後,買賣回升約2成,商舖買賣更反彈約4成。該行料,疫情放緩下第四季跌幅料收窄至約5%,惟經濟前景不明,年內難見底回升。
代理的資料顯示,8月份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獲提升至最高5成,為工商舖市場帶來好消息。今年第三季截至9月22日,市場共錄得約1,021宗工商舖買賣個案,表現跑贏過去4個季度。
短期難復暢旺 價格未見底
該行統計措施實施前後1個月間工商舖物業買賣成交量,實施後的8月20日至9月22日有約446宗成交,較實施前1個月合共約375宗買賣,增幅約19%。當中以商舖成交宗數增幅最大,佔整體成交量的110宗,實施前後差幅約41%;工廈交投量升幅增加約21%,由237宗升至約287宗。
近日疫情轉好,加上政府放寬按揭,代理認為,在業主明顯降價放售物業下,可望帶動投資氣氛。代理指今年整體工商舖物業價格已回調20至25%,預計第四季工商舖價格續調整,惟因市況略轉好,整體價格料跌約5%,而成交量稍為回升。不過,該代理指後市尚有不明朗因素,包括中港未正式恢復通關、香港經濟前景亦有隱憂,相信整體投資市場短期內難回復暢旺,今年物業價格未見底。
(經濟日報)
尖沙咀嘉芙中心全層戶 減價8%放售
限聚令放寬下,部分行業如食肆、酒吧相繼重開,加上工商舖按揭成數上限提高,利好消息刺激業主放盤意慾,而位於尖東的嘉芙中心全層單位,現連租約以約2,775萬元放售,料新買家可享逾3厘租金回報。
租金回報逾3厘 意向呎價9800
代理指,位處尖沙咀漆咸道南53至55號嘉芙中心13樓全層,面積約2,832平方呎,現以每平方呎約9,800元放售,意向價約2,775萬元,單位將連租約出售,現由酒吧以月租約7.5萬元承租,租期至2021年中,以意向價計,新買家可享租金回報約3.2厘。上址業主於去年底已放盤,叫價約3,000萬元,現降價約225萬元,下調幅度約8%,調整叫價以提升租金回報,增加物業的叫座力。
租客經營酒吧為主 具協同效應
代理指,嘉芙中心樓上租客以經營酒吧為主,出租率約9成,預料在疫情消退後,主題大廈的協同效應可發揮所長,租務需求可望更趨穩定,可吸引長綫收租客入市。而事實上,嘉芙中心位處漆咸道南,屬尖東區主要街道,被商廈群所包圍,為區內上班一族消遣熱門去處,而物業早前亦已完成全幢內部工程,配套上更為完善,以增物業升值潛力。再者,工商舖物業市場按揭成數上限獲放寬,中、細價物業備受追捧,而上述放售單位在調整價格後,租金回報相對提高,長遠而言核心商貿區物業投資價值優越,預料上址可獲具實力投資者承接。
而據資料顯示,尖沙咀中部過去一年以來錄得逾20宗商廈全層買賣成交,平均每層面積約以1,000餘平方呎居多,呎價介乎8,000餘至1.9萬元不等,至於參考現正放盤的嘉芙中心,過去一年以來市場錄有兩宗全層單位易手個案,分別為低層全層,於去年年中成交,面積約2,832平方呎,成交價約2,690.4萬元,平均呎價約9,500元,而今年年中沽售為中層全層單位,面積相同,成交價約2,230萬元,平均呎價約7,874元,而該廈的平均呎租由25至30元不等。
漆咸道南不乏集辦公室及酒吧、食肆於一身的商廈,畢竟其位置優勢,又可起協同效應,而與放盤單位相近的鐵路大廈中層全層單位,面積約10,880平方呎,以月租約25萬元成交,平均呎租達23元。另外,余仁生中心高層全層,面積約1,978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12,639元易手,造價約2,500萬元。
(經濟日報)
康城第13期項目 今截意向
將軍澳日出康城項目最後一期的日出康城第13期項目,將於今天截收意向,項目將提供2,550伙,亦是過去15年來同區規模最大的一期。
港鐵 (00066) 日前公布,就日出康城第13期物業發展項目,邀請有興趣的發展商及或財團提交發展意向書。截止招收發展意向書日期為9月24日。
市場估值90億至106億
據港鐵透露,項目位於港鐵康城站之西北面,面向將軍澳海灣,並連接The
LOHAS康城商場,其住宅樓面面積上限為154.7萬平方呎,預計可提供約2,550伙,是2005年推出康城第2期之後規模最大的一期。市場估計,估值約90.4億至105.5億元,每呎樓面地價6,000至7,000元。由於項目估值高達百億元,預計除了一些大型發展商會獨資競投外,其他發展商都會傾向組合財團爭奪。
對上一次第12期由會德豐地產投得;第11期由信置 (00083)、嘉華 (00173) 及招商局置地 (00978) 組成財團;而第10期由南豐奪得。
(經濟日報)
代理:下季工商物業售價最多跌5%
雖然新冠疫情持續受控,但工商物業仍處於調整期,整體買賣交投量及價格,均較之前大幅回落。據代理統計,截至9月22日,今年第三季總共錄得約1,021宗工商舖買賣個案,表現跑贏過去四個季度,代理預測,隨著疫情有所緩和,加上部份工商舖價格已調整至一定水平,相信第四季工商物業的售價跌勢會喘定,預料跌幅約5%,而成交量方面則會穩步上揚。
代理指出,8月金管局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一成,由8月20日至9月22日,共有約446宗工商舖買賣成交,當中商舖佔110宗,交投增幅最為明顯,相較7月20日至8月19日期間急增41%。
不過,同期寫字樓買賣成交僅錄49宗,成交量較之前一個月下跌18%。該代理續指,工商舖市場市況調整已經逾一年,整體工商舖價格今年內已下跌20%至25%,加上放寬非住宅按揭成數,帶動投資者開始趁低吸納,預計今年第四季商舖市場的交投量將止跌回升,而整體工商物業售仍有5%下調空間;租金則有5%至10%的跌幅。
(明報)
企業料未來3年辦公空間需求較預期少
有代理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近月對香港寫字樓租戶來說尤具挑戰性,有超過85%受訪者認為,疫情對其業務有負面影響,因此許多企業的首要任務是降低成本。疲弱的情緒亦反映在企業的長期租賃策略中,許多企業預計未來3年的辦公空間需求將比今年初所預計的少,為數不少抱觀望態度。
不過,許多受訪者對復甦表示樂觀,約70%受訪者認為他們的業務將在未來12個月內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是次疫情顯然對工作場所及辦公空間使用需求有長遠影響,儘管許多企業已投放資源在技術方面,以支持更靈活的工作模式,但疫情會進一步加強這個趨勢,以支援遙距工作。過去香港於這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但現時人們對遙距工作的看法已有很大的轉變,有65%受訪者表示有興趣長期實行一定程度的在家工作策略。
代理表示,企業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及社會動盪加劇不確定性的前提下,經歷了艱辛的2019年,他們期望今年會有一個較穩定的營商環境;然而,長達數月的疫情為眾多企業帶來第三波打擊,並給他們的業務前景增添更多不確定性。此外,是次疫情還迫使許多企業實行新的工作模式,並可能在疫情後繼續採取該工作模式。
該代理說:「是次調查結果清晰地反映出當前的挑戰,並指出企業對復甦的樂觀態度,以及一個充滿嶄新潛在機遇、更多元化的寫字樓市場。」
是次調查由今年6月至7月進行,訪問了香港不同領域的主要寫字樓租戶。
(信報)
恒地西半山舊樓申強拍
發展商收購舊樓態度依然積極,土地審裁處近日接連收到4宗強拍申請,全部位於港島中西區,總估值約15.4423億元。當中,恒地 (00012) 持有約92%業權的西半山羅便臣道88號崇樓,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測量師對該項目估值近6.6億元。
據申請強拍文件顯示,羅便臣道88號崇樓的地盤面積10361方呎,為一幢於1961年落成的9層高舊樓,恒地已持有92%業權,尚欠4個單位未成功收購。測量師指出,項目估值約6.591億元。
城規會的分區計劃大綱圖顯示,項目土地用途為「住宅 (乙類)」,可建地積比率上限為5倍,如果作獨立發展,可建樓面面積估計約5.18萬方呎,以估值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27萬元。
另外,持有中環士丹頓街47至57號85.71%至91.67%業權的財團,亦申請強拍,項目地盤面積4334方呎,估值4.0684億元。
此外,有財團就西營盤高街120、122號翠樺樓及高街124、126號紹德樓申請強拍,財團已分別持有89.58%及87.5%業權,測量師估值為3.4994億及1.2835億元。
(信報)
佐敦上海街鋪2300萬售
受市場淡風吹襲,市區鋪位頻錄低市價成交。代理表示,佐敦上海街雙號鋪,面積750方呎,以2300萬成交,平均呎價約30667元,低市價約10%,該鋪位由食肆以每月5.6萬承租,料買家享回報約2.9厘。
元州街鋪每呎6.8萬沽
該代理續指,該鋪門闊14呎,周邊人流不俗,該地段鋪位放盤及成交不多,近期可比較為同區白加士街29至31號地鋪,面積約800方呎,以2180萬成交,呎價27250元。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該鋪原業主於2011年以1820萬購入,持貨9年帳面獲利480萬,期間升值約26%。
市場消息指出,深水埗元州街498號青華閣地鋪,位處青山道大單邊,面積155方呎,以1060萬沽出,呎價約68387元,低市價約10%。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0年以450萬購入,持貨10年帳面獲利610萬,期間升值約1.35倍。
美銀每呎50元租出
另一方面,甲廈租金備受壓力。消息指,九龍灣億京中心中層A室,面積2376方呎,以每呎23.2元租出,月租約55123元,低市價約5%;據代理資料顯示,該甲廈近期同類為租賃成交為中層A室,於今年7月以每呎28元租出,較是次租金折讓約17%。
核心區甲廈亦錄承租個案,消息指,中環美國銀行中心低層03室,面積933方呎,以每呎50元租出,月租約46650元,屬市價水平。
(星島日報)
四舊樓獲不同財團申強拍
新年不少財團密密收購舊樓,以增加土地儲備,港島區連錄4宗強拍申請,合共估值逾15.4億元,最矚目為恒基收購多年的西半山羅便臣道88號,最新有突破進展,據土地審裁處資料顯示,項目佔地面積10361方呎,新近申請強拍統一業權發展,目前集齊約92%業權,餘下4個單位並未收購,項目估值逾6.5億。
事實上,恒基早年開始收購羅便臣道88至100號4幢物業,上周亦申請強拍94、94A及96號物業,料4個地盤將會合併發展,地盤面積將擴展至2.5萬方呎。
合共估值逾15.4億
同時亦有財團申請強拍中環士丹頓街47至57號單號物業,佔地面積約4334方呎,現時集齊約85.714%至91.667%業權,估值4.0684億。是次強拍申請人為Holly Property Company Limited,公司董事為鄒小岳及文玉嬋。
此外,西營盤高街亦有2個項目申請強拍,估值共4.7829億。其中高街120至122號,申請人現持有89.58%業權,項目佔地4967方呎,估值3.4994億。而高街124至126號,申請人現持有87.5%業權,項目佔地約2799方呎,估值約1.2835億。
(星島日報)
Swatch旗艦店撤出尖沙嘴業主減租37%重推
疫下零售消費疲弱,鐘表製造商Swatch Group繼早前接連結束港島區店鋪,最新亦撤出彌敦道及北京道交界的旗艦店,業主俊文珠寶以每月50萬放租鋪位,較舊租金跌37%。
上址為彌敦道27至33號良士大廈地下C2號鋪連閣樓,位處北京道單邊,屬龍頭鋪位,Swatch早於2013年進駐,時為鋪市高峰期,月租高達210萬,直至2017年間以80萬續租,租金較高峰期跌62%,近期約滿撤出,現場所見,該鋪位已圍上圍板,知情人士則透露,業主俊文珠寶現時以每月50萬放租鋪位,較舊租金減37%,較高峰期更足足下跌76%。
上述鋪位面積約780方呎,另有入則約600方呎,合共約1380方呎,代理指出,彌敦道屬於大街道,北京道亦是名店街之一,現時在遊客大減逾90%情況,生意難做,鋪位自然出租不易。
意向月租50萬
Swatch今年5月以來,已連關5家銅鑼灣店及2家中環分店,包括Longines (浪琴) 在2012年中起承租的駱克道545號地下,建築面積約1200方呎,原月租100萬,去年以每月70萬續租,今年6月棄租,尚餘兩年租約未履行。
區內怡和街1至1L號香港大廈地下A2至A3鋪連閣樓,建築面積約1900方呎,Longines在2018年7月才以每月25萬租用,呎租132元,租期至明年7月,亦提早一年撤出。
旗下品牌Tissot (天梭)
原租用記利佐治街1號金百利商場地下4號鋪,建築面積900方呎,由2016年起租用,去年3月以每月90萬元續租,今年6月棄租,提早逾兩年離場。至於Rado位於羅素街59至61號麗園大廈地下B4號鋪,亦於今年6月提早一年退租,建築面積933方呎,月租為80萬元。
還有,該品牌亦棄租利園山道27號地下,建築面積700方呎,原月租100萬元,呎租1429元,今年5月底約滿時搬走。
接連關閉分店
中環皇后大道中29號華人行地下G1號及G3號鋪,建築面積約1093方呎及1654方呎,分別由Swatch及旗下名表BLANCPAIN承租,月租110萬及180萬,尚有超過半年租約,今年6月撤出。
(星島日報)
Foot Locker 200萬 5折租家樂坊地舖
運動服店逆市擴充 原租客H&M租3層
疫情下個別行業逆市擴充,趁租金回調進駐核心區。消息指,運動服裝店Foot Locker以約200萬元,租旺角家樂坊地下1.8萬平方呎舖位,成今年最大手商舖租務個案。該店原由H&M租用,高峰期以900萬租用3層樓面,估算租金較當時跌逾半。
市場消息指,運動服裝店Foot Locker在逆市下進行擴充,預租旺角家樂坊商場舖位,開設大型分店。涉及物業地下全層,面積約1.8萬平方呎。物業位於西洋菜南街及登打士街交界,屬於區內人流旺段。
今年市場 最大手租務個案
據悉,是次月租涉及約200萬元,由於今年受疫情影響,零售成嚴重衝擊,逾百萬舖位租務成交個案極罕有,是次Foot Locker以200萬租舖,已屬今年市場上最大手租務個案。
該舖目前租客為H&M時裝,於2014年租用旺角家樂坊地庫至1樓,合共5.4萬平方呎樓面,月租高達900萬元,而相關樓面原由多個租客承租,適逢當時零售高峰期,品牌搶租旗艦店,業主決定把3層樓面商舖整合租予H&M,租金高逾1倍。
惟受疫情衝擊,零售市道慘淡,品牌決定縮減業務。早在一年前,已傳出品牌尋求頂租消息,惟未有新租客承接,合約至今年屆滿,消息指,品牌原租用3層樓面,僅保留1樓約1.8萬呎樓面,放棄地下及地庫。是次Foot
Locker以200萬租用價值最高的地舖部分,估計較高峰期租金下跌至少逾半。
品牌回歸 230萬租北京道舖
Foot Locker為美國運動服裝店,主力售賣不同品牌的運動衫、波鞋,全球分店多達3,300間。品牌於90年代曾在港開業,其後撤出。直至2017年部署重返香港,以約230萬租用尖沙咀北京道裕華國際大廈多層複式舖,面積約2.7萬平方呎,作本港首間旗艦店,並於2018年開業。其後品牌再於沙田、九龍灣及元朗租用商場舖,如今大手租用旺角地舖,屬擴充業務。
環球疫情持續,整體零售商採保守態度,紛進行縮減業務放棄舖位。相比之下,體育用品店似乎較進取,最近市場上錄得租務成交,不少來自體育用品。
如中環娛樂行地庫原由德國名牌MCM租用多年,品牌將結束港業務,物業面積約8,500平方呎,早前以每月約80萬元租出,呎租約94元,新租客為運動用品店迪卡儂
(DECATHLON),即將開業。MCM於2010年以200萬租舖,其後兩度續租,月租加至約300萬元,新近以約80萬租出,租金下跌約7成。
(經濟日報)
數據中心20億 洽購葵涌光輝凍倉
鄧成波兩年前16億買 有望短期易手
舖王鄧成波續減持物業,消息指,他持有葵涌光輝凍倉全幢工廈,總樓面約29萬呎,獲數據中心以約20億元洽購至尾聲。波叔於兩年前以16億元購入,若順利以20億元沽出,持貨2年帳面仍獲利4億元。
近期投資市場略為好轉,大額物業獲財團留意。消息透露,葵涌光輝凍倉2期,獲財團出價約20億元洽購,有望短期內易手。
物業位於永業街11至15號,屬傳統工廈地段。該廈樓高13層,地下及低層地下為冷倉及停車場,1至13樓為貨倉,每層面積約2萬至3萬平方呎,總樓面面積為293,850平方呎。以約20億元洽購價計,呎價約6,806元。
鄧近期頻沽貨涉逾50億
翻查資料,該廈由鄧成波持有,他於2018年,以16億元向外資基金購入,早前以約24億元放售,如今因應市況減價兩成。若最終以約20億元沽出,可望獲利約4億元,兩年升值約25%。事實上,近期他積極推出物業放售,包括服務式住宅、地盤及全幢商廈,市值逾50億元。
消息指,是次洽購財團為數據中心營運商,隨着數據使用量增,近年相關業務擴充甚快,營運商租用物業,甚至購入工廈自行發展數據中心。單計葵涌區,近兩年先後錄得兩宗數據中心營運商購入工廈地皮,內地財團萬國數據,先後以8.8億及7.7億元,購入葵涌大圓街美羅工業大廈1期全幢,以及藍田街2至16號地盤,作數據中心之用。
(經濟日報)
高街兩舊樓獲申強拍 市值共約4.8億
港島舊樓獲發展商積極收購並進行強拍。土地審裁處資料顯示,西營盤高街120至122號,及124至126號,分別獲財團分兩個項目入紙申請強拍,前者由寶盛國際興業有限公司、能成發展有限公司及禧兆有限公司提出申請,申請人現持有89.58%業權,項目佔地4967方呎,現為1幢落成於1968年、樓齡52年的12層高商住物業,最新估值3.4994億元。
高街124至126號,則由寶盛國際興業有限公司及禧兆有限公司提出申請,申請人現持有87.5%業權,項目佔地約2799方呎,現為一幢落成於1966年、樓齡54年的8層高物業,項目最新估值約1.2835億元,即兩項目估值共4.7829億元。
資料顯示,寶盛國際興業有限公司、能成發展有限公司及禧兆有限公司三間公司董事均為李琪翔等,過往曾多次替新世界 (0017) 進行併購,不排除今次強拍申請與新世界或相關人士有關。
(明報)
Secondary home sales stagnant
Property
agency recorded 16 secondary transactions in 10 blue-chip housing
estates over the past weekend, unchanged from last week, agent said.
The anget also revealed that developers managed to sell around 300 flats in the primary market "in one day."
In
Quarry Bay, an 835-sq-ft flat at Kornhill changed hands for HK$16
million, or HK$19,162 per sq ft. A 685-sq-ft flat at Taikoo Shing sold
for HK$12.4 million, or HK$18,102 per sq ft, after HK$1.6 million was
slashed from the asking price.
In Lai Chi Kok, a 532-sq-ft unit at Mei Foo Sun Chuen changed hands for HK$7.48 million, or HK$14,060 per sq ft.
In Tin Shui Wai, a 547-sq-ft flat at Kingswood Villas sold for HK$5.79 million, or HK$10,585 per sq ft.
In
Tseung Kwan O, a 441-sq-ft flat at Metro City fetched HK$7.2 million,
or HK$16,327 per sq ft, after HK$600,000 was cut from the asking price.
Meanwhile, in the primary market,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0012) released 28 homes in the fourth price list of Two Artlane in Sai Ying Pun and will offer 18 units for sale this Thursday.
The
cheapest flat in the price list, measured 196 sq ft, is offered at
HK$5.52 million, or HK$28,183 per sq ft. after discounts.
The developer sold about 51 out of 72 units on offer at the project on Saturday.
Elsewhere, Sun Hung Kai Properties (0016) sold about 84 percent of the units at Wetland Seasons Park Phase 3 Tin Shui Wai.
(The Standard)
皇九92年38億成交破紀錄
中區可供分拆出售的甲廈少之又少,皇后大道中9號正是當中的領頭羊,成交呎價屢創全港甲廈新高紀錄,頂樓全層在2018年4月就以天價每方呎6萬成交,惟今年受疫情打擊,成交寥寥可數,高層單位呎租更回落至54元,創近6年新低;這幢於1992年落成,默默見證過去近30年樓市的盛衰起落。
18年最高呎價達六萬
外型古典瑰麗的皇后大道中9號,發展歷史大有來頭,由中環大業主置地於上世紀80年代併購地皮重建,原持有位於雪廠街的荷蘭行及有利銀行舊址,及後於1982年購入德輔道廣東銀行大廈,並於1987年向傅老榕家族購入球義大廈,地盤規模驟增至3萬多方呎,並重建完成為現有甲廈,總樓面達42.5萬方呎。
疫市下呎租跌至54元
置地於1992年全幢沽售予一家具中資背景財團,當時成交價不但震撼市場,亦成為全港歷來最高價成交,買家其後將物業「拆骨」分間出售,不但迎來上世紀90年代商廈炒風,成交亦迭創破頂價,如在1994年錄得呎價近2.1萬。
輾轉至2018年4月,頂層全層以5.14億成交,呎價近6萬,為當時甲廈呎價紀錄。
(經濟日報)
中環甲廈租金料挫3成 跌至明年
代理:後市還看疫苗
環球疫情令商業活動大受影響,寫字樓租務市場淡靜,租金明顯回落。有代理行預計,今年中環甲廈租金全年跌幅達3成,因疫情未完全受控,料跌勢持續至明年。
今年商業市場淡靜,有代理行統計顯示,今年各商業區甲廈租金均向下,而龍頭中環跌幅更明顯,目前整體中環呎租96.9元,今年累跌20.2%,而超甲廈呎租約138.9元,跌幅為20.8%。對比起其他區域如灣仔、港島東等,中環跌幅明顯高出一截。空置率方面,亦從低位升至約6%。
中環涉頂租達150萬呎 18年高
代理指,中環空置率約6%,為近年新高,但當中尚未計算潛在新增空置,「有大機構已確認即將在年內遷出中環的租客,尚未計算在內,若連同該批樓面,同時未獲新租客承租,空置率有可能達8%。」除此之外,代理指營商氣氛轉弱,求頂租的機構上升,涉及頂租面積達150萬平方呎,為18年高位。
代理分析,疫情影響經濟環境,加上在家工作,商業活動減少,租務活動淡靜,「今次疫情影響不同行業,旅遊、零售及酒店業受頗大衝擊。市場上仍有個別行業如私人銀行、證券公司有少許擴充樓面,但個案不多,很多公司方向以減省成本為主」。後市上,代理指今年全年中區租金料跌25至30%,跌勢或持續至明年,畢竟疫情尚未解決,「要睇疫情走向,到底明年出現新一波疫情,還是疫苗出現,結果截然不同,暫預計2021年上半年租金仍調整。」
業主減租留客 機構多選擇續租
市況轉弱,機構為節省成本,搬遷以省租金是方案之一。代理指,隨着中環租金跌幅明顯,搬遷節省幅度較以前少,更涉及搬遷成本,或令活動減少,「機構會計算搬遷可節省多少租金,目前中環租金跌至90餘元,港島東呎租約50餘元,兩區差幅收窄,加上搬遷涉及大筆裝修費,淡市下大企業總部不易遷出,故當商廈業主減租留客,不少機構選擇續租。除非機構搬至東九龍,可節省幅度較大,便有誘因去中環化。」
中美關係緊張,很多中資機構打算部署在港第二上市,會否帶動大量寫字樓需求?「一般而言,要視乎該機構在港有沒有重要業務。若在港業務不多,他們可能不會大手租樓面,故直接推動需求不大。不過,由於上市涉及集資,相關的專業服務業如投資銀行、會計及律師樓需求上升,因此中概股回歸,對本港寫字樓始終有正面推動。」
(經濟日報)
非核心區舖單日6成交 多數減價2成
元朗點心店舖2850萬沽 荃灣地舖明賺暗蝕
放寬按揭成數後,非核心區商舖單日連錄6宗成交,大部分為餐廳、食肆舖位,元朗教育路點心店減價2成以2,850萬元易手,而荃灣大河道地舖則明賺暗蝕,惟大部分成交仍然要減價2至3成。
上月金管局將非住宅按揭成數放寬至5成,刺激市場氣氛,特別是非核心區的民生舖位,由於租金相對穩定,在業主減價帶動下,成交量明顯回升,單是昨日市場便錄得6宗成交。
當中元朗教育路104至126號永興樓地下4號舖,原業主最初叫價3,600萬元,最終減價2成或750萬元,以2,850萬元易手。以該舖面積650平方呎計算,呎價約4.4萬元。
現時該舖位由「東哥點心」租用,每月租金約6.7萬元,租金回報率約2.8厘。至於原業主在2010年4月以1,038萬買入,持貨10年,升值1.7倍,帳面獲利1,812萬元。
深水埗地舖減22% 2098萬售
至於受到區內天橋建成、搶走部分人流的荃灣大河道,最新錄得一宗寶成樓地下7號舖,原業主叫價2,900萬元,減價2成至2,330萬元沽出,屬低市價成交。原業主在2012年10月以2,288萬元購入,帳面賺42萬元,不過扣除佣金等雜費,明賺暗蝕約70萬元。
另一方面,深水埗汝州街11號地舖,現時由火鍋舖以每月4.8萬元租用,原業主自2015年起,先後11次向不同財務公司加按及清還,一度出現「四按」。舖位早前放盤叫價2,700萬元,最終減價22%或602萬至2,098萬元易手,按照該地舖建築面積1,050平方呎,連同入則閣面積800平方呎計算,屬於低市價2成成交。
事實上,雖然近期舖位交投有所回升,但不少舖位仍然要較放盤價減價2至3成才能沽出,部分更要蝕讓離場,反映在非核心區的舖位雖然開始獲承接,但仍未出現復甦反彈的趨勢。
據早前有代理行統計,政府放寬非住宅按揭成數之後一個月,商舖錄得大約110宗成交,較放寬前增加41%,升幅屬於工商舖物業之中最多的一類。
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近期舖位成交有所回升,但價錢卻一直回落,蝕讓個案愈來愈多,反映部分業主由去年社會事件到今年疫情,已經觀望一段長時間,開始「等唔切」出現「劈價」;而買家見舖價已大幅回落,願意還價入市,故近期商舖出現量升價跌現象。
(經濟日報)
銅鑼灣地舖25萬租 較舊租挫6成
舖租大幅回落吸引民生商戶租舖,銅鑼灣恩平道地舖,獲便利店以25萬租用,較舊租跌約6成。
涉一綫地段700呎 便利店租
銅鑼灣恩平道錄得租務成交,涉及地段50號地下,面積約700平方呎,獲便利店以約25萬租用,短期內正式開業。該舖鄰近希慎廣場,為區內一綫地段。據悉,舖位原由莎莎化粧品租用,月租約65萬元,去年品牌遷出,其後本港社會事件及疫情,一直乏長租客承接,早前僅由手機配件店以約10萬元短租。按是次便利店以約25萬租用計,租金跌逾6成。
早年本港零售高峰期,核心區一綫舖位多由奢侈品、化粧品等旅客相關商戶租用,便利店幾近絕迹一綫地段,如今租金回落,讓民生相關商戶落戶。據美聯工商舖統計指,今年首季及第三季4大核心區便利店數字,均為102間,疫市下未有減少,反映較其他旅遊相關行業穩定。
隨着核心區租金大幅回調,近日租務成交略為上升,連接恩平道的啟超道,近日亦錄租務成交,涉及啟超道12號地下至4樓,面積約7,500平方呎,獲莎莎以約60萬元承租。該舖原租客為粵港澳湛周生生,原月租約100萬元,租金跌約4成。
9月商舖註冊暫83宗 增26%
另有代理行的資料顯示,9月份截至22日,商舖註冊暫錄83宗,較8月份同期增加25.8%,全月計相信會超過8月份的88宗,即連升3個月;並估計9月份全月註冊宗數有望超過100宗,料創2019年8月份以來新高。
(經濟日報)
加拿芬道巨舖丟吉一年 業主自行經營美妝場
疫情重創零售業,過去深受旅客歡迎的尖沙嘴亦吉舖處處,其中位於加拿芬道53號全幢物業,丟吉逾一年亦未能租出。據悉,該業主為免舖位丟吉,趁疫情稍見緩和,以及市場對護膚品的需求上升,遂自行經營美妝購物商場免納「空租」。
巨舖4層高 The ONE對面
本報近期發現,丟吉逾一年的尖沙嘴加拿芬道53號全幢物業,近日變作美妝購物商場Art
Piece,並已在本月中開業,商舖內有多個國家的護膚及化妝產品出售,另設有體驗空間,該店亦定期舉行不同類型的工作坊。市場消息指,因疫情關係口罩是非戴不可,大眾更注意皮膚護理,對護膚品的需求有增無減,業主決定自行營運美妝購物商場,以免商舖長期丟吉。
周生生2014年328萬高峰價承租
上述巨舖位於加拿芬道及加連威老道交界,對面為區內地標商場之一的The
ONE,過去商場附近一帶的商舖及食肆人流一向暢旺,屬旅遊熱點。物業全幢4層約5529方呎樓面,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物業由資深投資者吳根海等人2008年5月以2.15億元購入,呎價3.89萬元。該舖2011年零售高峰時,曾獲周生生珠寶金行以月租230萬元承租,及後至2014年月租大增至328萬元,另業主亦同步以8.88億元連租約放售物業,但未能售出。
9月舖位買賣登記量連升三個月
2014年零售業吹淡風,風光不再,周生生原於2017年10月才租約期滿,但決定提早9個月離場。租客退場後,業主亦面對現實減租至每月120萬元放租,較高峰時的租金大減208萬元或63%,仍乏人問津。業主及後變陣,2018年及2019年底一度以短租形式租予利市封店,允許只租用部分樓面,月租低於80萬元水平。
本港疫情緩和,部分投資者入市尋寶,9月份商舖買賣註冊登記宗數上升。據代理行資料顯示,9月截至22日,商舖買賣註冊登記暫錄83宗(主要反映8月份市况),較8月同期增加25.8%,全月料超過8月份88宗,即連升3個月,並估計9月份全月宗數有望超過100宗,創自2019年8月份以來新高。該代理行相信,由於部分業主議價幅度擴闊,加上舖價已累積一定跌幅,部分投資者趁低吸納,預計第四季成交量將上升。
(明報)
嘉祥姚志勝1.05億 買力寶中心中層
商廈跌價有承接,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金鐘力寶中心2座中層單位最近以1.05億元易手,新買家為近年以10.5億元購入中環中心全層的商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
曾10.5億購中環中心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力寶中心成交的新買家為嘉祥集團 (國際) 有限公司,董事包括姚志勝、呂艷霜,其中姚志勝為嘉祥交通 (亞洲) 集團董事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過往亦曾經投資商廈,近年就曾經以10.5億元向「物流張」張順宜,購入中環中心第43樓。
疫情影響商廈樓價,力寶中心近期呎價有所回落。據代理資料顯示,去年力寶中心呎價企穩在3萬元以上,惟近半年不少成交跌穿3萬元,例如早前一個2座中層單位,面積5,245平方呎,成交價1.15億元,呎價僅2.2萬元。
至於原業主則為DE HEERD INVESTMENTS LIMITED,註冊董事為周妹妹,於2010年12月以7,850萬元購入該批單位,持貨10年,帳面賺2,650萬元,升值34%。
另外,力寶中心2座早前錄得一宗銀主盤成交,合共3,652平方呎,成交價約1.02億元,呎價約2.8萬元。原業主為內地背景公司,於2017年以約1.09億元購入,其後淪為銀主盤,最新成交價較3年前低約6%。
(經濟日報)
更多力寶中心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力寶中心出售
政協姚志勝逾億購力寶
過去1年商廈租售價急跌,有實力買家趁勢追捧。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金鐘力寶中心2座25樓02、03及05A室,於本月由嘉祥集團 (國際) 有限公司承接,作價1.05億,面積5254方呎,呎價20019元。嘉祥董事為姚志勝,身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亦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去年初,姚志勝向「物流張」張順宜購入中環中心43樓全層,作價約10.524億,該全層面積約24474方呎,呎價約4.3萬。至於上述力寶中心單位原業主,於2010年斥資5250萬購入,持貨10年帳面獲利5250萬,升幅約1倍。
(星島日報)
諾富特酒店部分申建住宅
在疫情持續影響下,加上封關措施,酒店業大受打擊,有部分酒店轉型。由資本策略及基匯資本持有的佐敦香港九龍富諾特酒店,向城規會申請重建為分層住宅及寫字樓發展。
提供285個住宅單位
據城規會文件顯示,項目位於佐敦彌敦道348號,目前屬「商業」地帶,擬議綜合發展作商店及服務行業/食肆、辦公室及分層住宅用途;項目地盤約2.12萬方呎,以12倍地積比率發展,計畫興建1幢28層高 (包括3層地庫及1層平台) 大廈,總樓面約25.43萬方呎;當中地下至8樓為零售/餐廳及辦公室,而8樓以上則為住宅樓層,涉及15層,共285伙,平均單位面積446方呎。
同時,葵涌葵定路10至16號羅氏美光發展大廈,亦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兩成地積比至14.1倍,以重建1幢樓高不多於26層非污染工業發展大廈,可建樓面約22.5萬方呎。
另外,地政總署公布大埔公路大埔滘段的住宅用地,昨起招標,並於下月23日截標。地皮面積約6.71萬方呎,可建約10.07萬方呎,將來發展商可擁有通往大埔公路的車道入口。
大埔地難剪裁 估值五億
有測量師表示,是次招標的地盤不但形狀不規則,地盤包圍一幢「頂心杉」村屋、即地盤中間有1幢村屋及部分空地,而該地盤後面一部分地又列為不可建築,增加發展難度;由於地皮規模不大,預期可吸引各類發展商入標,估值約5億至6億,樓面呎價約5500至6000元。
(星島日報)
資策兩重建項目 改建住宅涉1100伙
酒店、商廈市道差,資本策略 (00497) 兩個重建項目轉攻住宅發展,提供逾1,100伙,其中元朗工廈重建,棄商廈改為興建細單位;而佐敦九龍諾富特酒店則棄酒店發展,建住宅單位。
資本策略及麗新共同持有的麗新元朗中心,現為兩幢10層高工廈,曾經申請重建成住宅,但在去年活化工廈措施之後,就改為重建成15層高商廈。
元朗工廈 申建2幢住宅大樓
不過,今年受疫情影響,商廈租金大跌,發展商再次「轉軚」再次申請興建2幢住宅大樓,總地積比率5.22倍,可建樓面39.1萬平方呎,將會提供828個單位,甚至比起當年舊的住宅發展方案所提供419伙,大增近1倍,主要是將單位面積縮小所得。
至於佐敦九龍諾富特酒店 (Novotel),早在2013年就曾經批出一個「住宅+酒店」的雙幢方案,不過發展商近日就提交一個低層寫字樓、商舖,高層為住宅的單幢方案,捨棄酒店元素。
新方案總樓面維持25.4萬平方呎,住宅跟非住宅各佔一半,但住宅單位數目將由138伙,倍增至285伙,平均單位面積縮小一半至446平方呎。非住宅部分則放棄原本酒店設計,改為寫字樓,減少299間酒店客房。
(經濟日報)
荃灣工廈全層意向月租5.5萬
代理表示,荃灣UML TOWER 2樓及6樓全層放租,2樓全層面積約4350方呎,意向租金約5.5萬元,呎租約12.64元;6樓全層面積約4155方呎,意向租金同樣5.5萬元,呎租約13.24元。
該代理行指出,兩個物業間隔四正寬敞、靈活實用,實用率極高,大廈設有一部客梯,樓底高約11呎,每方呎負重約150磅,2樓單位附設私人會所裝修,6樓則附設寫字樓裝修,外望樓景,並配備獨立冷氣,彈性度十足。
物業地理位置優越,毗鄰多個大型屋苑及商場,商店、銀行及食肆林立,鄰近的交通配套及社區設施完善,坐擁港鐵荃灣站及荃灣西站優勢,附近亦設有多條巴士及小巴線。
(信報)
波斯富街舖月租7萬十年低 面向時代廣場 平舊約53%
零售市場正值嚴冬,核心零售區地舖租金大瀉,銅鑼灣多條主要購物街道的舖位月租相繼跌穿10萬元。銅鑼灣波斯富街波斯富大廈一個面向時代廣場的200方呎小型舖位,原由台式茶飲店以每月15萬元租用,租約上月底到期後放棄續約,舖位剛大幅劈租逾53%,以月租7萬元重新租出,為波斯富街近10年月租最低的長租約租賃成交。
前述減租舖位為銅鑼灣波斯富街77至83號波斯富大廈地下M舖,建築面積約200方呎,舖位面向勿地臣街,面向時代廣場,原由台式茶飲店歇腳亭在5年前起承租,月租最初為12萬元,兩年前加租至15萬元,呎租約750元。
據了解,上址租約上月底到期,業主起初以原價與歇腳亭洽談續租,上月更把叫租降至8萬元,已大幅低過原租金近47%,但租客仍然離場,並已遷出。
較8年前高位瀉逾六成
不過,由於該舖位月租銀碼細,加上位置優越,故丟空不足一個月即獲一家零售商戶承租,最新月租為7萬元,呎租350元,租期為兩年,成為波斯富街近10年來,獲長租客承接下月租最低的租賃個案。最新租金較舊租低8萬元,幅度高達53.3%;而該舖位在2012年高峰期曾以每月19萬元租出,故現時最新租金較8年前的高位更急瀉約63.2%。
資料顯示,毗連該舖位的波斯富大廈地下L舖,建築面積同約200方呎,今年5月以月租10萬元租出,租客為一家紅酒零售店,呎租500元。其後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第三波爆發,銅鑼灣的地舖空置率進一步上升,故事隔4個月後租出的鄰舖,呎租再跌多三成。
事實上,據一間代理行今年7至8月統計,波斯富街共有18個吉舖,有29%地舖空置,為謝斐道之後銅鑼灣空置率第二高的街道,所以租金受壓甚深。
空置率達29% 銅鑼灣第二高
自從今年商舖租金出現大冧市後,銅鑼灣有最少4條主要購物街道已錄得月租低於10萬元的租賃成交,當中以最新租出的波斯富大廈地下M舖租金最低,而附近的利園山道5號地下,建築面積約700方呎,由食肆以每月8.5萬元租用3年,呎租121元,租金較前租約平66%。
至於全球舖位呎租最貴的銅鑼灣羅素街,坐落在行人專用區內的羅素街59至61號麗園大廈地下B6號舖,建築面積約350方呎,雖然最新以每月8萬元租出,呎租約229元,但只屬短租3個月的個案。該舖目前長租叫價仍高達40萬元,反映一線地舖業主仍未願意以太低價接受一份長租約。
(信報)
恒大近年積極攻港 250億買地購商廈
恒大 (03333) 近年在香港買地發展,以逾250億元購入商廈、住宅項目,近期最矚目莫過於47.05億元購入的元朗和生圍地皮,其中一間「皇宮屋」面積達20萬平方呎。
125億收購美國萬通大廈
恒大早在2009年在香港上市,不過在上市之後,未見大舉進軍香港,要去到2015年才有大動作,以125億元向華置 (00127) 收購灣仔美國萬通大廈,並改名為「中國恆大中心」,當時是香港最大宗商廈成交。
乘着2018年開始的中資湧港買地熱潮,恒大在2018年向恒地 (00012) 購入屯門管翠路住宅項目,市傳作價大約65億元,並建成首個在港的住宅項目「恆大‧珺瓏灣」,在去年開售,至今2期項目售出逾千伙。
同年,恒大又向新世界 (00017) 購入長沙灣懷德工業大廈的重建地盤,並已重建成「恆大‧睿峰」,雙方未有公布成交作價,而新世界當初的買地成本6.5億元,再加上11.23億元補地價,總地價近18億元。項目今年初開售,至今累售約160多伙。
元朗和生圍地 建「皇宮屋」
至於去年恒大疑似再次向恒地買地,以47.05億元購入元朗和生圍項目,雖然恒地未有公布地皮買家為恒大,但從註冊所見,持有地皮的公司董事已轉換為恒大相關人士。至於地皮總樓面約89.3萬平方呎,會興建268幢洋房,項目包括一座近20萬平方呎,提供8間房間的「皇宮屋」。
(經濟日報)Goldin tower goes up for sale
The creditor of debt-laden Goldin Financial (0530) is selling Goldin Financial Global Centre in Kowloon Bay with a valuation of more than HK$10 billion.
The receiver of Goldin Financial appointed an
agency firm as its exclusive agent for the property at 17 Kai Cheung
Road. The agent invited consortia to submit expressions of interest by
noon on November 11.
The agency estimated the valuation of the commercial property at more than HK$12 billion, or HK$14,000 per square foot.
"The asking price is reasonable," agent said.
"However, investors may push for a much bigger discount of 10 to 20
percent amid the gloomy economic sentiment."
Goldin Financial pledged the Grade A tower to lend
money many times, including to CK Asset (1113) in 2018 for a loan of
HK$1.02 billion. It pledged the property again after it repaid the debt
owing to CK Asset in April last year.
In July, the creditor of Goldin Financial called in its loan, forcing the company to sell the Kai Tak site to repay the debt.
Completed in 2016, the 28-story office building
has a gross floor area of 852,433 sq ft, with 76 percent of units rented
out. The bulk of the tenants are involved in property and real estate,
jewellery, retail services, financial services and building services.
The consortium formed by Goldin Financial bought the property for HK$3.43 billion in 2011.
Last Friday, Goldin Financial warned it is
expected to record a substantial loss of about HK$6.1 billion for the
year ended June as compared to a profit of HK$6.37 billion a year ago,
mainly due to the valuation of a Kai Tak residential project that
decreased by around HK$2.79 billion.
Shares of Goldin fell 1.94 percent to HK$1.01 yesterday.
(The Standard)
Harborfront, Kai Tak, Peak sites to test market
Two residential sites at The Peak and in Kai Tak
will be offered for sale by tender next quarter as well as a prime
commercial harborfront site in Central originally scheduled for sale
this quarter.
The residential sites will provide about 630 units
in total, said Secretary for Development Michael Wong Wai-lun, adding
that the sale of the New Central Harbourfront Site 3 had been pushed
from this quarter to the next.
The residential site on Mansfield Road at the Peak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parcels for disposal.
The first, which will be tendered in the next
quarter, has a site area of 134,882 sq ft and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about 240 units. CHFT Advisory & Appraisal values the site at about
HK$11.2 billion to HK$12.4 billion, or about HK$39,000 to HK$43,000 per
buildable sq ft.
The Kai Tak Area 4E Site 1 is located on the old runway and is capable of providing about 390 units.
Meanwhile, MTR Corporation (0066) plans to sell
Package 5 of the Wong Chuk Hang Station project by tender in the next
quarter. The plot will produce about 1,000 units.
In addition, four private development and
redevelopment projects are expected to complete the necessary lease
modifications in the next quarter and will produce a supply of 1,150
units.
That brings the total supply to about 7,400 units
in the nine months ended December, accounting for 57 percent of the
private housing supply target of 12,900 units in the current fiscal
year.
Property agent said he expects the actual land
supply will only produce up to 12,000 units, and that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the government to achieve the 12,900-unit target.
"Whether the overall target will be reached will
depend quite heavily on how private sector development and redevelopment
fare in the coming months," the agent said.
However,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reach the target
by relying on private development and redevelopment projects due to
uncertainties in the property market amid the pandemic, a surveyor said.
The New Central Harbourfront Site 3 had been
originally planned for tender this quarter. "The sale of this site will
adopt a "two-envelope" approach, which is rather uncommon and entails
tender documents which are more complicated than usual. We thus need a
bit more time to complete the necessary work," Wong said.
Instead of the conventional cash-only tender, the
government is opting for a "two-envelope" bidding process, which entails
a financial and a design proposal. This implies that the highest bidder
may not win.
(The Standard)
Presales approved for Tai Wai project
New World Development (0017) has obtained presale consent for the first phase of the residential project atop Tai Wai Station.
The project will offer 3,090 units across three phases, including 783 units in the first phase.
Meanwhile, Minmetals Land (0230) expects to obtain
presale consent for Montego Bay in Yau Tong as early as next month. The
project consists of four blocks and provides 688 units.
In Cheung Sha Wan, CK Asset (1113) has collected about HK$6.1 billion after selling 644 units at Seaside Sonata.
In Kai Tak, Poly Property (0119) sold a 1260-sq-ft unit at Vibe Centro for HK$45.6 million, or HK$36,190 per sq ft.
Separately, homebuyers walked away from the
purchase of 25 units in September, local media reports. They included a
buyer who forfeited about HK$820,000 on a 561-sq-ft flat at Montara in
Lohas Park, which was offered at HK$8.2 million.
In the commercial property market, en-bloc
commercial volumes staged a modest rebound in the third quarter with
seven transactions registered totaling around HK$4 billion, agent said.
It is still premature to predict a full-blown
return of mainland money, but th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investment
environment elsewhere may push som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ack to Hong
Kong for 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agent said.
In other news, the one-month 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 which is linked to the mortgage rate, fell to 0.47643
percent yesterday.
(The Standard)
高銀位於九龍灣的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總部,現進行放售,市值約120億元,呎價約1.4萬元,據悉已較年初估值低約2成。
有測量師行表示,接管人及經理人保國武和馬肇明現正放售九龍灣啟祥道17號的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現邀請遞交意向書,截止日期為2020年11月11日正午12時正 (星期三)。
估值低年初約2成
據悉,高銀金融國際中心於2016年落成,樓高28層,佔地面積約71,042平方呎,總樓面面積約852,433平方呎。物業標準樓層面積約35,000平方呎,現時出租率約76%;除了高銀集團總部外,其他租客包括珠寶、零售服務、金融服務及屋宇裝備相關行業等,項目市值約120億元,呎價約1.4萬元。2011年中,高銀金融以34.32億元奪得該商業地皮,當時樓面呎價約4,026元。據了解,年初多間測量師行為該廈進行估價,當時估值約140億至150億元,如今估值已較年初下跌2成。
翻查資料,高銀近兩年曾多次抵押該廈,早前高銀旗下九龍灣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的發展商賜譽,7月遭優先抵押票據持有人 (包括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及德意志銀行) 委任的接管人Borrelli Walsh入稟,要求接管高銀金融國際中心。不過,法官認為接管人未能證明有極端迫切性,故拒絕批出臨時強制令。
高銀金融日前公布盈利警告,截至6月30日止年度,預計將錄得重大虧損61億元。事實上,高銀早前已先後出售啟德地皮。
(經濟日報)
中上環屬傳統港島核心商業區,自然是一位難求,其中 the L.place 屬銀座式商廈,比鄰中環中心等地標商廈,吸引用家進駐。
the L.place 位於皇后大道中139號,物業樓高24層,而高層地下至22樓均為商舖用途,採一梯一伙設計,每層面積約3,927至5,952平方呎不等,樓底高約3.5至5米,樓面承重約5kPa,彈性特高,適合各行各業承租。單位多為一梯一伙設計,設有獨立洗手間,適合集團使用。而單位外望為中上環樓景,感覺開揚光猛。
一梯一伙 設4部升降機
另外,大廈亦設有4部升降機,有效疏通人流,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地下大堂亦設商舖,現時為超級市場U購,為業戶提供日常購物選擇。而項目比鄰的永吉街,設有不少餐廳食肆,日常人流暢旺,亦為業戶提供日常餐飲去處。
the L.place 地理位置優越,屹立於中環一綫街道皇后大道中,早年業主購入後曾為全幢物業進行翻新增值工程,以啡色木系為設計主調,外牆為玻璃幕牆,整體設計格調時尚。地利優勢方面, the L.place 位處中環中心旁,以及多幢指標商廈卡佛大廈、盈置大廈及南豐大廈等,比鄰港鐵中環及上環站,交通便利。
參考比鄰相若的成交,如皇后大道中181號中層02室,面積約3,452平方呎,於今年7月以月租約25.2萬元租出,呎租73元。而8月亦錄得同座大廈中層02室,面積2,225平方呎,以月租約9萬元租出,呎租約40元。
根據代理的資料顯示,第三季截至9月22日,市場共錄得約133宗寫字樓買賣成交,預料季度計會與第二季宗數相若,呈回穩迹象。金額方面,由於季內錄得多宗全幢寫字樓成交個案,帶動今季總成交金額暫錄得約56.59億元,按季已增加約85%,相比第一季勁升3倍。
預計第四季商廈買賣成交量會輕微上升至150宗水平,租務則會增加至約1,500宗,然而租售價短期內仍有下調壓力,兩者跌幅約5%。
(經濟日報)
更多上環區甲級寫字樓出租樓盤資訊請參閱:上環甲級寫字樓出租
8月甲廈租金跌幅收窄
有代理最新發表的香港地產市場報告指出,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緩和後,8月香港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跌幅收窄。
上月新租賃成交所涉及的樓面亦見輕微回升,成交宗數按月上升10%。盡管淨吸納量仍錄得負數,達到負147,500平方呎
(淨樓面面積),但負吸納量已是今年以來最少,意味着租賃表現已較過去7個月改善。由於租戶傾向節省成本,市場持續錄得租戶遷出中環的成交,較矚目的個案包括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租用觀塘 Two Harbour Square,涉及建築面積約73,000平方呎,計劃由中環現址遷入。
上月租金 按月跌1.7%
代理表示,8月份租金跌幅較今年上半年緩和。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上月按月下跌1.7%,較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跌幅逾2%比較,跌幅已收窄。今年下半年愈來愈多企業積極部署其在地產方面的需要,但節約成本依然是首要的考慮因素。租金回落也鼓勵個別企業在中環轉租質素更佳的寫字樓,此趨勢料於未來數月及2021年持續。
不過,8月中環甲級寫字樓租金跌幅仍為各區最高,租金按月下跌2.5%,原因是空置率已升至6%,為2005年12月以來最高。區內新租賃成交寥寥可數,其中部分個案為租戶原區搬遷至其他寫字樓以節省成本。區內招頂租樓面面積持續增加,約達52萬平方呎淨樓面面積
(佔甲級寫字樓存量2.2%),為自2002年10月以來首次超過50萬平方呎。
商舖市場方面,代理指,整體商舖租賃市場表現仍見呆滯,核心購物區街舖空置率持續上升,令租金受壓。
(經濟日報)
九龍灣高銀金融全幢放售意向120億
債台高築的高銀金融,旗下作為抵押貸款的九龍灣高銀金融國際中心,遭接管人委託測量師行放售,全幢意向價一百二十億,成為疫市下最大宗放售的全幢甲廈,市場矚目。
有測量師行表示,項目接管人保華執行董事保國武,以及項目經理人保華董事馬肇明,現放售九龍灣啟祥道十七號高銀金融國際中心全幢,意向價一百二十億,並邀請遞交意向書,截止日期十一月十一日。
全幢出租率約76%
據知情人士指,高銀金融將該廈抵押貸款「撲水」,雖然近期向債權人提出一系列還款方式,惟不被接納,最終債權人以接管方式放售上述物業。高銀金融則並未公開表態是否同意放售該物業,亦未知會否採取行動。本報昨日向高銀查詢,惟集團表示不回應事件。
每呎意向價1.4萬
測量師表示,高銀金融國際中心位於啟祥道十七號,樓高二十八層,佔地面積約七萬一千方呎,總樓面約八十五萬二千方呎,現時出租率約七成六,意向價逾一百二十億元,平均呎價約一萬四千萬元。
根據市場代理透露,該廈「超豪華,有中環feel」,現時平均呎租三十五元,大部分以全層形式出租。
資料顯示,高銀於二○一一年合組財團以三十四億三千二百萬元,投得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用地,樓面呎價約四千○二十六元,項目於二○一六年竣工,作為自用及出租。
據悉屢傳財困的高銀金融,早前由德銀牽頭的財團催促高銀償還貸款,涉及本金一百○二億元,並提出接管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等資產,高銀則就接管提出抗辯。
高銀指,早前已為欠款出售啟德用地,並正尋求八十七億元新融資,同時入稟高院就聲稱接管其資產的舉措展開抗辯。
(星島日報)
中環歐陸全層1.5億易手新世界家族等承接
疫情持續拖累商廈價格回落,有投資老手亦鮮有地沽貨,永光地產沽售中環歐陸貿易中心全層,作價1.5億,平均呎價2.85萬,重返四年前水平,買家為世界集團鄭氏家族成員。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中環歐陸貿易中心14樓全層,於本月15日以1.5億易手,新買家Icloud Ltd,董事包括鄭志謙汲鄭錦超等,為新世界集團鄭氏家族成員。代理指出,該全層樓面約5261方呎,平均呎價約28511元,以該廈目前呎租逾60元計算,回報逾2.5厘。
永光每呎2.85萬沽貨
原業主為永光地產,早於2003年以1630萬購入,持貨至今17年,帳面獲利約1.34億元,升值約8倍。永光地產持有歐陸貿易中心多層樓面,大部分出租,公司總部亦設於大廈,過去十多年來,有代理游說該公司出售該廈單位,一直不為所動,惟今番於疫市下出貨,是次呎價較高峰期顯著下跌,去年該廈22樓全層以2.08億成交,平均呎價3.95萬,屬該廈新高,最新呎價較高峰期回落28%。
永光地產於2018年1月,購入金鐘遠東金融中心29樓全層,面積10800方呎,平均呎價5.26萬,當時創區內及該廈呎價新高,亦是全港最貴商廈第二位,僅次於中環中心高層全層戶,於2017年9月所創下的每呎逾5.5萬紀錄。當時這層遠金單位,月收130萬,回報約兩厘水平。
十七年升值八倍
不過,知情人士指,近期永光旗下的銅鑼灣永光中心及永光商業大廈全幢,都交吉單位處處。
其中,由永光地產持有的銅鑼灣軒尼詩道巨鋪,以交吉形式放租,較舊租金急挫逾60%,重返十年前水平。
上述為銅鑼灣軒尼詩道499號地鋪連1、2樓,由永光地產譚逢敬持有,地鋪面積2538方呎、1樓面積2372方呎、2樓面積則為2435方呎,合共面積約7345方呎,以75萬放租,平均呎租約102元。
上述鋪位早前由連鎖珠寶店以逾200萬租用,是次放租租金較舊租急挫逾60%,重返10年前水平,舊商戶剛於上月撤出,該鋪現正進行還原工程,即重新推出市場招租。
(星島日報)
更多中環區甲級寫字樓出售樓盤資訊請參閱:中環甲級寫字樓出售
TheSharp每呎35元租出回報僅1.2厘
受疫情衝擊,商廈市場觀望氣氛揮之不去,拖累核心區商廈租金備受壓力。消息指,銅鑼灣銀座式商廈The
Sharp低層全層,面積約1580方呎,以5.53萬租出,平均呎租約35元,租金回報僅1.2厘;業內人士指出,樓上鋪為疫市下的「重災區」,並指上述租金已屬區內寫字樓租金水平。
貼近區內寫字樓水平
市場消息指山,上述為銅鑼灣The Sharp低層全層,面積約1580方呎,以5.53萬獲食肆承租,平均呎租約35元。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址原業於2013年以5372萬購入,每呎造價約3.4萬,惟以最新租金計,回報僅約1.2厘。
代理稱,上述租金已屬區內寫字樓水平,受疫情肆虐影響,商戶營商環境非常嚴峻,現時區內樓上鋪空置率逾5成,拖累租金備受壓力,部分業主議幅持續擴闊,造價租金急速下滑,並料第4季樓上鋪空置將持續高企。
另一方面,核心區內商廈仍頻錄承租,消息指,中環威靈頓街128號低層B室,面積約1076方呎,以36584元租出,平均呎租約34元。
此外,九龍區商廈亦頻錄承租,消息指,長沙灣億京廣場2期中層E室,面積約2575方呎,以每呎25元租出,月租約64375元;葵芳新都會廣場2座中層02室,面積約1465方呎,以每呎24元租出,月租約35160元。
(星島日報)
商廈用家節約成本租賃方案趨向多元化
有代理行近期發表香港租戶調查報告,針對企業如何應對疫情挑戰、租賃方案的改變,是否會將應對疫情措施納入長期計畫。結果發現,超過85%受訪者表示其業務受到疫情帶來負面影響,節約成為其首要重點,許多企業預料未來三年內將減少對辦公空間需求;約70%受訪者相信業務將在未來12個月內回復至疫情前水平;企業顯然已接受遙距工作模式,有65%受訪者期望長遠可實行一定程度的在家工作策略。
企業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及社會動盪加劇不確定性前提下,經歷了艱辛的2019年,大家期望今年有較穩定的營商環境,然而,長達數月的疫情為企業帶來第三波打擊,並迫使許多企業實行新工作模式,是次調查結果清晰地反映出當前的挑戰。
企業料三年內縮減租用樓面
事實上,代理建議企業善用當前的不確定性和疲弱市況,採取相關行動,以待2021年或出現的反彈,當中包括重組那些即將於2022年及2023年到期的租約,預計屆時將有多達520萬方呎甲廈新供應,當中不乏高規格商廈,例如具有LEED和WELL認證,正好為企業提供了解決健康和安全考慮的辦公環境方案。
是次調查由2020年6月至7月進行,訪問了香港不同領域的主要寫字樓租戶。結果顯示,有超過85%受訪者認為,疫情對其業務有負面影響,因此許多企業的首要任務是降低成本。另外,疲弱的情緒亦反映於企業的長期租賃策略中,許多企業預計未來三年減少租用樓面。
疫情後續實行遙距工作
不過,許多受訪者對復甦表示樂觀,約70%受訪者認為,他們的業務將在未來12個月內回復至疫情前水平,儘管許多企業早已投放資源於技術方面,以支持更靈活的工作模式,但疫情進一步加強此趨勢,以支援遙距工作。現時人們對遙距工作的看法已有很大的轉變,有65%的受訪者表示有興趣長期實行一定程度的在家工作策略。
總括來說,雖然在疫情影響下,大部分企業業務遭受衝擊,但他們對未來12個月內復甦感到樂觀;是次疫情顯然對寫字樓租賃策略產生影響,節省成本成為大多數企業的當務之急,部分擱置了其租賃計畫,有超過三分之一受訪企業計畫在未來三年內縮減規模。很多企業正採取觀望態度,續租或搬遷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身處於租金較高的核心區之企業,在租約期滿時有更大機會搬遷。
至於長遠而言,在疫情結束後大多數企業都傾向投資於技術和遙距工作的範疇,並大力支持發展後者,其中65%受訪者期望長遠而言可實行一定程度的在家工作
(WFH)
策略。企業表明計畫在疫情後,繼續實行遙距工作的企業中,當中大多數建議將在家工作(WFH)的做法,佔員工比例11%至30%。員工的喜好和對沖風險是促使企業轉向一定程度在家工作(WFH)的主要驅動力,而非為節省成本。從中期來看,傳統辦公室依然會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少企業表示它將在未來20年內過時,但亦有許多受訪者認為於數年內,辦公室的功能將發生重大變化。
(星島日報)
代理︰工商物業交投略回升
受疫情影響,令工商鋪市場觀望氣氛一度籠罩,惟據代理最近報告指出,受本地及內地投資者重新關注高收益物業或具有重建潛力的舊樓項目,帶動第3季工商鋪交投略現回升。
交易總額約40億
有代理發布第3季度寫字樓及商鋪投資報告指,由於本地及內地投資者重新關注高收益物業或具有重建潛力的舊樓項目,本港整體商業地產交投量於第三季度出現溫和反彈,七宗交易總額約40億港元。
最新數據顯示,酒店入住率7月仍於50%左右徘徊,但相對2月及3月的30%已有明顯升幅,第3季有兩家精品酒店出售,買家分別為內地企業及本地投資者。
寫字樓及商鋪交易量實際上於7月和8月略有反彈,錄得261宗交易,而4月至6月則為237宗交易,此外,更多業主願意提供折扣。
零售業首當其衝
代理表示,第3季疫情反覆,商業地產投資市場的預期復甦因而放緩,零售業首當其衝,然而,非核心區零售業持續表現良好並吸引投資;另一代理指,投資市場現活躍迹象,譬如全幢商廈、酒店甚至分層寫字樓交易均呈溫和上升態勢;該行香港投資部零售銷售高級董事方詠清指,數月來本港零售業不斷適應新局面,如更加注重本地需求,因而激發市場對非核心區資產的興趣。
(星島日報)
政府下季推兩幅地山頂地王罕見「一拆二」今年推地佔目標57%黃偉綸:有信心達標
隨着政府持續有序推售土地,以增加房屋供應,發展局昨公布新一季 (十至十二月)
賣地計畫,推出兩幅住宅用地招標,提供約六百三十多伙;總結首三季來自不同來源的私樓供應,預計可提供約七千四百個單位,佔政府全年供應目標的五成七;來季推地中最矚目為山頂文輝道地王,將「一拆二」出售;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稱,以目前推地進度,有信心全年可達到既定目標。
發展局昨公布新一季,黃偉綸指,下季推出兩幅住宅地皮招標出售,最矚目為山頂文輝道地皮,將「一拆二」出售,而下季推出的一幅可建約二百四十個單位,以及啟德四E區一號地,提供約三百九十伙,兩地合共提供六百三十個單位。
山頂啟德兩地提供630伙
對於拆售山頂文輝道地皮,黃偉綸認為,一幅過出售土地參與發展商人數較少,而分拆成兩幅土地出售,而且規模拆細後,可讓更多發展商參與,又認為拆售後並不影響土地總體價值。
事實上,文輝道二、四、六、八、九及十一號曾於於二〇一八年十月流標,整幅地皮佔地多十八萬九千多方呎,可建樓面約四十萬四千多方呎,而是次拆細重推,下季推招標的一幅佔地約十三萬四千多方呎,可建樓面約二十八萬七千多方呎;而另一幅九及十一號,佔地僅約五萬四千方呎,可建樓面約十一萬六千方呎。
連港鐵項目等提供2780伙
另外,港鐵繼續有住宅推出,為黃竹坑站第五期發展項目,預計可提供約一千個單位,連同私人發展項目約一千一百五十伙。換言之,下季連同不同來源的土地,合共可供興建約二千七百八十個單位,按季增加二點九倍,惟對比首季的一千三百七十個單位,仍跌百分之五十四。
總結今財年首三季來自不同來源的私樓供應,預計可提供約七千四百個單位,佔政府全年供應目標約一萬二千九百伙的五成七。黃偉綸指,而餘下的四千一百五十個單位需要倚靠私人重建項目。而年內是否達標最終要視乎私人發展項目補地價進度;他透露,目前有數個大型項目正磋商補地價,認為以第三季的推地計畫進度,有信心全年可達到既定目標。
大型補地價項目商討中
對於補地價仲裁先導計畫,認為屬「你情我願」,政府提供多一個選項。黃偉綸強調,未來政府會繼續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增加土地供應,務求維持持續和穩定的供應,回應市民在住屋、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需求。
至於毗鄰香港迪士尼樂園的竹篙灣用地,迪士尼公司土地認購權早前屆滿後不作延展,黃偉綸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展局及規劃署將會就土地的最佳用途作研究,目前相關土地用作檢疫中心;而且該土地有高限及限制性契約,規定不可以作住宅發展,再者土地規劃亦不可以作住宅發展,另外放寬契約發展限制需華特迪士尼公司同意。
竹篙灣地具高限及限制契約
有測量師表示,由於土地供應不多,料將會影響兩、三年後的房屋供應,料未來新界北會是繼啟德之後的土地供應來源。而且在疫情及經濟轉差下對地價絕對有影響,預料發展商及投資者持觀望態度,再加上考慮到部分原先作私人發展的土地轉作公營房屋發展。認為長綫房屋供應不足,在增加土地供應上對政府而言是一重大挑戰。
(星島日報)
早前陷入財困的高銀金融 (00530) 放售旗下九龍灣商廈,有測量師獲接管人及經理人保國武和馬肇明委託為獨家代理,放售位於九龍灣啟祥道17號的高銀金融國際中心,現邀請遞交意向書,截止日期為11月11日正午12時正 (星期三)。
高銀金融國際中心於2016年竣工,樓高28層,佔地面積約71042方呎,總樓面面積約85.24萬方呎,為甲級寫字樓。而且標準樓層面積約3.5萬方呎,為九龍灣其中一座樓面最寬敞實用的甲級寫字樓之一。
該物業現時出租率約為76%,租客覆蓋多個領域,包括地產、珠寶、零售服務、金融服務及屋宇裝備相關行業等優質國際和本地租户。
根據該建築物的卓越品質,預計該物業的售價逾120億元,即每方呎價約1.4萬元。
(信報)
歐陸貿易中心全層1.5億易主 跌價28%
商廈造價由高位回落,全港最貴乙級商廈中環歐陸貿易中心,原由永光地產持有的中層單位,以1.5億元易手,呎價約2.85萬元,較去年高位回落28%。
買家為新世界鄭氏家族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中環德輔道中21至23號歐陸貿易中心14樓全層,建築面積約5261方呎,本月15日由智雲有限公司斥資1.5億元購入,呎價28512元。新買家公司董事包括鄭志謙、鄭錦超等,為新世界發展
(00017)
鄭氏家族成員。上址單位原業主為永光地產,於2003年10月以1630.91萬元購入,持貨17年,賬面大賺逾1.33億元,升值8.2倍。資料顯示,同廈22樓全層曾於去年4月以約2.08億元易手,呎價39500元,創全港乙級商廈呎價新指標,最新呎價較高位下跌27.8%。
此外,市場消息指出,由賭王四太梁安琪旗下尚嘉控股持有的銅鑼灣銀座式商廈THE SHARP 8樓全層,建築面積約1580方呎,以每月5.53萬元租出,呎租約35元。單位於2013年以5372萬元購入,回報只有1.2厘。
(信報)
太子珠寶提早退租北京道巨舖 結束15年運營 業主半價150萬招客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打擊各行各業,以內地旅客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珠寶及鐘錶生意銳減,太子珠寶鐘錶突然提早接近一年結束已經營15載的尖沙咀北京道3層巨舖分店。據了解,舖位現時月租312萬元,由於市況下滑,業主目前劈價逾五成招租,即每月150萬元。
據悉,太子珠寶鐘錶原租用北京道及亞士厘道交界單邊的北京道10號地下、1及2樓共3層巨舖,總建築面積共13878方呎,月租高達312萬元,呎租約225元。當中,物業地下及1樓用作零售店,2樓則為貴賓室,為會員提供餐飲服務。
曾遭入稟追租逾500萬
上址2018年才由原本月租300萬元,加租4%續租多3年,租約原定明年8月到期,太子珠寶鐘錶突在本月撤退,較租約提早11個月離場。據代理消息指出,該舖位現時以每月150萬元放租,呎租約108元,較太子珠寶鐘錶原租金低162萬元或51.9%。
在太子珠寶鐘錶退租前,該舖位近月曾出現欠租情況。根據資料,北京道10號全幢業主豪百有限公司,曾於今年5月入稟高等法院控告太子珠寶鐘錶自今年4月起欠租,加上累積的利息,總欠款逾501萬元。
尖沙咀為自由行主要購物地段,太子珠寶鐘錶網頁資料顯示,連同上址,該品牌在區內共有4間街舖分店,並以今次退租的舖位經營時間最長。太子珠寶鐘錶自2005年開始承租北京道10號地舖作為分店,當年只租用地下其中一個600方呎舖位,月租63.8萬元;其後因奢侈品市道暢旺,2012年增租地下其他地舖及1至2樓全層,月租大增至260萬元,其後租金更突破300萬元。不過,由於今年市道急速逆轉,太子珠寶鐘錶亦惟有棄租。
近期尖沙咀區內已有不少珠寶及鐘錶相關租戶結業離場,單計過去3個月,廣東道、海防道、北京道及彌敦道4條區內主要購物街道,已有最少4個相關行業的商戶因租約期滿離場或提早撤出。其中,以瑞士名錶品牌OMEGA (歐米茄) 租用的廣東道82至84號流尚坊地下至3樓4層巨舖在6月遷出最為矚目,該舖建築面積共約7203方呎,原涉及月租747.5萬元,呎租約1038元。
先施錶行中環店起租後減兩成
由於鐘錶店生意額大跌,先施錶行 (00444) 旗下獨家代理的瑞士鐘錶品牌FRANCK
MULLER,早前承租主席朱李月華私人持有的中環皇后大道中35號35
QRC地舖,在起租兩個月後立即獲減租兩成。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先施錶行今年7月1日起以每月54.325萬元租用35
QRC地下作為全新旗鑑店,建築面積約2288方呎,呎租約237元,租約至2025年6月30日,為期5年。
不過,該份租約近期作出修訂,由今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的新租約期內,月租修改為43.46萬元,呎租190元。以新租金計算,先施錶行每月少付10.865萬元租金,節省20%開支。
(信報)
山頂流標地王 拆細下季重推
政府按季推售地皮的做法未有受新冠疫情影響,發展局昨天公布,今年10至12月、即本財政年度第三季度,將推出4幅賣地表地皮,當中有兩幅住宅地,合計提供約630伙,較7至9月僅約160伙急增近3倍,而最矚目是曾經在2018年流標的山頂文輝道2至11號豪宅地,發展局罕有地把地皮一分為二,「斬件」招標,先推文輝道2至8號於下季登場,希望吸引多些發展商競投。
綜合今年4至12月本財政年度首3個季度,來自各渠道 (包括賣地表、鐵路發展項目和私人重建項目) 等土地可建單位約7400伙,佔全年度目標12900伙約57.4%,缺口5500伙,業界憂供應難達標。
文輝道2至8號估值86億起
今年10至12月推出的4幅賣地表地皮,除了兩幅住宅地,還有中環民耀街新海濱3號地皮和新納入賣地表的粉嶺工業地,當中以文輝道豪宅地最矚目,料是歷來首度有流標地皮拆細標售。文輝道2至11號地皮為前高級公務員宿舍,佔地約18.94萬方呎,於2018年推出招標時獲5個財團爭奪,惟全部未到價而流標收場。
政府昨宣布,最新先推出面積較大的文輝道2至8號招標,佔地約13.49萬方呎,可建樓面面積約28.79萬方呎,預計可建約240伙;至於餘下較細的文輝道9及11號用地,則保留於賣地表,未有招標時間。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不知是否原先塊地太大,能夠參與的發展商數目自然較少。現時將該地皮斬細,無影響土地總體價值,亦可以多些發展商參與投標,值得試一試。」
資料顯示,文輝道2至11號可建總樓面約40.43萬方呎,測量界於2018年的估值介乎242.6億至485.2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
(下稱樓面呎價)
約6萬至12萬元,最新樓面呎價估值急削逾半,僅3萬至4萬元,但以拆細後的文輝道2至8號地皮可建樓面計算,估值仍有約86.4億至115.2億元,尚有機會躋身百億地王行列。
有測量師相信,文輝道2至8號地皮仍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此類地皮建成的豪宅,近年有約一半買家是內地客,在現時市況下,同類豪宅銷售較慢,相信發展商出價趨保守,政府的底價若未能「隨行就市」,存在再流標風險。林浩文於2018年對文輝道地皮的樓面呎價估值約6.5萬至8萬元,最新已降到3萬至3.5萬元,跌幅約54%至56%。
啟德地黃竹坑站齊登場
除前述文輝道2至8號地皮外,賣地表下季將推出九龍東啟德跑道區第4E區1號住宅地,提供約390伙;港鐵
(00066)
香港仔黃竹站第5期亦會登場,提供約1000伙,黃偉綸預計,來季有4個私人重建項目可望完成契約修訂,涉及約1150伙。按此計算,今年10至12月來自不同渠道的土地,可建約2780伙,較今季約2710伙微增約2.6%。
首3季涉7400伙達標六成
以本財政年度首3個季度計算,整體土地供應僅可建約7400伙,相當於全年度目標57.4%,其中賣地表和鐵路項目合計約5700伙,私人重建項目佔1700伙。黃偉綸提到,以年度目標12900伙計算,賣地表和鐵路項目的年度目標約8750伙,政府對此部分達標有信心,至於餘下4150伙則靠私人重建項目,要視乎發展商,並透露「有比較大型的項目正商討
(補地價)」,坦言對能否達標頗為關鍵。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員潘灝儀指出,政府對私人住宅的年度目標,已由2018至2019財政年度的18000伙,一再下調至本年度的12900伙,惟首3個季度的供應僅7400伙 (約57%),除非有大型項目在短期內完成補地價,否則仍有「走數」風險。
(信報)
中環海濱商地延至來季售 估值降一成
原定在今年7至9月、即本財政年度第二季度推出招標的中環民耀街新海濱3號商業地王
(下稱新海濱3號地皮),政府公布因應招標文件較複雜,押後至第三季度 (10至12月)
才招標。因本港經濟持續轉差,商用物業租金大幅下調,業界連番調整地皮的估值,按季再降低超過一成,市場估值下限為322.9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僅2萬元。
歸咎「雙信封制」招標複雜
政府曾經在今年6月公布,新海濱3號地皮於本財政年度第二季度登場,並落實以「雙信封制」形式招標,設計和價格的比重各半。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公布下季度 (10至12月) 賣地計劃時表示,由於該地皮以「雙信封制」形式推出,招標文件較為複雜,政府需要更多時間做好相關工作,故延遲至下季才推出。
對於市場質疑政府何以堅持在經濟下滑時推出貴重商業用地,黃偉綸指出,新海濱3號地皮具重要價值及戰略性,用地對整個商業運作很重要,「雙信封制」將設有底價,確保不會賤賣。
他又說,政府須持續穩定供應地皮,不會因市場短線上落,而大幅更改土地供應計劃。項目將分兩期發展,其中第一期需要在5至6年後落成,第二期則需時10年方竣工。
最低料賣323億 呎價僅2萬
新海濱3號地皮毗鄰中環國際金融中心 (IFC) 2期,佔地51.63萬方呎,總商業樓面面積約161.46萬方呎,主要作寫字樓和零售用途,另有約22.82萬方呎可作為停車場及公眾休憩用地等設施,最新市場估值介乎322.9億至662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2萬至4.1萬元。
測量師指出,公司在3個月前對該地皮估值上限為452.1億元,現下調逾一成至403.7億元,即每方呎樓面地價2.5萬元。他認為,過去一季寫字樓租金已再跌多一成,故估值相應下調。由於項目回本期長,估計只有3至5個發展商或財團入標,「雙信封制」令流標機會較低。
有代理提到,經濟和投資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政府推遲新海濱3號地皮招標的決定合理,讓地產商和投資者能更充分評估及作出重要的投資決定。
(信報)
More new homes up for grabs
Local developers are offering more homes next
month, with CK Asset (1113) planning to launch luxury project El Futuro
in Kau To Shan, offering 266 units sized between 470 square feet and
1,220 sq ft.
Meanwhile, Top Spring International (3688) and
Chun Wo Development revealed the first price list of 128 Waterloo in Ho
Man Tin, offering 50 units at an average price of HK$27,676 per sq ft
after discount. The cheapest one, sized 342 sq ft, is priced at HK$7.83
million, or HK$22,889 per sq ft.
MTR Corporation (0066) also opened tenders for the
Lohas Park package 13 property development, the final phase of the
project. It will close on October 29.
MTRC said it has received 35 expressions of
interest from developers. The 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ranges from
HK$8.5 billion to HK$15.5 billion, or HK$5,500 to HK$10,000 per sq ft.
In other news, Henderson Land Development (0012)
applied for the compulsory auctions of an old building on Sun Chun
Street in Tai Hang, with a total valuation of nearly HK$50 million.
Lofter Group also acquired more than 80 percent shares in a building at 11 to 13 Nanking Street in Jordan for HK$267 million.
Elsewhere, Japanese discount chain Don Don Donki
said it will open three new stores in Hong Kong by the beginning of next
year, expanding their store network to six within two years. A 24-hour
new store in Central will open on October 15, with a total area of
12,015 sq ft.
(The Standard)
灣仔東美呎租26元重回四年前水平
受疫情衝擊,商廈租金持續回軟。消息指,灣仔乙廈東美中心高層戶,於交吉5個月後,獲貿易公司以每方呎26元承租,較舊租金挫約18%,低市價約10%,並重回4年前水平。
交吉五個月 租金跌18%
代理指,上述為皇后大道東43至59號東美中心中高層08至10室,面積約2975方呎,附設寫字樓裝修及傢俬,以每方呎約26元獲貿易公司承租,月租約77350元,舊租戶為通迅器材公司,於今年4月撤出,舊租每方呎32元,於交吉5個月後再度租出,租金下跌約18%,低市價約10%。代理續指出,該廈對上一宗呎租約26元成交,於2016年9月錄得,為低層07室,面積約1405方呎,當時呎租約26.33元,租金返回4年前水平。
旺角中心低20%
另一方面,旺角中心錄連環成交,市場消息指出,該廈1座高層12室至13室,面積約1492方呎,以2700.7萬成交,呎價18097元,該廈另一成交為同層06室面積1007方呎,以1812.6萬售出,呎價18000元。
據代理指出,上述3伙單位均由同一業主持有,於去年中以每方呎2.6萬放售,惟受市場淡風影響,一直未獲承接,上址現時由醫療公司以每方呎50元租用,料買家享租金回報約3.3厘;據代理資料顯示,該廈對上同類高層成交於2018年10月錄得,該廈高層5室,面積約640方呎,以1500萬售出,呎價約23438元,較是次成交呎價折讓逾兩成。
(星島日報)
渣甸山屋地逾八億沽每呎樓面地價8.34萬公司客購付30%辣稅
疫情之下,豪宅市場仍有價有市,其中由天主教方濟會會長持有的渣甸山軒德蓀道屋地,於本月初以8.3億沽出,每呎樓面地價8.34萬,而新買家以公司名義購入,需付樓價30%辣稅,料及2.49億。
據土地註冊處資料,軒德蓀道雙號屋地,於本月初以8.3億易手,新買家為緯裕發展有限公司 (WELL UNIQUE DEVELOPMENT LIMITED),公司董事包括張瑞芳,以及其他兩間海外註冊公司。
可重建9952呎
由於新買家以公司名義購入,需支付達樓價30%辣稅,涉約2.49億,地皮現址為一幢2層高的建築物,該地盤面積16587方呎,可用0.6倍地積比發展,可建樓面9952方呎,每方呎樓面地價83400元。
原業主為天主教香港教區,於1972年以135萬購入,及後於2007年轉讓予香港天主教方濟會會長持有,現轉手帳面獲利逾8.28億,升值614倍。
紅山洋房每呎3.8萬售
此外,土地註冊處資料,大潭紅山半島松栢徑雙號屋,於本月初以2.06億成交,新買家為趙劍橋 (ZHAO
JANE
QIAO),代理指,該大屋面積5353方呎,連3929方呎花園,呎價約38483元,造價創屋苑新高紀錄。原業主於99年以4400萬購入,其間於2019年間已先後承造4次按揭,屬多按盤,現沽出帳面獲利1.62億,期內升值3.6倍。
市場指,深水灣文禮苑單號屋,面積3160方呎,成交價1.4億,呎價44304元。
文禮苑1.4億成交
代理表示,西半山寶翠園1座中層B室,面積772方呎,2房套間隔,以1905萬成交,呎價約24676元。原業主於2002年6月以約450萬購入上述物業,現沽出獲利1455萬,物業升值約323%。
代理指,何文田嘉豪軒高層B室,面積956方呎,3房套連工人房間隔,以1900萬連車位沽出,呎價19874元。原業主於2013年10月以1290萬連車位購入,持貨7年,現易手帳面獲利610萬離場,單位期間升值約47%。
(星島日報)
樂風2.67億購佐敦舊樓周佩賢:將申請強拍重建甲廈
財團紛加快收購步伐,近年頻作重建發展、並晉身發展商的樂風集團,以2.67億收購佐敦南京街舊樓,將重建作甲廈項目,總投資額約5.5億。
樂風集團創辦人及主席周佩賢表示,集團以2.67億收購佐敦南京街11號的83.3%業權及13號的90%業權,達至申請強拍門檻,至於餘下尚未收購的單位,集團有意向土地審裁處入稟申請強拍出售,預算斥資約2.95億收購全部業權,每方呎地價約8913元。周氏指出,預期整個項目總投資額約5.5億,將重建作甲廈項目。
收逾八成業權
周佩賢續指出,項目位處市區地段,鄰近港鐵站,區內多年來未有全新商廈項目落成,料該區對甲廈需求殷切,集團將引入嶄新建築設計,將項目打造成區內地標項目。周氏續指,集團對西九龍及油尖旺區發展潛力看俏,早前便先後收購了大角嘴必發道兩個地盤,擬發展成全新甲廈項目。
代理表示,上述項目為佐敦南京街11至13號,為2個獨立地段,涉及2幢6層高物業,該地段為商業用途,地盤面積約2758方呎,以地積比12倍計,可建樓面約33096方呎。
每呎地價8913元
事實上,樂風集團近年頻頻收購市區舊樓,其中,該集團早前以1.35億收購旺角界限街2C至2D號全幢住宅物業,項目現址為一幢6層高、樓齡65年的住宅物業,為住宅
(甲類)
用途,地盤面積約2800方呎,以地積比9倍計,可建樓面面積約25200方呎,每呎地價約5357元,發展商指出,將興建一幢22層高的商住物業,由於地盤面積較細,會於建築設計上花心思,打造空間感強的小型單位。
周佩賢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集團正主力於油尖旺區收購多1至2個項目重建,同時亦不排除購買優質地皮興建洋房。另外,集團於大角嘴一帶有2個工廈重建項目,其中必發道100至106號工廈,可建樓面約14萬方呎,期望日後補地價後,改建發展為一幢全新甲級商廈。
(星島日報)
九龍灣富臨中心 一手呎造1.3萬
商廈租售價回落,發展商亦降價出售商廈一手餘貨。九龍灣全新商廈富臨中心剛錄近一年首宗一手成交,中層單位以約4200萬元沽出,呎價僅約1.3萬元,較去年初售出低一層單位平約17%。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偉業街38號富臨中心21樓A室,建築面積3222方呎,本月11日以4204.71萬元售出,呎價約13050元。
富臨中心由億京、信置 (00083) 及資本策略 (00497) 發展,2018年初開售,去年7月入伙,至今售出逾半樓面。資料顯示,該廈已有一年時間未有錄得任何一手成交。
是次成交呎價較之前下調不少,低一層的20樓A室,面積相同,去年4月以5061.2萬元售出,呎價15708元,相隔逾一年低16.9%。
常悅道恩浩2550萬蝕讓
此外,同區常悅道1號恩浩國際中心高層E室,建築面積約2122方呎,早前以意向價約2600萬元放售,為整幢大廈唯一願意蝕讓的放盤,最終以2550萬元售出,呎價約12017元。項目連租約出售,現月租收入約4萬元,回報約1.9厘。
原業主去年2月斥資2838萬元買入單位,逾一年半,賬面虧損288萬元或10.1%;若計及印花稅及代理佣金等入市成本,料實蝕逾580萬元。
(信報)
恒地申強拍大坑蚊型地盤
新冠肺炎疫情放緩,部分發展商加快申請強拍手上舊樓,恒地 (00012) 過去兩個月先後就4個舊樓項目,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拍賣,最新一宗為大坑新村街23號及24號蚊型地盤,該集團已購入約91.67%業權,測量師對該址的估值約4956萬元。
恒地最新申請強拍的新村街23號及24號,鄰近安庶庇街,佔地僅約845方呎,現有舊樓6層高,建於1965年,樓齡55年,不設升降機,只有一條共用樓梯;地面層設有兩個舖位,其上則為住宅單位。
新村街項目估值4956萬
根據土地審裁處文件,恒地透過順享有限公司持有上址約91.67%業權,僅餘一個地舖尚未成功收購。該舖位由嘉賢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董事包括周炳權及周嘉賢等,屬老牌建築商周勝記置業的相關人士。
測量師就該項目提交的估值報告顯示,整個舊樓項目的市值約4956萬元,其中尚待併購的地舖,估值約895萬元。
土地審裁處今年累積收到29宗強拍申請,單計8月至今約兩個月已佔9宗,當中4宗由恒地提出,包括西半山2個項目、尖沙咀一個地盤以及上述大坑舊樓。據恒地年報顯示,前述新村街23號及24號連同毗鄰舊樓,恒地已購入新村街17號至25號逾八成的業權,總佔地約4497方呎,倘若重建可建樓面面積約4.05萬方呎;該集團亦正收購鄰近的新村街9號至13號,佔地約2019方呎,可建樓面面積約1.82萬方呎。
(信報)